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逍遥散治疗抑郁症32例

徐寅平

关键词:逍遥散, 治疗, 抑郁症, 现报告如下, 心理障碍, 认知功能, 临床特征, 活动能力, 思维, 情绪, 持久
摘要: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和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理障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逍遥散治疗抑郁症32例,现报告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论遣药组方模式及其规律性

    通过考察和分析古代中医名家名方的组方模式,以理解先贤制方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揭示方剂、药物与病、证、症之间的关系,验证和挖掘古代方剂治疗病、证、症的机理,阐释方证相关等方剂学基本问题.通过对方剂遣药组方模式的考察有助于发现某些药物组合的潜在规律以及药物的效用与机体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便能准确把握古代方剂遣药组方的基本思路,为临床科学合理地运用方剂、创制新方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范式.

    作者:范颖;于彩娜;张红梅;李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扶正培本系列方药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针对胃癌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的主要环节,在扶正培本治则指导下,研制出健脾益肾冲剂、扶正防癌口服液、养胃抗瘤冲剂,将其运用于胃癌综合治疗中,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孙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寤寐与藏象理论

    寤寐即醒时和睡时,寤寐理论是中医对睡眠过程的理性认识.<内经>营卫运行说在寤寐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书中还有寤寐与脏气关系的散在论述.随着神主寤寐说和藏象理论的发展,以藏象理论阐述寤寐机理、以脏腑辨证论治寤寐病证的理论论述与临床经验逐渐增多,略嫌散乱.<医原>将寤寐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配属脏腑,使寤寐与藏象理论紧密结合成为有机整体,有利于指导临床遣方用药[1].

    作者:杨威;张宇鹏;于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怎样分型辨治汗出

    答:汗出是诸多疾病出现的症状,辨汗出主要有全身汗出、半身汗出、手足汗出,头汗出,腋下汗出,阴部汗出等,引起汗出的原因主要有郁热、瘀血、湿热、气虚、阳虚、阴虚等.

    作者:王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区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区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Meynert核注射微量Aβ1-40制备A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4只.电针组选取百会、太溪、足三里电针治疗.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胶质细胞的表达,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 模型组海马区胶质细胞活化,数量增多,神经细胞变性,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经电针治疗后,活化胶质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减少,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电针治疗可减少AD大鼠胶质细胞的活化,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朱书秀;孙国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辛味药配伍举隅

    性味配伍理论肇始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发挥,成为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辛味药属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迭经配伍,其效各异.本文试以辛味药为例,浅谈性味配伍理论指导组方之法.

    作者:刘明;张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藿朴夏苓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5例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是一组症状组合.以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胆道感染或胆道梗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据文献报道大约有25%~30%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症状,很快消失.但仍有约2%~8%患者因症状持续,需要积极治疗[1].笔者近年来应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凤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5个处方中的有效成分为指标,对高温高压煎药机和砂锅不同煎药次数下制得的汤剂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高温高压煎药机两煎煎出率比一煎高47.1%~65.9%.与砂锅两煎煎出率比较,其一煎、两煎煎出率分别为砂锅的63.5%~92.1%、111.1%~137.5%.高温高压煎药机一煎、两煎与砂锅两煎煎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温高压煎药机一煎煎出率略低于砂锅两煎,其两煎煎出率则高于砂锅两煎,故采用高温高压煎药机两煎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作者:李学林;孟菲;刘培;孟祥乐;唐进法;陶继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毒邪论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周围关节对称性滑膜炎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3%[1].其治疗棘手,易于复发,常常导致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终造成关节畸形、功能障碍.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认知行为疗法配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地震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穴位刺激调控法对地震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疗效.方法 对汶川大地震后的91例PTSD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认知行为疗法)24例,治疗组(认知行为疗法加穴位刺激调控法)67例.以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的中文版本和自编的重大创伤后心理状况调查表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IES-R总分、各因子分以及心理状况调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各因子减分值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穴位刺激调控法对地震所致PTSD具有肯定的疗效,并且优于单纯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张滢;冯斌;谢建平;徐方忠;陈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怎样治疗颈性眩晕

    答:颈性眩晕是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病变继发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临床易误诊为梅尼埃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

    作者:焦德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解郁化痰安神方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解郁化痰安神方合并利培酮与单用利培酮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用解郁化痰安神方合并利培酮减半剂量,对照组利培酮剂量维持不变,两组患者均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8周,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PANSS总分及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根据PANSS减分率评定,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0%,对照组为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G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解郁安神方合并利培酮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副反应小.

    作者:周仁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40例

    我们采用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婴儿经络和特定穴位进行轻柔按摩,可促进新生儿排便,有减轻新生儿黄疸、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共治疗40例,报道如下.

    作者:芦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盘突复原汤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是因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而造成,患者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纤维环内髓核组织膨出、突出或脱出,进而压迫和刺激椎管内神经及椎间孔神经根,产生无菌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发生.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罗陆一辨治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望诊经验

    罗陆一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中医临床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

    作者:赵珊珊;罗陆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荆花胃康胶丸对胃溃疡大鼠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采用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荆花胃康胶丸组、硫糖铝组,每组8只,分别连续给药10天.给药结束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EGF和bFGF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硫糖铝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EGF及bFGF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可能通过对胃黏膜组织EGF及bFGF含量的调控而促进损伤后黏膜的愈合,可能是其提高溃疡大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程度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学智;杨国生;李宁;丰胜利;杨晋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90例,另外将未系统服用西药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开放组.治疗组患者在服西药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基础上口服芪药消渴胶囊,对照组患者在服用同样西药降糖药基础上加服消渴灵胶囊,开放组患者单独服用芪药消渴胶囊,导入期2周,观察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3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中医证候疗效、症状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4.67%,对照组72.22%,开放组70.00%;除开放组2hPG外,3组患者FBG、2hPG、HbA1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除尿赤便秘外,其他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和开放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药消渴胶囊具有降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的功效.

    作者:张晓慧;任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46例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常见病,我们自2007年2月~2008年10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本病46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喻国华;邹来勇;刘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周仲瑛治疗运动神经元病验案1例

    周仲瑛教授是学验俱丰的中医临床大家,在中医学众多领域都有很高深的造诣,尤善治疗疑难杂病.我们有幸跟师学习,以下仅就周老诊疗运动神经元病1例,谈谈学习体会.

    作者:刘志宇;周学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玄参治疗风热头痛/玄参治疗眼底出血/玄参治疗口咽干燥

    作者:张瑞海;孙亚利;罗新南;张振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