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淼;李志红
皮肤擦伤在车祸中是经常发生的,擦伤皮肤结痂后以往都是保护结痂,使其自然脱落.在结痂脱落过程中,有些患者因结痂瘙痒而挠抓,导致结痂脱落出血、疼痛,延迟创面愈合.康惠尔清创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水凝胶敷料,具有提供自溶性无痛清创、减轻疼痛、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加快创口愈合、吸收后少扩散、易于清除等特点[1].本院应用康惠尔清创胶清除结痂,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佳丽;王莹莹;陈玉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成功后液体易外渗.注重输液针头及静脉的选择,正确应用止血带及胶布固定,采用不握拳法,护患沟通及相关知识的宣教贯穿于整个静脉穿刺过程中,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陈月珍;吴文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肾小细胞癌是恶性肿瘤,由小细胞构成,表现为弥漫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微结构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和上皮肿瘤的特征[1].临床表现常见是腹痛和肉眼血尿,少数患者表现为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2].2006年1月,本院收治1例肾小细胞癌合并肺动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成功施行了深低温停循环麻醉下Ⅰ期左肾根治术、肺动脉及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和下腔静脉重建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童敏;吴巧玉;唐彩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了常见病、多发病[1].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四大手段之一,但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2],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就是静脉炎,据文献报道,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3].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4].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就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郭淼;李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有创动脉压力监测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常见并发症有导管堵塞、管道脱出、出血、感染、肢体肿胀等.护理对策:管道连接合理,保持密闭;维持有效冲洗;妥善固定,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注意无菌操作;拔管后正确按压;合理安置穿刺侧肢体,给予被动活动.
作者:黄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8例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和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保证引流有效和安全,做好饮食护理,加强并发症术后出血、人工气腹、内脏损伤、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协助早期下床活动,做好出院指导.
作者:沈鸣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5%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治疗开始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静脉化疗用25%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对照组54例用新鲜马铃薯片湿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6例,对照组14例,x2=3.93,P<0.01;观察组Ⅰ度、Ⅱ度静脉类分别为4例、2例,对照组Ⅰ度、Ⅱ度静脉炎分别为9例、5例,U=1.91,P<0.05.结论 25%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可明显降低化疗性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减轻静脉炎的程度.
作者:戴菊琴;朱亚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术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进行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注意疼痛缓解程度,并重视体位、饮食及口腔护理,做好出院指导.42例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
作者:吴洁;徐亚香;高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蛛网膜下隙的皮层静脉破裂出血,常引起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低氧及脑水肿.CVS是TSAH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50%[1].马来酸桂哌齐特是一种新型哌嗪类钙拮抗药物,可用于治疗蛛网膜下降出血.2005年10月起本院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效果较好,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君;吴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62例肝外伤的护理体会.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早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快速液体复苏;对于手术患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症的观察与护理,预防感染,重视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色及引流的速度.治愈55例,死亡7例.
作者:张海燕;梁美娇;朱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血糖及血压的监测控制;移植后重视患肢护理,加强出血、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指导早期活动,并做好出院指导.9例患者足部溃疡愈合,疼痛缓解,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0.5、1年下肢血管数字造影显示下肢血管侧支循环丰富或下肢新生血管丰富.
作者:李香琴;郎云琴;陈云芬;潘伯灵;卢映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精神病患者院前自杀行为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例院前自杀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自杀的地点、方法 及原因的调查.结果 精神病患者在院前自杀有一定的特征性,自杀时间在下午多,自杀方法以过量服药为多,疾病种类不同采用的方法和自杀的原因也不同,41例有自杀先兆.结论 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重视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以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作者:李燕;金莉娜;郑艳萍;吴佳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38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气管切开前准备,气管切开过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妥然固定体位;气管切开术后观察局部出血,预防气管套管脱出,加强气道管理.
作者:严玲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透析治疗前大多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的损害,免疫机能低下,透析不充分.护理对策是血液透析过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重视透析充分性达标情况,加强血管通路护理,注意抗凝剂应用个体化.
作者:陈亚琴;泮柳青;许伟芳;暨利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精神科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风险贯穿始终.精神科风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专业思想不稳定、法制观念淡薄,患者及家属精神病知识缺乏,住院条件改善增加护理管理难度.关键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保证病房设施合理、完好,重视安全管理.
作者:马灵亚;付爱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机械通气中气管食管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认为机械通气中发生气管食管瘘与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反复感染、高龄、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等有关.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高危人群监测,加强气囊护理,避免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做好人工气道管理,预防感染,尽早肠内营养支持等.
作者:汤秋芳;金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术后恶心呕吐是腹腔镜手术后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恢复质量的重要问题.为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本院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期患者使用雷莫司琼,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总结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加强对发热、毒血症、出血、低血压休克与肾功能损害等主要症状的严密观察和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做好出院指导,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钧;连淑玲;徐起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甘露醇是小儿神经内科的常用药物,快速静脉输注时浓度较高,可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痛等静脉炎的症状.为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本院神经内科在患儿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将浸有利多卡因加山莨菪碱液的纱布湿敷于套管针敷贴上方,效果较好,现介绍报告如下.
作者:余淑素;杨晶晶;张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3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体温的动态变化和术中出血量、冲洗液吸收量,数据经t检验及x2M-H检验.结果 术中发生低血压37例,相关因素有冲洗液的吸收量、出血量、血钠下降、体温下降、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血管容量获得和心血管疾病史,低血压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量冲洗液吸收和体温下降是重要原因.结论 护士应加强术中出血的观察,防止患者体温下降,减少或避免冲洗液的大量吸收,对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莫军军;石晓霞;龚芝萍;王莺;陈石妹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