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芸;卢倩萍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及心脏瓣膜钙经相当常见[1],可导致心脏缺血或梗死、心律紊乱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2].肾功能衰竭是体外循环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盛菊丽;黄小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输液卡在输液治疗中应用可预防差错发生,既往都是手写,容易出错.2006年5月本院输液室设计了电脑打印的输液卡,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陶方利;曾群;梅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42例间置空肠吻合术后应用液囊空肠导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液囊空肠导管护理,保持导管的通畅,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注意无菌操作,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做好口腔护理.42例平均术后73.2 h恢复肛门排气,均痊愈出院.
作者:江金燕;曾和英;林蓉;赵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从细菌学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肝素帽使用的合理时间.方法 将入住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20例分别在肝素帽使用3 d、7 d时留取标本作细菌培养.结果 肝素帽使用后3 d和7 d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和7.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与肝素帽培养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肝素帽连续使用1周,容易被细菌污染,每周宜更换2次.
作者:赖美红;刘忠梅;刘春艳;何桂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4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电视胸腔镜下作胸腺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进行呼吸及咳嗽训炼,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有无气胸、出血、重症肌无力危象和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预防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发生.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气胸1例、肌无力危象1例,经及时治疗均顺利康复.
作者:鲍向英;宋剑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应用脑室内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的护理.认为正确控制冲洗及引流的速度和量,保持引流通畅,合理放置引流管高度,及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可明显缩短引流时间,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吴玉娟;吴近森;李冬眉;陈勤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0%盐水冰袋在物理降温中的应用.方法 按住院顺序将高热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10%盐水冰袋降温,对照组采用清水冰袋降温,冰袋用包布包裹放置于患者双侧腋下、腹股沟处,两组患者均在冰敷后1、2、3、4 h测量直肠温度,观察记录患者体温下降情况;将两种冰袋在室温22℃中放置4 h,观察两种冰袋温度和形态变化.结果 使用冰袋时观察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冰袋在室温22℃放置3 h,10%盐水冰袋呈霜水状,温度为-5.0℃,而清水冰袋为2℃,已融化成水.结论 用10%盐水冰袋物理降温疗效优于清水冰袋.
作者:蒋丽萍;王晶;费琴仙;陈如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诊预检是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预检工作直接关系到急诊服务质量、患者救治效果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黄建一;孙红玲;项美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结肠内旁路技术对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保肛手术的护理.术前做好整体评估、肠道准备、控制血压和血糖;术后加强引流护理、饮食护理、螺纹管与吻合环降解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5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愈合均一次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作者:钟紫凤;王飞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用自制冰袋局部冰敷,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法,观察两组病例伤后24 h内疼痛、应用止痛剂情况和24 h后出现皮肤皱纹时间和肿胀情况.结果 两组疼痛分值、应用止痛剂例数、出现皮肤皱纹时间和高度肿胀数经统计学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能减轻肿胀,减少皮肤水疱出现,并能达到止痛、止血作用.
作者:郭巧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病区护士三级负责制护理模式,提高病区护理质量及患者、医生、护士的自我满意度.将全科护士按资历、能力分成一、二、三级别,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及考核方法,科学排班.实施三级负责制护理模式后病区护理质量、患者、医生、护士的自我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严燕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2].
作者:蒋春儿;洪小芳;高利琴;张永芳;倪建芬;江子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设计并应用《上颌窦穿刺冲洗知情同意书》的体会.根据对上颌窦穿刺患者知情告知需求的调查结果,编写了《上颌窦穿刺冲洗知情同意书》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上颌窦穿刺冲洗知情同意书》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医患沟通,而且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得到了患者的赞同,既体现了重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护理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童莺歌;吴柳花;黄卫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12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动脉灌注化疗后加强对化疗灌注区局部反应的处理,严密观察导管因素方面并发症,早期发现循环系统及颅脑并发症,及时处理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对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黄静;汪和美;王绣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12例患者二重滤过血浆置换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是治疗前与患者进行交流,做好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治疗前准备;治疗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IQ机器运转情况,防止凝血及低血压;治疗后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
作者:郑宗仙;徐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行镇静治疗的68例老年气管插管患者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及原因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镇静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肺部感染、镇静过深等各类不良反应,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时,易发生各类不良反应,须及时评估患者的镇静等级和意识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
作者:黄昉芳;卫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表面麻醉下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手术后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指导患者做好眼球运动训练、抗生素滴眼及常规准备;术后防止人工晶体移位或夹持,观察创口情况,做好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对患者进行卫生指导,避免导致高眼压的因素.
作者:胡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对子宫动静脉瘘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 对6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例穿刺点出血,1例呕吐,1例发热,6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经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栓塞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唐国静;何冬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护理体会.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创口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加强高热、尿失禁、精神症状、肢体肌力下降、出血及构音障碍等并发症的观察护理,重视家庭护理.
作者:徐美英;陈焕林;陈海琴;沈美华;王燕华;金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13例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术后合理及时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肠外营养时做好深静脉导管护理,并定时监测血糖及血气分析;肠内营养时正确选用喂养液,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喂养液温度及喂养量,观察患儿腹胀,呕吐等情况.13例患儿中11例治愈出院、2例自动出院.
作者:朱双萍;鲍赛君;李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