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

李香琴;郎云琴;陈云芬;潘伯灵;卢映红

关键词:糖尿病足, 自体外周血, 干细胞移植, 护理
摘要:总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血糖及血压的监测控制;移植后重视患肢护理,加强出血、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指导早期活动,并做好出院指导.9例患者足部溃疡愈合,疼痛缓解,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0.5、1年下肢血管数字造影显示下肢血管侧支循环丰富或下肢新生血管丰富.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患者不遵医用药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目的 调查肾移植患者不遵医用药的主要原因,探讨提高遵医行为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69例肾移植患者的依从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95例次有不同程度的服药不遵医用药行为,其主要原因为经济负担过重、药物副作用大、家庭支持不够、不按时服药等.结论 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加强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杨娇弟;戴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护理

    总结55例老年颅内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用药护理,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重视呼吸道护理及创口引流护理,加强脑血管痉挛及出血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55例手术后54例治愈,1例死亡.

    作者:陈爱琴;夏萍;茹卫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9例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29例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与体征、大小便颜色、黄疸、胆道引流、血淀粉酶的动态变化等情况;加强饮食护理,按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抑制胰液分泌的措施.29例中高淀粉酶血症14例、继发性急性胰腺炎6例、胆管感染4例、胆道狭窄或闭塞5例,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作者:华丽芬;谢韵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中气管食管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总结机械通气中气管食管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认为机械通气中发生气管食管瘘与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反复感染、高龄、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等有关.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高危人群监测,加强气囊护理,避免气管内膜机械性损伤,做好人工气道管理,预防感染,尽早肠内营养支持等.

    作者:汤秋芳;金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日的奇数、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用输液瓶接一次性输液器再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每晚1次,每次240 ml;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用一次性灌肠袋灌肠,每日2次,每次120ml;观察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溢、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提高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论 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

    作者:郑秀云;王菊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昏迷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护理

    总结昏迷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对患者体现人文关怀,穿刺前做好宣教,穿刺中注意病情观察及配合,置管后做好引流管护理和预防感染,并做好基础护理.28例中14例意识转清、6例中残、5例重残、1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

    作者:蔡小妮;郭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BL教学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糖尿病治疗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是一个广为接受的概念.目前,糖尿病教育大多是采取传统的讲座,患者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不易激活[1].

    作者:卢雪琴;楼青青;周雷;冯金娥;杨黎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术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进行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注意疼痛缓解程度,并重视体位、饮食及口腔护理,做好出院指导.42例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

    作者:吴洁;徐亚香;高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指导

    乙型肝类患者必须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达到持久抑制HBV复制,控制疾病的进展[1].α干扰素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正规疗程结束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类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30%~40%[2],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并在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破病毒抗细胞膜信息的传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的繁殖[3].但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类有相对的禁忌证和绝对的禁忌证,且价格昂贵,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接受治疗.

    作者:吴顺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ICU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目的 总结ICU临床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对130名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结果 ICU临床教学中,发现护生存在畏惧心理、不善于观察病情、轻视基础护理、缺乏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年轻化,缺少教学经验.经采取相应措施后以上问题得以改善或解决.结论 按计划循序渐进教学、注意培养护生的思维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加强带教老师培训等,可提高ICU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周红波;张惠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双腔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总结17例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双腔导管49例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血液透析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健康宣教,做到专管专用,确保肝素封管质量,观察血流情况,加强周围皮肤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内血栓形成、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吕蕊萍;冯彩英;朱桂芬;朱小利;叶玉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例肾小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和肺动脉癌栓的围手术期护理

    肾小细胞癌是恶性肿瘤,由小细胞构成,表现为弥漫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微结构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和上皮肿瘤的特征[1].临床表现常见是腹痛和肉眼血尿,少数患者表现为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2].2006年1月,本院收治1例肾小细胞癌合并肺动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成功施行了深低温停循环麻醉下Ⅰ期左肾根治术、肺动脉及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和下腔静脉重建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童敏;吴巧玉;唐彩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因素及防治进展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了常见病、多发病[1].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四大手段之一,但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2],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就是静脉炎,据文献报道,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3].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4].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就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郭淼;李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例特大面积烧伤患儿的护理

    烧伤是由于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及放射线所致的亟为复杂的一种创伤[1],不仅可造成全身烧伤,而且可致呼吸道、眼、气管等烧伤,严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1].2006年5月27日,本院收治1例大面积石灰烧伤患儿,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儿脱离生命危险,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贵琴;祝敏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位颈髓肿瘤颈后入路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32例高位颈髓肿瘤患者颈后入路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切口观察、预防压疮及肢体功能锻炼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27例患者术后感觉和运动障碍症状明显改善,5例症状改善不明显.

    作者:周珍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院氧疗用品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管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全院氧疗用品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的管理方法 .方法 把由供应室集中处理清洗、消毒的氧疗用品为观察组,原病区各自清洗、消毒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氧疗用品消毒灭菌结果 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氧疗用品集中在供应室清洗、消毒有利与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陈秀萍;俞俊春;李金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135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是皮下气肿、肩部酸痛不适、出血、臂丛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护士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袁华娣;贺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恢复活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等.为了配合该项技术,有效方便地进行压迫桡动脉穿刺点止血,2005年5月,笔者设计制作了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弹力绷带,经过200例患者的使用,效果满意,现将其材料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兰;方建梅;邱寿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互动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互动护理模式是一种护患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双向性护理活动,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往活动,有效激发患者对护理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引导和支持患者自觉为恢复健康和维护健康而采取力所能及的自我护理.互动护理模式体现着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发展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方式.本文对互动护理模式的理论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黄丽娟;杨红叶;黄小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例韦格纳肉芽肿的护理体会

    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J],基本病理改变为坏死性肉芽肿和小血管炎,可有多系统、器官受累,而以呼吸道及肾脏受累为常见.

    作者:倪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