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爱民;蒋鑫泉
目的 观察丹桂活血止痛颗粒的镇痛、抗炎和抗软组织损伤效果. 方法 采用炎症、疼痛及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丹桂活血止痛颗粒作用后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情况. 结果 丹桂活血止痛颗粒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P<0.05);能够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可显著改善大鼠软组织损伤模型伤肢肿胀程度,减轻肌肉组织瘀血、肿胀(P<0.05). 结论 丹桂活血止痛颗粒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和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培建;王苏静;赵新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痰瘀证候的动态演变、时相特点和由痰致瘀在代谢方面的变化. 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以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分别于第2周、第4周和第8周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 大鼠血浆1H NMR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代谢谱各不相同.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不同时点模型组大鼠的代谢谱亦各不相同,表明高脂血症前期以脂质代谢紊乱为特点,随着病程进展,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乙酰糖蛋白的出现,说明凝血机制出现异常,同时酮体及乳酸的升高说明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这与同时检测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结果相一致. 结论 可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痰瘀演变过程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以阐释中医痰瘀证候的生物学本质.
作者:刘卫红;张琪;颜贤忠;张蕾;孙博;游云;王丽华;李文;殷小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答:中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素有宿痰,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产生火、痰、瘀、虚,导致内风、腑实、窍闭而见神昏、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半身麻木不遂等中风证候.腑气不通,则火热、痰浊、瘀血之邪无下趋之路,使实邪肆虐更甚;或原有阴虚,因腑气不通,而火热之邪进一步耗竭真阴;或病后肠蠕动减弱、气机不畅,肠内废物留滞过久,加重腑气不通,成为病情加重或再次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中风形成后,无论是大便是否秘结,均宜在辨证基础上重视通腑醒神.腑气通畅,邪有出路,疾病才有转机.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凌昌全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运用中西医疗法诊治肿瘤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学术经验归纳如下.
作者:张金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问卷调查法是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涉及某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患率调查、疗效评价中的症状/证候评价,和患者知识、态度的调查等.主要就中医研究中问卷设计的方法学要点,容易忽视的方面及注意事项做简要介绍.
作者:陈薇;邢建民;费宇彤;杨红;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联合使用千锤膏和玉红膏治疗伤口感染、褥疮及痈疖等,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Ⅱ、Ⅲ期压疮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春;张云;李振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甘遂半夏汤是<伤寒论>方,我们将汤剂加减化裁制成膏方,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钦;吴春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老年期痴呆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也是一组大脑智能损害的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成为老年人死亡的第4位原因和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
作者:韩振蕴;张允岭;金香兰;陈宝鑫;高芳;刘保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曰庆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及研究工作,经验丰富,擅长诊治男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我们有幸随师侍诊,聆听教诲,现将李师运用调补肝肾法治疗男科疾病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兰群;陈国宏;周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不孕症为妇科常见病,针灸作为传统中医药疗法,在不孕症临床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常福丽;李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陈益昀主任中医师从医50余载,是全国第二、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将陈老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例资料加以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丁素银;肖广显;马顺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复方刺五加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患者160例,并与口服归脾养心丸治疗80例患者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旭东;王蕊;张淑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脉图变化特点,旨在客观评价脉象信息在冠心病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方法 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前后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和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分析患者的脉图信息. 结果 冠心病患者支架后脉图时域波幅较支架前有降低趋势;支架置入对脉图波形C3模态的X波有很大的影响,支架后有82%患者的C3模态出现明显改善,接近于正常人的状态. 结论 脉图方法作为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对评价药物等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是有价值的,中医脉象参数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李福凤;王忆勤;孙仁;姚笛;燕海霞;付晶晶;钱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答:不典型感冒患者多以全身不适,头晕、头痛或有心悸,经西医治疗收效不佳而来诊.病程多数日、数周、甚至更长,不发热或发热不超过37.5℃等不典型症状.经详诊细辨,兼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等证.
作者:李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院赵玉庸教授自2006年2月~2007年7月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莉;成秀梅;常风云;丁英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原因造成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疏肝化浊汤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方,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长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分析了中医证候的特点,提出证候具有动态性与过渡性.通过对中医证候学的历史回顾,进一步解析和认识中医证候学的模糊性量化概念,提出量化研究是中医证候规范化和发展中医学科的必经途径.
作者:郦永平;温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