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许勇钢
刘渡舟精于伤寒学说,善用柴胡剂类方,尤其精于肝胆病的辨证治疗,对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十法”(消胀除湿,活血利水;温阳行气,活血利水;滋阴清热,活血利水;清肝温脾;温脾散寒,化湿利水;补益中气;温中健脾;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攻补兼施,通气助疏,活血利水;以及峻下通利,攻水消胀法)进行阐述,并总结其治疗特色、方证病机、组方用药的独到经验.并附验案1则.
作者:闫军堂;孙良明;刘晓倩;梁永宣;刘敏;王庆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郑钦安为纠正“一见失血,便谓火旺”的错误认识,详细阐发了阳虚失血的发病机制,并强调失血之人,因阳虚者十居八九.虽然临证注重阳虚,但在辨证论治时,依然以阴阳为总纲,并不否认实热证的客观存在.在治疗疾病时,注重实证,不因失血而废弃温热药的使用.
作者:高飞;许勇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三子养亲汤联合激素治疗轻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 方法 将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日 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三子养亲汤,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1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尿LTE4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病情控制率86.7%,治疗组控制率1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提高(P<0.05);治疗后比较,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LTE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尿LTE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子养亲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患者尿LTE4的水平减少可能是三子养亲汤治疗哮喘有效的机制之一.
作者:魏小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张仲景对毒性药物的运用极其讲究,在多个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对毒性药物的炮制方法根据药物的特性各有不同,按现代炮制学分类可分为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去掉药物的有毒部分或者去除、降低药物毒性,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张小勇;陶晓华;刘丹彤;吴舒;李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介绍邓成珊辨证治疗血液病出血经验,认为血液病出血病因主要为血热和毒邪,治疗当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并根据辨症、辨病等实际情况合理选药组方.
作者:肖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补液、肠外营养支持、防治感染、抑制胃酸及胰腺分泌等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空肠营养管注入大承气汤加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淀粉酶(AMY)、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及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的水平,同时记录AMY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住院费用及时间、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AMY、WBC、CRP、TNF-α、IL-1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中药治疗组AMY、WBC、CRP、TNF-α、IL-1治疗后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患者AMY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腹腔感染率、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率、严重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治疗组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治疗后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并能保护肠黏膜屏障,提高机体免疫,改善营养状况,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作者:董耀;雷明君;胡美红;殷小莉;李江红;郭炳勋;苗江雨;安慧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对“《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天文学机制发微”一文提出质疑,认为将春分农历日期的重合作为“三十年为一纪”的机制并不合理.对以五运六气学说进行的各种“疫情预测”不可靠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新通管方联合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再通术( SSG+ FTR)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6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SSG+ FTR术和口服新通管方,新通管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200ml;对照组单纯行SSG+ FTR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术后妊娠时间、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1疗程及第3疗程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新通管方联合SSG+ FTR术后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缩短妊娠时间,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朱琰;李强;张勤华;李晶;齐聪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就中药西用和中西药合用的现状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认为前者有滥用之嫌,后者似乎利大于弊,但仍亟待开展基础研究、规范管理和科学指导.就发展趋势而言,针对中药西用,应加强中医教育普及和对中医药科研的正确引导;对于中西药合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积累资料,权威机构加强规范和管理,为中西药物合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闫秀峰;倪青;王利芬;刘保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食物相反”是中医用以描述某些食物不宜同食,否则会对健康有害,如致病、中毒甚至死亡的概念.此说广泛见于元代以后多种古籍,但系统学术研究较少.旨在考证食物相反概念的起源与含义及“食物相反”内容的原始出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
作者:严泽;张聪;林殷;张煜;张玉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中医神志病原属中医内科疾患之一,其理论基础同样依赖于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与其他内科疾病的理论基础存在共性.然而中医神志病在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诊疗体系上又有着明显的独特之处,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亟待挖掘中医药防治精神心理疾病的潜力,故而需要系统构建一套能够更有效服务于中医神志病临床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其理论体系构建的学术意义和总体设想.
作者:赵永厚;赵玉萍;于明;林雪莲;王会英;包姗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麻杏芎葶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各16只;麻杏芎葶合剂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各17只.采用卵白蛋白溶液皮下注射和超声雾化器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7天后处死,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ISH)法检测肺组织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NGF 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C(PK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转录因子T-bet mRNA,GATA-3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支气管周围水肿减轻,气道上皮损伤减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T-bet mRNA、GATA-3 mRNA及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明显下降(P<0.01);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NGF mRNA和N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CGRP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 结论 麻杏芎葶合剂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病情.
作者:杨仁旭;代平;彭波;荆阳;贾晓鑫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青金抗毒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青金抗毒饮,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心率、心输出量、心搏量、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及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青金抗毒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酶谱.
作者:谷刚;白民刚;张桂英;汲广成;石永贵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介绍冯兴华分期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认为急性期为湿、热、毒、瘀痹阻关节,治宜清热利湿、解毒祛瘀;间歇期为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治宜益气健脾,化湿通利;慢性期为痰瘀胶着、虚实夹杂,治宜健脾益肾、化浊排毒,并列举急性期伴发热治验1则加以例证.
作者:刘宏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型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用法及剂量为第1周0.2g,每日3次,第2周0.2g,每日2次,第3周起至研究结束0.2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益心方.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 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作者:王祎晟;徐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从中药外用法、灸法、综合外治法和其他疗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在运用外治法治疗本病时,应建立统一的诊疗标准、研制药物新剂型、提高远期疗效.严格进行科研设计,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和实验药理研究,建立统一配套的多因素动物实验模型,探讨外治法作用机理等方面,仍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者:张端军;陈胜辉;姚文亮;崔云;李海松;王彬;黄奉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病变,干咳是特征性症状,与燥邪致病以肺为病变中心、易伤津液的特点相符.论证从燥论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可行的.
作者:吴振起;刘光华;王雪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乳癖散结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1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给予乳癖散结膏外贴2个月,于治疗后判断乳房疼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乳房疼痛有效率为96.7%,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1.4%.结论 乳癖散结膏在缓解乳房疼痛、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明显效果,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买建修;马仲丽;朱明辉;杨会举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室壁瘤是指一段心室壁呈反常收缩,在收缩期膨出,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0%~38%.约85%的室壁瘤发生在心尖部及前间隔部位,通常因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而又无良好侧支循环建立引起,室壁瘤由瘢痕组织和具有活力的心肌组织混合而成,或由薄的瘢痕组织组成,直径一般在1~8cm,覆盖在室壁瘤上的心外膜通常和室壁瘤紧密相连,数年后可发生钙化,室壁瘤在超声心动图上主要表现为室壁变薄,瘢痕形成,室壁向外膨凸,局部运动消失或呈矛盾运动,有时可见瘤区心肌回声呈线性增强,与局部心肌纤维化、钙化有关.
作者:张建平;王焕玲;杜武勋;刘长玉;朱明丹;冯利民;刘岩;袁宏伟;曹旭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1 萧伯章治疗咳嗽医案邑人周某,年近六十,以讼事寓居长沙,患咳嗽一月有奇,昼夜不能安枕,杂治不效.肩舆就诊,喘急涌痰,无片刻停,舌苔白而黯,脉之浮缓.余先后计授三方,亦不应,沉吟久之,意其阴虚而兼冲逆,姑以张景岳金水六君煎与之.已而一剂知,二剂愈,乃知其方亦有可采者,非尽如陈修园氏所论云.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