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全麻患者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

朱美玲;陈巧妹;郭淑敏

关键词:老年, 全麻, 麻醉恢复室, 护理
摘要: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使麻醉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并发症增多,且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与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呼吸管理直接相关[1].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麻醉恢复室对141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加强术后呼吸管理,均安全返回病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护生与患者沟通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对护患沟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带教.方法对38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沟通方式、影响沟通的因素及得到沟通知识的渠道等.结果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单一,不能灵活运用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阻碍护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主要因素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困难,缺乏交流技巧.结论带教老师应对护生进行沟通技巧指导,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洪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种氧气湿化液带菌率的研究

    目的减少氧气湿化液的带菌率.方法将吸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以蒸馏水作为湿化液,每日更换并消毒湿化瓶;观察组以强氧化离子水作为湿化液,每周更换.2种湿化液每天采样送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两组带菌率比较,x2=32.97,P<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用强氧化离子水代替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可明显减少湿化液带菌率,并延长更换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周旭玲;周雪飞;宋秋香;吴燕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制手术室敷料清点架

    手术室内纱布、纱条、纱垫的清点一般都放在污物桶或地面上进行,不仅清点容易出错,而且易污染环境.本科自2003年1月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敷料清点架,经应用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俞飞燕;来招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例肾移植后再次肝肾联合移植的护理体会

    肝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各大医院近年均有开展,但肾移植后再次肝肾联合移植报告少见.本院于2002年5月成功为1例肾移植后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乙肝小三阳、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施行了移植肾摘除、肝肾联合移植术,术后供肝、供肾功能良好,至今存活.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折部位渗出垫制作与使用

    自2003年6月以来,本院骨科根据骨折患者的特点,设计了骨折部位渗出垫,不但适用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也适用于头颅开放性损伤患者.通过临床使用,患者、护士都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新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胸行VSD修补术,但手术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对VSD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本院胸外科采用Amplatzer伞片封堵VSD患儿13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伟琴;汪方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围手术期护理52例

    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多数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因此发病率高,约占全部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1].患者多同时伴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因而可表现出下肢浅表静脉系统的迂曲扩张、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病变后期足靴区交通静脉受到破坏,迅速发生皮肤营养性改变,如脱屑、萎缩、色素沉着及湿疹和溃疡形成[2].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本院对52例经顺行、逆行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内镜下交通支断离术+深静脉内瓣膜修复成形术,合并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血管病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对疾病康复和日常保健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126例心血管病出院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率12.3%,对照组为26.9%,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作者:杨瑛英;张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肠麻痹的观察与护理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lumbar discectomy,APLD)是通过非手术疗法将髓核切除,减低椎间盘压力,使脱出的椎间盘回纳[1].因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2].本院在门诊放射科行APLD术,术后门诊留观,有效率达到95%.在留观室观察护理过程中,发现少数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腹胀、排便困难的症状,经针灸、按摩后好转.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慧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的护理

    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综合征(he molysiselevated enzymes low platelts,HELLP)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院妇产科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共13例,由于重视了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淑华;谢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股静脉穿刺术定位方法的改良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临床[1],而对技术精益求精是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是护理学科发展之所需.本院从2001年起在医学相关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支持下,对股静脉穿刺技术进行定位方法改良,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应秋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4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的护理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胸膜腔液体形成与吸收的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1].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新方法.本院在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对45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进行胸腔置管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雯;黄建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46名护士工作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情绪枯竭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改善措施.方法采用Maslach编制的护士工作问卷(MBI),内容包括情绪枯竭(EE)、去人格化倾向(DP)、个人成就感(PA)三个因子和自编相关问题问卷,对本院14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46名护士工作问卷结果在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情绪枯竭与去人格化倾向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而与个人成就感、专业喜欢程度、对医院信心呈显著性负担关(P<0.01).结论情绪过度疲惫和衰竭可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工作时的完美感、成就感、竞争力和对专业的喜欢程度与对医院的信心.建议:合理定编与配备专职心理护理师;积极引进新技术,发展护理生产力;建立健全护理支持系统;遵循价值规律,推出护理经济概念;塑造一个健康的自我;热爱护理事业,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刻苦勤奋,合理思维.

    作者:张燕敏;周建新;薛筷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教学法对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带教中应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法,通过情景设置、差错事故再现、问题提出、关键点分析等,提高护生对差错事故的认识.结果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使护生对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大幅度提高,差错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鲜明、生动、能激发护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莲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例多发性深度压疮的护理

    压疮是长期作用于人体局部、持续而不减轻的压迫下产生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1].尤其是Ⅳ度压疮长久不愈,给患者带来亟大痛苦.2003年3月本院收治1例多发性深度压疮患者,经过75 d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创面愈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开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自我护理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必须行功能锻炼以恢复关节功能.笔者对1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应用Orem自护理论,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护能力.经10个月的治疗护理,骨折获得了佳的愈合,患肢功能达到了理想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重度脑损伤患者采用降温毯降温治疗,体温控制在35~36℃,脑部温度每降低1℃,脑代谢可降低6.7%,颅内压下降5.5%[1].与低温、亚低温状态比较,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大大减少,安全系数提高.2000年6月至2003年9月,本院神经外科对31例严重脑损伤患者使用降温毯降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茹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体重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后呼吸道护理

    低体重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因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该病特有的病理生理基础,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应重视患者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本院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施行10kg以下伴肺动脉高压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9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莹莹;胡型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全麻患者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使麻醉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并发症增多,且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与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呼吸管理直接相关[1].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麻醉恢复室对141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加强术后呼吸管理,均安全返回病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美玲;陈巧妹;郭淑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因两病并存,使病情更加复杂化.本文对85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合并糖尿病57例.两病伴发不仅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而且也给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笔者对5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认为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本文总结血糖控制护理.

    作者:李慧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