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论治肝豆状核变性的思路与方法

王殿华;陈金亮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中医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 研究思路
摘要:探讨中医论治肝豆状核变性的思路与方法,认为该病病因乃是脏腑功能失调,铜浊代谢排出障碍,蓄积体内致病的一种毒邪为患,病机特点为肝胆郁结、铜浊蓄积,毒邪滞络而发病.治疗应采取辨病机治疗,疏肝利胆,通利二便,活血通络,降浊排毒.据此思路研制的柴黄肝豆散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且血清铜、铜蓝蛋白和血清氧化酶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推测机理中药柴黄肝豆散,有可能扭转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体内的铜代谢机制,使之渐趋于正常.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怎样辨证选用中成药治疗腰椎病

    本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多为腰椎骨质增生,或腰椎间盘脱垂所为.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滞血瘀所为,当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治,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作者:胡献国;胡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32例

    2006年4月~2008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3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旭东;喜新;朱向阳;季炜鹏;郭正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辨证给予针刺背俞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整体健康水平量表(SF-20)和Chadler疲劳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及疲劳症状.结果 治疗组SF-20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疼痛6个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hadler有疲劳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1%,对照组为1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肯定,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王素梅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为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临床表现主要为皱眉、挤眼、耸鼻、咧嘴、扭脖、耸肩、鼓肚、甩臂、踢腿等,还可伴有多种行为问题如强迫障碍、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习.目前西医多用氟哌啶醇、泰必利进行治疗,但因本病病程较长易反复,服药时间较长,多有较明显的副作用,因此,依从性差,患儿和家长往往不能坚持治疗,更加重了该病的难治性.

    作者:郝宏文;陈自佳;崔霞;胡立军;杨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陈颖异辨治慢性胃炎经验

    陈颖异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30余载,对慢性胃炎的辨治有独到的见解,我们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陈老师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潘光强;叶剑;陈颖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30例

    我们于2007年1月~2009年1月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启全;孙智锋;陈强松;周波;陈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身诱导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屈伸功能障碍29例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降低了死亡率,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手指屈伸功能障碍则是脑卒中后肢体恢复的难点之一.关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康复医学主要采用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的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但疗效尚不满意.近年来,我们根据传统中医推拿中推、擦、抹法和导引、八段锦中调身的理论,总结出自身诱导法,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手指屈伸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亚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肺脓疡病案

    1 病历摘要沈某某,男,8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10余年,加重1周伴发热,于2009年7月30日入院.患者反复咳嗽咯痰10余年,但不剧,常为一二声轻咳,咯少量白色黏痰,且不易咯出,每年发作一二次,以冬季为主,一直在门诊治疗,未曾住院.1周前受寒后,上述症状加重,并伴畏寒、发热,自测体温38.1℃.咳嗽较频且剧,咯大量白色脓痰,并伴有胸闷气急,肢酸乏力,夜间不能平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胸痛及咯血,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关节疼痛,无皮疹.于2009年7月27日去当地医院就诊,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26.7×109/L,中性粒细胞(N)0.93.

    作者:杜洪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以玄参为主治疗咽炎

    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归肺胃肾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养阴的功效.急、慢性咽炎属中医学喉痹范畴.急性咽炎发病时咽部疼痛较重,伴随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慢性咽炎咽部疼痛症状较轻,但病情时间较长,而且时常发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咽部检查可发现局部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多,用玄参为主进行治疗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朱衡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玄参为主治疗急性结膜炎

    玄参色黑,味甘、微苦,性凉多液,能人肺以清肺家燥热,解毒降火.笔者在临床上常用玄参配伍他药治疗急性结膜炎,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赵秀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防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尾静脉注射抗大鼠胸腺细胞抗血清(ATS)建立MsPGN模型,治疗组在ATS注射后即以补肾活血方灌胃,每日1次,灌胃剂量为5ml/kg.各组分别于第2、4、8周各取6只大鼠,测定尿蛋白(Upro)、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切取肾脏用于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Col-Ⅳ)和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 病理学检查治疗组较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明显减轻,系膜基质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Upro、BUN和SCr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8周时,肾组织LN、Col-Ⅳ相对含量、积分光密度(ILD)值均较模型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抑制MsPGN大鼠.肾组织Col-Ⅳ和LN的表达,这可能是防治肾小球硬化机制之一.

    作者:张勉之;张大宁;赵松;张艳秋;刘淑霞;王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疏肝健脾方联合拉米呋定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6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180例,其中治疗组62例给予疏肝健脾方联合拉米呋定治疗,对照1组58例单纯服用拉米呋定治疗,对照2组60例单纯服用疏肝健脾方治疗,3组均治疗12个月及随访6个月,观察血清肝功能、HBV DNA定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聚合酶活性区发生变异(YMDD变异)发生率、临床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P<0.05);HBeAg阴转率在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1、2组(P<0.05);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和随访6个月均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治疗组HBV DNA阳性患者中YMDD变异检出率低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65.5%、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方联合拉米呋定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抗病毒疗效、减少拉米呋定耐药的发生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盛杰;孙莲娜;薛建华;杜秀萍;王春芳;齐艳艳;明利平;朱敏芳;陈建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泻心汤类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升清降浊法,灵活运用泻心汤类方,达到了良好的降糖及改善并发症的效果.笔者亲聆教诲,总结如下.

    作者:孙鑫;仝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背部循经推拿对39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的调治作用

    目的 观察背部循经推拿对心理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背部循经推拿调治,对照组则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行为指导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为5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量表积分及观察组治疗后HAMD-24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背部循经推拿可以有效改善心理性亚健康的主要症状.

    作者:雷龙鸣;曾湘玲;伦轼芳;庞军;黄锦军;周海丰;苏赐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参芪五味子片治疗高考前焦虑症11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五味子片治疗高考前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227例高考前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14例,治疗组口服参芪五味子片,每次3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每次0.4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周对照组HA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并且较治疗组低(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患者HAMA积分、CGI积分、SA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并且治疗后6周时治疗组HAMA、SA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70.8%,有效率88.5%;对照组显效率73.7%,有效率89.4%.治疗组仅1例出现恶心,对照组不良反应57例.结论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当,阿普唑仑较参芪五味子片显效快,参芪五味子片比阿普唑仑作用持久,参芪五味子片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肖佐才;余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房颤脉探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临床常见,若发生后脉象亦随之变化,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形成的脉象叫房颤脉.房颤通过心电图可确诊,而脉象要靠三指体会.由于每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述不一,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当确诊房颤时,此时切脉可以获得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很有帮助.因临床常见的房颤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故脉象不尽相同.

    作者:金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治

    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在临床上常见,国外报道,儿童便秘发生率为3%~8%,其中90%~95%为FC[1].该病以儿童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次数减少为特点,属于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排便紊乱,遗传和体质因素、饮食生活因素、结直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参与本病.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膳食结构改善、儿童排便训练,生物反馈治疗及轻泻剂、促动力剂、微生态调节剂等药物治疗.

    作者:于峥;刘寨华;杨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厥阴辨治红斑鳞屑类皮肤病体会

    难治性慢性皮肤病病程日久,病邪可以由经脉入脏腑,也可由脏腑而人经脉,临床表现出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体征,即使某些皮肤病处于进行期,但因其体内存在着使其发病的复杂性因素,也当结合脏腑气血综合论治,因此,从经脉一脏腑的角度探讨皮肤疾病的证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建伟;李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氯诺昔康片结合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自2004年12月~2009年8月运用氯诺昔康片结合祛湿愈痹汤治疗RA 100例,并与西医对照组相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四物汤对血虚证模型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物汤治疗血虚证的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正常组各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在第1、4、7d皮下注射2%乙酰苯肼生理盐水注射液,第4d起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给予四物汤灌胃,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用7d后,检测外周血象、肝脾湿重;提取肝脏线粒体蛋白质,用双向电泳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大鼠肝线粒体中有影响的蛋白质.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萎靡、苍白等血虚症状,肝脾明显肿大,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明显降低,白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1);四物汤治疗后外观较快恢复,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较上升(P<0.01);模型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与正常相比有14个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质的水平发生改变,四物汤可使这些改变的蛋白质水平有所恢复.结论 四物汤可以调节肝线粒体内一些酶和伴侣分子,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稳定线粒体结构,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糖、脂类、蛋白质代谢,从蛋白质分子水平改善血虚动物的虚损状况.

    作者:龚文君;沃兴德;卢德赵;丁慧登;李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