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新进展

陈洁瑜;黄丽华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种形式,是栓子在身体其中一条深静脉尤其是髂静脉、股静脉或主要的上肢静脉内发生、发展.这些栓子能从静脉壁脱离,穿过心脏,嵌入肺动脉,导致潜在的肺栓塞[1].在美国,DVT的年发病率约为0.1%[2],我国DVT的发病率甚高,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调查显示[3],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DVT发病率可达42.6%~48.4%,与西方国家持平.因此,护士早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据此给出恰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DVT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DVT的预防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措施,现综述如下.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精细作业疗法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精细作业治疗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断指再植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精细作业治疗.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普渡手精细运动评定法、明尼苏达手灵巧度评定法评价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小关节精细运动及手灵巧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精细作业治疗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手指的精细运动功能,促进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利英;刘韶珠;邹丽华;章月红;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住院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评价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评价.方法 采用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对60例内、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各维度评分依次为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支持、保护、矫正性环境的提供,健康教育,鼓励患者情感的表达,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结论 护士应在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同时重视表达性护理行为的有效实施.

    作者:沈叙英;朱明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按收住诊疗组的不同,将1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单病种付费的框架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实施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在治疗、检查项目、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不作规定.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提高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萌;付赛红;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七情评定量表的条目筛选与统计分析

    目的 编制七情评定量表的具体条目.方法 设立研究工作核心小组,在核心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基础上拟定定性研究调查提纲,通过预试-分析筛选-测试-项目分析修订-再次测试等环节,运用SPSS 19.0进行Cronbach'sα 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及t检验等多种方法对再次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编制喜、怒、忧、思、悲、恐、惊7个维度共42条目的七情评定量表,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2,各维度与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693~0.804之间,各条目与量表的校正后相关系数在0.202~0.634之间.结论 七情评定量表的维度和条目都达到了心理学测量标准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和实用价值.

    作者:冯怡;张燕敏;王秀华;丁钰;何有才;季显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连续5例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本院连续发生5例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 对5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室、产科及其他手术科室的空气、物表和相关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进行检测,分离感染病原菌.结果 感染原因可能与产科病房的环境、产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未达标等有关,与产妇自身体重超标、病原菌特点也有关.结论 严格病房环境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做好急诊产妇的心理疏导,重视孕期指导等对预防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尤为重要.

    作者:黄美琴;袁引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院前集体教育模式改进的效果研究

    护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的活动过程,是健康保健的重要手段[1].科学的工作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集体健康教育是住院患者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2],借助生动的多媒体,以小讲课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3].结合住院日不断缩短的趋势,本院开展院前集体健康教育,但实践发现,院前患者和住院患者在需求和心态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完全按照住院患者集体健康教育的模式开展院前健康教育,并不能达到患者的“高”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高”效果.为此,根据接受过院前教育的住院患者反馈和院前流程特点,不断探索,提出一套院前“类集体”教育模式,其主要先进之处在于,无人数限制、无固定时间限制,现对集体教育与“类集体”教育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宏虹;任蔚虹;慎建玉;叶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台湾双和医院护理见闻

    2013年8月,笔者有幸与温州市其他几家医院同仁共25人前往台湾双和医院进行为期2周的参访学习与交流.虽然只有短短2周时间,但双和医院为此做了详细的安排,有理论授课,有根据每人专科特点下病房跟随护理长实行一对一辅导.现将2周的学习与交流心得报告如下.1 双和医院概览双和医院是坐落于新北市中和区的1家公办民营医院(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委托台北医学大学兴建经营),2008年7月1日正式开院服务,2008年12月、2010年5月通过ISO认证,2009年8月通过JCI评鉴,2012年7月通过JCI复评.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顽固性高血糖1例的护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低氧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临床综合征,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20%[1],而且容易猝死.循证医学认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2],但PCI作为侵入性治疗,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急性血栓形成、低血压等[3].同时,糖尿病对PCI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大大增加[4].2013年7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收治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出现顽固性血糖升高,经对症护理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许锋杰;姚梅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耳穴贴压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首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3d行耳穴贴压,对照组术后6h行耳穴贴压,两组均于术后常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6h、12 h、24 h、36 h、48 h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h、12 h、24 h、48 h的PCA消耗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嗜睡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尿潴留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超前镇痛能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作者:张园园;柏赟;陈晓青;朱琳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食道心室调搏诊治妊娠合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总结12例经食道心室调搏诊治妊娠合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积极配合抢救,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加强安全转运,治疗中保持患者舒适,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胎心、胎动等,治疗后加强心电监护及饮食指导.9例患者经食道心室调搏转窦性心律,2例患者经无射线射频消融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经食道心室调搏仍频发室性早搏,拒绝治疗自动出院.

    作者:韩霞萍;俞春花;金建芬;王宁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质管理活动在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质管理活动对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质管理活动小组,选定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不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护士强化培训和定期考核措施、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简化和规范使用流程、及时排除干扰因素、调整监护仪参数设置等.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优化状态合格率、报警设置正确率、患者对宣教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品质管理活动后心电监护仪监测优化状态合格率、报警设置正确率、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质管理活动能提高心电监护仪监测的规范性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艳波;潘海燕;颜波儿;石银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初中级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初中级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本院80名初中级职称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结果 80名护士评判性思维测评总体均值为(286.77±21.880)分,其中护士(270.27±11.799)分、护师(285.75±23.030)分、主管护师(304.44±11.17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外,其余各特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中级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中等水平,职称越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

    作者:金冬爱;毛霞文;祝海香;叶志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行腹腔镜手术21例的护理

    总结21例宫内宫外复合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加强健康宣教以便早期诊断,腹腔镜手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密切病情观察及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保证患者正确舒适的体位并做好饮食指导,重视保胎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通过治疗护理17例成功分娩,4例因宫内流产终止妊娠.

    作者:蒋远;杨金金;陈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处置的作用

    目的 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回收率.方法 选取100例自我注射胰岛素的门诊患者,通过实施“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胰岛素笔用针头回收情况及患者对医疗垃圾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后,门诊胰岛素笔用针头回收率提高,患者对医疗垃圾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结论 “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能增加胰岛素笔用针头的回收率,提高患者对医疗垃圾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袁静云;陈灿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式低截石位与人字形平卧位在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合适体位.方法 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患者手术体位摆放,84例采取改良式低截石位、75例采取人字形平卧位,比较两种体位摆放方法所需卧具的种类,体位摆放所需时间,对血压的影响,术后肢体不适感.结果 人字形平卧位摆放所需卧具少、摆放时间短、对血压几乎没有影响,患者更加安全舒适.结论 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体位首选人字形平卧位.

    作者:何灿平;沈惠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及护理

    总结90例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和护理体会.通过心理护理及饮食、行为护理干预,预防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加强早期放射性直肠炎病情观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后,做好灌肠治疗、肛周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本组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直肠炎,90例患者经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全部完成整个放疗疗程.

    作者:吕素珍;楼望丹;张丽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例的围生期护理

    总结6例妊娠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围生期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产前加强胎儿监测,做好饮食护理及输血护理;产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重视产后出血、感染的观察及护理,使妊娠合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安全度过围生期,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单丽明;沈国英;滕玉琴;励佳;章芬娟;颜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促排卵后卵巢不全扭转12例的护理

    总结12例促排卵后发生卵巢不全扭转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加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防治,及时进行体位干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胎儿宫内发育情况,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向患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和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本组12例卵巢不全扭转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8例分娩健康的婴儿.

    作者:陈峰;邢兰凤;徐鑫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磷化铝中毒成功救治1例的护理体会

    磷化铝又称磷毒,是一种高效杀虫剂,对人体有剧烈的毒性,主要影响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神经细胞,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磷化铝每片2.5~3.0 g,人类口服致死量为20mg/kg,口服1片足以致死[2].有学者查阅1985年至2004年报道病例392例,死亡率22.7%~100%,平均死亡率47.5%[3].2012年3月本院收治1例误服磷化铝中毒致Ⅰ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经洗胃、气管插管、血液灌流等急救护理,患者转危为安,15 d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飞;赖红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型综合护理职业认知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型综合护理职业认识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 对31名大一护生实施新型综合性干预措施,借助自行设计的专业认同感问卷评价干预前后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结果 经新型综合性干预后,护生在感到自己是护理职业的一员、承认学护理专业、不掩盖自己是护理职业中一员、成为护理职业中的一员很重要等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实施系统的护理文化熏陶和护理职业认知活动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

    作者:吴永琴;唐王燕;胡敏慧;郑青儿;张银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