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青诊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常胜;祝炳军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常青
摘要:胃癌是我国觉的恶性肿瘤,每年死于此商者超过16万人,约占全站肿瘤死亡的1/5[1].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改变的多步矛过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90例,另外将未系统服用西药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开放组.治疗组患者在服西药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基础上口服芪药消渴胶囊,对照组患者在服用同样西药降糖药基础上加服消渴灵胶囊,开放组患者单独服用芪药消渴胶囊,导入期2周,观察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3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中医证候疗效、症状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4.67%,对照组72.22%,开放组70.00%;除开放组2hPG外,3组患者FBG、2hPG、HbA1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除尿赤便秘外,其他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和开放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药消渴胶囊具有降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的功效.

    作者:张晓慧;任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从五行学说到中庸思想——兼与陈达理同志商榷

    五行学说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内经>将其引入医学领域,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创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经几千年发展,五行学说理论研究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它仍是医家临证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原则.近阅<从五行学说到五脏相关理论>一文[1],主张将它从教科书里删除.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兹阐述于下.

    作者:杨永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怎样治疗颈性眩晕

    答:颈性眩晕是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病变继发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临床易误诊为梅尼埃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

    作者:焦德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怎样分型辨治汗出

    答:汗出是诸多疾病出现的症状,辨汗出主要有全身汗出、半身汗出、手足汗出,头汗出,腋下汗出,阴部汗出等,引起汗出的原因主要有郁热、瘀血、湿热、气虚、阳虚、阴虚等.

    作者:王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盘突复原汤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是因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而造成,患者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纤维环内髓核组织膨出、突出或脱出,进而压迫和刺激椎管内神经及椎间孔神经根,产生无菌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发生.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黄连解毒汤加味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患者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加味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合并氯氮平组(研究组)80例,单用氯氮平组(对照组)80例.治疗前后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激越分减分率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周研究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72.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72h、1周和2周时BPRS各激越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副反应较少.结论 黄连解毒汤加味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优于单纯西药,并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魏绪华;李华荣;刘东义;桑艳云;马宝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辛味药配伍举隅

    性味配伍理论肇始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发挥,成为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辛味药属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迭经配伍,其效各异.本文试以辛味药为例,浅谈性味配伍理论指导组方之法.

    作者:刘明;张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罗陆一辨治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望诊经验

    罗陆一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中医临床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

    作者:赵珊珊;罗陆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玄参治疗风热头痛/玄参治疗眼底出血/玄参治疗口咽干燥

    作者:张瑞海;孙亚利;罗新南;张振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46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灼痛、胀满、吐酸、恶心呕吐等综合征[1],现代医学缺乏疗效好的药物治疗,多数只能改善临床症状,停药后易复发,但长期服药又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们于2005年3月~2007年9月应用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玫;白海燕;陈国会;郭立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实证患者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前列腺素(PGs)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痛经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行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痛经的疼痛积分以及伴随症状,并测定外周血前列腺素F2α(PGF2α)与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疼痛积分及伴随症状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PGE2含量增高,PGF2α及PGF2α/PGE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PGE2升高程度和PGF2α/PGE2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实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的合成有良性调节作用.

    作者:王澍欣;李艳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藿朴夏苓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5例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是一组症状组合.以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胆道感染或胆道梗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据文献报道大约有25%~30%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症状,很快消失.但仍有约2%~8%患者因症状持续,需要积极治疗[1].笔者近年来应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凤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基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量量表的初步构建

    目的 建立基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测量量表,从患者报告的角度为RA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查询、病历回顾、临床访谈、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等构建量表条目,确立躯体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健康3方面域体系,并确立量表条目;参考患者日常就诊时描述的常用语言,结合国内外成熟的中文版量表的条目,形成PRO量表;现场调查获得137例有效测试数据,对量表信度、效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信度分析中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系数α为0.878,折半信度系数为0.793;效度分析中,利用主成分的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躯体功能和社会健康、心理状态、躯体功能及躯体感觉4个领域.条目分析中,各条目区分度较好,能区分所调查条目的 不同程度.结论 本量表信度、效度较高,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刘宏潇;姜泉;刘保延;訾明杰;母小真;王海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黏膜异型增生证候结构特征及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黏膜异型增生(Dys)虚实关联证候结构类型特征及具癌变趋向的证型.方法 多中心临床协作,采集324例Dys虚实关联证,聚类统计证候结构类型,同步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TSGF)或癌胚抗原(CEA),并以TSGF、CEA水平判断癌变趋向程度.结果 Dys虚实关联证有5类11种,5类中肝胃气滞并/兼气阴两虚类占30.9%;湿热蕴胃并/兼胃阴不足类占23.5%;瘀阻胃络并/兼气阴两虚类占15.4%;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占12.3%;痰湿中阻并/兼脾气虚弱类占11.1%.TSGF、CEA水平的高峰值出现在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并/兼气阴两虚证,表明是具癌变趋向的证型.结论 Dys证候呈11种虚实关联结构的多态性分布,从证候层面向临床揭示了趋向癌变的两种高危证型.

    作者:沈舒文;宇文亚;陈丽英;王捷虹;杨志宏;刘梅君;牛阳;彭宁;惠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5个处方中的有效成分为指标,对高温高压煎药机和砂锅不同煎药次数下制得的汤剂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高温高压煎药机两煎煎出率比一煎高47.1%~65.9%.与砂锅两煎煎出率比较,其一煎、两煎煎出率分别为砂锅的63.5%~92.1%、111.1%~137.5%.高温高压煎药机一煎、两煎与砂锅两煎煎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温高压煎药机一煎煎出率略低于砂锅两煎,其两煎煎出率则高于砂锅两煎,故采用高温高压煎药机两煎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作者:李学林;孟菲;刘培;孟祥乐;唐进法;陶继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扶正培本系列方药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针对胃癌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的主要环节,在扶正培本治则指导下,研制出健脾益肾冲剂、扶正防癌口服液、养胃抗瘤冲剂,将其运用于胃癌综合治疗中,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孙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46例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常见病,我们自2007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本病46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喻国华;邹来勇;刘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常青诊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胃癌是我国觉的恶性肿瘤,每年死于此商者超过16万人,约占全站肿瘤死亡的1/5[1].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改变的多步矛过程.

    作者:常胜;祝炳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荆花胃康胶丸对胃溃疡大鼠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采用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荆花胃康胶丸组、硫糖铝组,每组8只,分别连续给药10天.给药结束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EGF和bFGF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硫糖铝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EGF及bFGF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可能通过对胃黏膜组织EGF及bFGF含量的调控而促进损伤后黏膜的愈合,可能是其提高溃疡大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程度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学智;杨国生;李宁;丰胜利;杨晋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认知行为疗法配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地震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穴位刺激调控法对地震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疗效.方法 对汶川大地震后的91例PTSD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认知行为疗法)24例,治疗组(认知行为疗法加穴位刺激调控法)67例.以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的中文版本和自编的重大创伤后心理状况调查表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IES-R总分、各因子分以及心理状况调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各因子减分值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穴位刺激调控法对地震所致PTSD具有肯定的疗效,并且优于单纯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张滢;冯斌;谢建平;徐方忠;陈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