学术投稿

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急救中的应用

金艺;林文萍

关键词:骨髓腔输液, 中心静脉置管, 危重症, 急救
摘要:目的 观察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予中心静脉置管.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道开通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及心率恢复时间、4h内抢救效果、中心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成人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经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抢救效率.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颈后路手术运用不同方法固定硅胶垫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颈椎后路手术中运用不同方法 固定马蹄型硅胶睹喱垫与颈椎头架对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布胶固定马蹄型硅胶睹喱垫与颈椎头架,观察组使用医用石膏衬垫固定马蹄型硅胶暗喱垫与颈椎头架.结果 皮肤压痕红斑发生率观察组8.9%,对照组4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皮肤破损、变态反应、皮下血肿发生率观察组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4.4%、2.2%、2.2%.结论 使用医用石膏衬垫将马蹄型硅胶啫喱垫固定在颈椎头架上可以减少因手术体位引发的皮肤并发症,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沈芳杰;徐爱君;董伟鑫;翁海明;郑绍飞;王建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微创玻璃体手术仪器台布的设计及应用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历经数十年发展后,已步入微创时代[1].由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度大和精度高,与之相对应的显微器械和各种操作手柄也较多,尤其是使用23G和25G玻璃体切除器械包,由于手术器械与各种操作手柄头过细、过软,易弯曲损坏,及手术器械台空间有限,使得器械台上各种操作手柄、导管、器械放置杂乱,大多叠加放置在一起,在紧张的手术状态下,无法快速准确地传递所需物品.2016年10月,笔者设计了定位放置操作手柄和导管的仪器台布,在手术床上方,患者胸部位置加放一托盘,使手术器械与操作手柄分两台放置,避免了器械台物品摆放杂乱现象,有利于高效配合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知识掌握度评分、各项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

    作者:曾海鹰;严茜叶;季冬月;朱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通量透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高通量透析治疗,对照组行低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β2-MG、血清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水平、血磷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及炎症因子,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江瑞;范德墉;陈理境;洪成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社会认知交互训练.结果 干预结束一个月末观察组阴性症状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尤以情感平淡或迟钝、意志减退、兴趣或社交障碍分量表得分下降明显;住院患者康复疗效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以工疗情况、社交能力、关心和兴趣分量表得分下降显著.结论 社会认知交互训练能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康复疗效.

    作者:王永平;章秋萍;何香娟;汪永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磁性理念下科室“护理委员会”组织架构的创建

    总结磁性理念下科室“护理委员会”组织架构的创建.以磁性理念为模型,在科室范围内创建了6个“护理委员会”组织架构,为护士创造平等沟通、自主决策、共同管理的护理实践环境.实施2年多来,6个“护理委员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护士离职率为零,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护理缺陷率控制在0.2‰以下.

    作者:冯佳;俞申妹;金静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定向透药法联合针灸治疗肺结核盗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法联合针灸治疗肺结核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肺结核盗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穴位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7.81%,观察组出汗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盗汗及其他伴随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灸治疗肺结核盗汗疗效较好.

    作者:杨寅;孔晓华;崔岩飞;甄利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颈内静脉置管导丝遗留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1起颈内静脉置管导丝遗留事件的原因.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科室授权管理、颈内静脉置管流程及应急处置的全过程进行检视,应用叙事时间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剖析颈内静脉置管导丝遗留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与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

    作者:郑冬梅;王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肛管不同留置时间对患儿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患儿行水合氯醛灌肠后不同肛管留置时间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4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肛管留置0 min组、肛管留置5 min组、肛管留置10 min组、肛管留置15 min组各60例,在实施10%水合氯醛灌肠后分别立即拔除肛管及留置肛管5 min、10 min、15 min.结果 肛管留置15 min组有灌肠液外溢例数较其他3组少(P<0.05);肛管留置10 min组和肛管留置15 min组镇静有效率明显高于肛管留置0 min组和肛管留置5 min组(P<0.05).结论 患儿水合氯醛灌肠后肛管留置15 min有助于提高镇静效果.

    作者:何朗朗;徐景霞;周朱瑛;潘晓琤;章赛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脊髓圆锥部髓内肿瘤1例术后放疗期的护理

    总结1例脊髓圆锥部髓内肿瘤术后放疗期并发神经源性直肠、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护理重点为及时评估神经源性直肠和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及处理效果,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压力性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患者经治疗、护理,神经源性直肠及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症状缓解,完成放射治疗后出院,住院时间56 d.

    作者:刘思语;朱云霞;费珍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Bentall术联合剖宫产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1例患者的护理

    总结1例主动脉夹层孕妇急诊行Bentall术联合剖宫产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术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护理体会.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配合医生进行体外膜肺氧合的建立,做好体外膜肺氧合的管道管理,监测患者病情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好液体管理,预防及对症处理出血、血栓、下肢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各指标显示脏器整体恢复良好,入住ICU 22 d转至普通病房.

    作者:叶卫国;夏柳勤;朱明丽;胡玲琳;蔡丰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的实施

    总结基于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的应用体会.成立护理绩效考核小组,建立《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经培训后在全院临床科室实施.实施《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2年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护士离职率,有利于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严平;雷冬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下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护理

    总结43例硬膜外麻醉下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护理.护理措施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胎心,做好紧急情况的处理,术后严密监测母婴情况,观察并发症情况,做好健康教育.32例成功纠正为头位,成功率为74.4%,11例未能纠正为头位,其中2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1例出现胎膜早破、2例腹痛明显、4例未能推动胎儿、2例宫缩频繁.43例患者分娩孕周38~41周,其中31例经阴道分娩、12例行剖宫产术,母婴结局良好.

    作者:周梦丹;周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型多功能耳温测量盒的设计与应用

    监测体温、脉搏是临床护士每天不可缺少的工作.临床研究证明,耳鼓膜是理想的测量体温的部位,因为耳鼓与耳膜位于颅骨内接近体温调节中枢位置,此处能充分获得颈动脉血流的供应,一旦人体核心温度有任何变化,都可立即由耳鼓膜温度准确真实地反映出来[1-2],目前临床已大量使用耳温仪测量体温[3-4],但尚无专用耳温测量盒,耳温仪一般放置在普通治疗盘内,测量体温时需同时用手拿着治疗盘,不方便操作,而且临床护士测耳温时需同时测脉搏,存在物品不齐全的缺点,而且用后的耳温帽无专用回收盒,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为此笔者设计了一款方便、实用的新型多功能耳温测量盒,经过临床使用,操作简便,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竹群;马娟妹;苗国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电话随访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电话随访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3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时间段进行分组,2017年3月至9月出院的12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出院的11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电话随访延续护理.结果 出院第6周观察组患者患肢手指爬墙高度增量和肩关节的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第6个月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话随访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息侧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滕跃虹;胡云娥;吕一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简易加奶装置应用于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简易加奶装置应用于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疗效.方法 选取母婴同室早期伴有低血糖的新生儿140例,按出生时间的编号尾数单双数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简易加奶装置补充葡萄糖(配方奶).比较两组新生儿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补充葡萄糖(配方奶)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72 h内泌乳量、产后不同时间母乳量满足新生儿饱腹感、产后4d与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补充葡萄糖(配方奶)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72 h内泌乳量高于对照组,产后不同时间母乳量满足新生儿饱腹感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4d与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低血糖新生儿应用简易加奶装置喂哺有利于尽早纠正低血糖,促进产妇泌乳启动,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陈蓉;祝志娟;马银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专科护士对临床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专科护士的工作体验,为今后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浙江省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名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经验感受方面,职业认同方面,发展困难方面.结论 专科护士的发展促进了护理行业的整体提升,获得医护及病患的认可,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同时,目前专科护理的发展亦需要相关方面的重视以及制度支持,为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促进专科护理的长远发展.

    作者:吴雪晶;沈翠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予中心静脉置管.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道开通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及心率恢复时间、4h内抢救效果、中心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成人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经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金艺;林文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急诊患者就诊量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一年内急诊科就诊患者的就诊量特点,为合理配置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急诊科就诊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年内急诊就诊患者118 554例次,其中4月份、3月份、10月份就诊患者较其他月份多;19:00-20:00时段就诊量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结论 不同月份、时段急诊科就诊量不同,应根据患者流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刘晓娜;潘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表现之一,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的现象[1].临床约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约为49.1%,居新生儿疾病之首[3].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能穿过血脑屏障并可导致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其发生率约为4.8%[4-5].胆红素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病死率高,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而75%-90%幸存者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存在着智力落后、视觉异常、听力障碍等不良后果[6].因此,新生儿黄疸需要早预防、早干预.笔者就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作者:朱冰花;徐鑫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