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IL-6、CRP的影响研究

姜雅秋;陈江萍;韩健;李屹;王春鹏;车光昇;宋光熠

关键词:辛伐他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浆, IL-6, CRP, 蛋氨酸, Hhcy, 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指标, 危险因子, 结果报告, 过量摄入, 干预效果, 动物模型, 动脉硬化, 饮食, 体内, 食物, 复制
摘要:近年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而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来源于食物中的蛋氨酸,过量摄入蛋氨酸可诱发HHcy.2007年6~12月我们通过予兔高蛋氨酸饮食复制HHcy动物模型,以观察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辛伐他汀对Hhcy的干预效果.现将部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骶管注射丹参、肌苷、罗哌卡因等镇痛复合液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成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1],而近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在非手术疗法中,骶管注药法具有直接作用病变部位、起效快等优点,是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痛苦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我院采用骶管注射丹参、肌苷、罗哌卡因等镇痛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突出症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寇广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由胆管癌、胰腺癌、壶腹癌、肝门区转移肿瘤等所致,预后极差.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可缓解肝内胆管的张力,明显减轻黄疸,既可作为术前减黄的有效方法,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又能作为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近6年来,我院行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因素及终末器官损害分析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常伴发较高的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25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类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因素及终末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为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作者:汪霆;李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占位病变临床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占位病变的主要术式,近年来开展的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以具有保留了胃贮存和消化功能、有利于预防倾倒综合征及改善营养,提高远期生活质量的优点而受到临床重视.近10年来我科完成该手术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吉盛;吴国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塞室壁膨展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梗塞区室壁膨展(IEXP)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的并发症之一.也是AMI后早期左室重构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早发现IEXP对阻止左室重构、改善AMI患者预后十分重要.2007~2008年我们对67例AMI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合并IEXP者18例,本文就AMI合并IEXP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作者:刘清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替罗非班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39例患者依次给予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和替罗非班,观察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分级.结果:替罗非班明显改善TIMI血流,治疗无复流现象的有效率(28/33)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的有效率(4/39)和维拉帕米的有效率(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有确切疗效.

    作者:贺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覆盖术治疗青光眼护理体会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覆盖技术治疗各类青光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9例(43眼),男19例(20眼)、女20例(23眼),年龄40~79岁,平均56岁;其中开角型青光眼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眼、先天性青光眼4眼、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7眼.

    作者:田月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类似大脑半球病变的桥脑梗死临床分析

    临床上,桥脑梗死多表现为脑神经症状、长束症状及小脑症状等,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中枢性偏瘫(包括面舌瘫)而被考虑为大脑半球病变,经CT或MRI检查后证实为桥脑病变的情况.2000~2008年我院收治类似大脑半球病变的桥脑梗死患者30例,本文就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王海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术中应用颞肌筋膜减张修补硬脑膜治疗重型额颞叶脑挫裂伤

    重型额颢叶脑挫裂伤是神经外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可导致急性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进而易发生脑疝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采用去骨瓣减压手术.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我院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联合颞肌筋膜减张修补硬脑膜术治疗重型额颞叶脑挫裂伤60例,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学思;孙政;王家文;马涛;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前,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多使用拉米夫定(LAM)及阿德福韦脂(ADV),LAM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阻止病程进展,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长期用药可发生病毒耐药变异致使治疗失败;ADV对乙肝病毒(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YMDD耐药变异株亦可良好抑制.为充分发挥LAM和ADV各自的优点,2005~2007年我们将LAM和ADV联合应用,并与单用LAM及单用ADV对初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晶;崔萍;关秀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次、多处转移的颞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诊治分析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属软组织恶性肿瘤,易发生在多软组织的部位;原发于颞骨的MFH较少见,而多次、多处转移者更少见.笔者于2001年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广民;刘丽;徐丽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严重多发伤48例急诊救治体会

    严重多发伤为急诊科常见病,其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诊处理较为棘手.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48例,本文就其急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宏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近期疗效观察

    拉米夫定主要用于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治疗.为探讨拉米夫定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是否也能发挥一定的疗效,我们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观察了其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包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道注油法置管在男性导尿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尿道注油法置管在男性导尿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要导尿的200例男性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置管(对照组)和注油方法置管(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置管一次成功率、尿道出血率、尿道疼痛情况、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道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尿道出血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观察组尿道感染发生率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观察组尿道疼痛的总例数及疼痛级别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尿道注油法置管在男性导尿术中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素琼;杨兴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早期食管癌的双对比造影表现及诊断价值

    早期食管癌指癌变侵至食管黏膜、黏膜下层,而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食管双对比造影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有效、可靠方法.本文就采用双对比造影法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证实的63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双对比造影的诊断水平.

    作者:孙仲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及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前,临床上多应用α-干扰素(IFN)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急、慢性丙型肝炎的方法.2004~2005年我院对收治的急、慢型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保肝、退黄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IFN与病毒唑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与未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丽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难治性肺结核34例化疗结果分析

    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又称慢性排菌者,约占肺结核患者总数的10%~15%,是导致结核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也是受染者结核菌原发耐药、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所谓难治,系指结核菌对多种抗结核药(主要包括S、H、R、Z、E)耐药,若再应用原已用过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时,由于细菌已产生耐药性致疗效差,治疗十分困难.2006~2008年我所对34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采用组合新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跖趾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以往治疗掌指骨(跖趾骨)骨折除采用石膏固定外,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但因其固定不确切,克氏针又常穿过关节面,故对关节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特别是开放性、粉碎性及邻近关节面的骨折,其复位要求高,如不能维持可靠的固定,则容易发生骨折旋转成角,造成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手(足)指功能恢复.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对18例掌指骨(跖趾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龙海仁;任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清脂蛋白(a)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脂蛋白(a)是一种独立的特殊脂蛋白,血清Lp(a)水平的升高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Lp(a)也被认为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1].本文对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急性感染、肝炎肝硬化等患者血清Lp(a)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血清Lp(a)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丽洁;李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弥可保合用氟桂利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累及双侧末梢神经,表现为麻木、疼痛、溃疡等,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我科于2001~2008年采用弥可保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微;侯放;富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