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林
阿司咪唑(息斯敏)是一种作用强、长效H1受体拮抗剂,没有中枢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广泛用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病,其疗效显著.但在使用中,近来发现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雅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较高,是骨科领域重点研究对象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田耕;韩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脑卒中对心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认识和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synclrome,Ccs)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理,笔者对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227例急性脑卒中所致的137例CC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高广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未见发热等明显不适来院体检.查体:无贫血貌,精神佳,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等.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系列、甲胎蛋白均阴性.超声所见:肝肋下5.0 cm(该患者体态瘦长),余肝脏各经线测量均在正常范围,肝脏形态轮廓未见异常,在肝脏右叶近边缘可探及1.7 cm×3.6 cm实质性肿块,肿块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以低回声为主,但部分可见不规则透声区.周边无声晕征,其余肝实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于肿块内部及周边均未探及血流信号.
作者:宋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其中1/4是抗生素所致.本文就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党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卒中后两周内,发生率为5%~84%[1].肩痛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以及其康复的积极性和康复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中的作用.
作者:闫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从人体上肢浅静脉的组成形态和走行、管腔直径变化等方面探讨PICC置管的合理通道,避免导管重置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60例成年尸体的上肢进行常规浅静脉解剖观察.结果:头静脉肘横纹以下走行稳定,管腔相对较粗,肘横纹以上管腔相对细小.肘正中静脉变异较多,位置在肘窝.贵要静脉肘横纹以下属支多,管径相对细小,肘横纹以上走行稳定,管腔较粗.结论:临床上经上肢浅静脉置管时应充分考虑其属支组成及走行变化,注意其相应部位的操作细节,不宜用单一通道,应采取组合置管通道,可有效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PlCC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张广新;刘永林;周郦楠;董瑶;程桂萍;崔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性传播疾病的莺要病源体,不仅可引起阴道、宫颈等生殖器感染,而且与流产、不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有密切关系[1].临床上一些UU感染的症状比较隐匿.与一般炎症相近,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故使病情迁延持续.另一方面,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耐药性不断增加,UU感染的临床疗效已成为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对106例UU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加药敏试验,合理选用并联合使用抗生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先范;吴妍;李艳春;孙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有关依达拉奉或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已有许多报道.为探讨二者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笔者对我院于2005年7月~2007年10月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5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并与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耀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一般认为是刷牙的机械刺激、龈沟液的酸性渗出物和牙体组织的疲劳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临床上较常见.由于其解剖特点的特殊性,无论在洞型制备和充填体固位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临床上采用多种材料进行修复均未收到好的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了可乐丽菲露复合树脂对230例、606颗牙齿进行了修复.经临床观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红颖;李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肥大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目前已成为治疗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段,具有出血少、创伤轻、改善排尿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此类患者年龄大,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心肺疾病,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高,麻醉耐受性差,风险大,因此探讨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麻醉方法尤为重要.
作者:柳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长期以来,胃癌一直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晚、临床总体诊断水平欠佳等造成众多病人确诊时已属进展期,且常伴有胃周、腹腔甚至远处转移.自从证实仅浸润黏膜或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预后良好以来,30多年间我国从事胃肠病、外科学和肿瘤学的专业人员努力进取,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因种种原因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依然很低,早期胃癌手术率《10%,这与日本的早期胃癌占50%以上相比差之甚远《'[1]》.据统计,日本1975年早期胃癌占所有接受治疗胃癌病例的20.9%,1990年迅速升至43.4%.
作者:吴云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科自2006年1月开展微波手术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收到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25例,共29耳,其中4例为双耳,男22例,女3例,年龄40~74岁.其中55~7d岁,17例(占68%).全部做病理切片确诊为乳头状瘤.临床症状:耳阻塞感13例,无意中淘耳发现12例,其中6例淘耳后流血水.
作者:沈会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感染率高15%~30%,易复发[1].本文以阴道分泌物pH变化(白带常规)涂片找线索细胞和BV试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与金标法(Amsel)对照.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娉;董少敏;李福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癌件疼痛是一个倍受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大约有50%~70%的癌症病人伴随着疼痛的折磨.癌性疼痛已成为癌症姑息治疗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应用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32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丽;郭卫东;张惠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前,临床常用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脂蛋白[Lp(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七项血脂指标联合检测,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机体脂代谢水平.目前很多单位血脂只检测TC、TG两项指标,测定项目少,反应不出血脂其他指标的变化和机体脂代谢水平,存在漏检的隐患.故查体项目的全面准确至关重要,应推荐血脂指标联合检测标准化.
作者:丁美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出血性黄体囊肿系卵巢排卵后卵泡膜破裂,引起出血,血液潴留在卵巢或黄体内形成血肿.临床上出血性黄体囊肿较为多见,但因其声像图多样化且无特征性改变,所以很容易发生误诊.本文对我院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50例出血性黄体囊肿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周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婴幼儿ITP有其特殊性.我院血液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共收治3岁以下IP138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单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MP除人体呼吸系统疾病外,并且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多系统器官系统疾病,甚至呼吸道感染不明显,而肺外器官疾病为主要表现而就诊,MP感染常见肺外病发症有消化、心血管、神经、泌尿、皮肤、血液系统损害.
作者:杨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