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菊琴;朱亚敏
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蛛网膜下隙的皮层静脉破裂出血,常引起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低氧及脑水肿.CVS是TSAH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50%[1].马来酸桂哌齐特是一种新型哌嗪类钙拮抗药物,可用于治疗蛛网膜下降出血.2005年10月起本院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效果较好,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君;吴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缩短患儿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6例在氯胺酮分离麻醉下行非胃肠道择期手术的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禁食6h、禁水2h,对照组术前禁食12 h、禁水6 h.结果 两组患儿术前口渴饥饿、烦躁、疲乏无力等不适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发生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患儿术前禁食6 h、禁水2 h,可减少患儿不适.
作者:李爱英;王玲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了常见病、多发病[1].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四大手段之一,但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2],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就是静脉炎,据文献报道,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3].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4].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就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郭淼;李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13例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瘘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术后注意饮食指导,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出血、支架、堵塞支架移位滑脱、食管炎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食管支架植入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带膜支架,瘘口完全封闭.
作者:朱伟珍;周晓霞;陈君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62例肝外伤的护理体会.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早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快速液体复苏;对于手术患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症的观察与护理,预防感染,重视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色及引流的速度.治愈55例,死亡7例.
作者:张海燕;梁美娇;朱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3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体温的动态变化和术中出血量、冲洗液吸收量,数据经t检验及x2M-H检验.结果 术中发生低血压37例,相关因素有冲洗液的吸收量、出血量、血钠下降、体温下降、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血管容量获得和心血管疾病史,低血压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量冲洗液吸收和体温下降是重要原因.结论 护士应加强术中出血的观察,防止患者体温下降,减少或避免冲洗液的大量吸收,对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莫军军;石晓霞;龚芝萍;王莺;陈石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糖尿病治疗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是一个广为接受的概念.目前,糖尿病教育大多是采取传统的讲座,患者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不易激活[1].
作者:卢雪琴;楼青青;周雷;冯金娥;杨黎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成功后液体易外渗.注重输液针头及静脉的选择,正确应用止血带及胶布固定,采用不握拳法,护患沟通及相关知识的宣教贯穿于整个静脉穿刺过程中,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陈月珍;吴文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17例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双腔导管49例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血液透析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健康宣教,做到专管专用,确保肝素封管质量,观察血流情况,加强周围皮肤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内血栓形成、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吕蕊萍;冯彩英;朱桂芬;朱小利;叶玉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ICU临床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对130名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结果 ICU临床教学中,发现护生存在畏惧心理、不善于观察病情、轻视基础护理、缺乏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年轻化,缺少教学经验.经采取相应措施后以上问题得以改善或解决.结论 按计划循序渐进教学、注意培养护生的思维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加强带教老师培训等,可提高ICU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周红波;张惠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肾小细胞癌是恶性肿瘤,由小细胞构成,表现为弥漫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微结构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和上皮肿瘤的特征[1].临床表现常见是腹痛和肉眼血尿,少数患者表现为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2].2006年1月,本院收治1例肾小细胞癌合并肺动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成功施行了深低温停循环麻醉下Ⅰ期左肾根治术、肺动脉及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和下腔静脉重建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童敏;吴巧玉;唐彩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乙型肝类患者必须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达到持久抑制HBV复制,控制疾病的进展[1].α干扰素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正规疗程结束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类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30%~40%[2],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并在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破病毒抗细胞膜信息的传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的繁殖[3].但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类有相对的禁忌证和绝对的禁忌证,且价格昂贵,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接受治疗.
作者:吴顺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机械通气中气管食管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认为机械通气中发生气管食管瘘与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反复感染、高龄、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等有关.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高危人群监测,加强气囊护理,避免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做好人工气道管理,预防感染,尽早肠内营养支持等.
作者:汤秋芳;金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135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是皮下气肿、肩部酸痛不适、出血、臂丛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护士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袁华娣;贺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29例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与体征、大小便颜色、黄疸、胆道引流、血淀粉酶的动态变化等情况;加强饮食护理,按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抑制胰液分泌的措施.29例中高淀粉酶血症14例、继发性急性胰腺炎6例、胆管感染4例、胆道狭窄或闭塞5例,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作者:华丽芬;谢韵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互动护理模式是一种护患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双向性护理活动,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往活动,有效激发患者对护理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引导和支持患者自觉为恢复健康和维护健康而采取力所能及的自我护理.互动护理模式体现着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发展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方式.本文对互动护理模式的理论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黄丽娟;杨红叶;黄小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脓胸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卫生宣教及呼吸功能训练;术后重视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加强胸腔出血、胸腔漏气、气胸复发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随访3月~5年,无复发病例.
作者:许士美;施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恢复活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等.为了配合该项技术,有效方便地进行压迫桡动脉穿刺点止血,2005年5月,笔者设计制作了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弹力绷带,经过200例患者的使用,效果满意,现将其材料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兰;方建梅;邱寿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肾移植患者不遵医用药的主要原因,探讨提高遵医行为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69例肾移植患者的依从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95例次有不同程度的服药不遵医用药行为,其主要原因为经济负担过重、药物副作用大、家庭支持不够、不按时服药等.结论 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加强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杨娇弟;戴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术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进行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注意疼痛缓解程度,并重视体位、饮食及口腔护理,做好出院指导.42例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
作者:吴洁;徐亚香;高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