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例

吕桂清

关键词:肺出血,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急性心功能不全, 炎性细胞浸润, 新月体性肾炎, 纤维素, 双肾, 肾小球, 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检查, 间质纤维化, 低分子肝素, 诊断, 阴影, 眼睑水肿, 血浆置换, 皮肤黏膜, 免疫荧光, 抗凝治疗, 患者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因血尿、少尿、浮肿、肾功异常1周入院.同时伴有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咯血、气短.查体:T 36.8℃,BP20/13 kPa,皮肤黏膜苍白,面部及眼睑水肿,双肺下野闻及湿罗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血常规:WBC 7.8×109/L,HGB 64 g/L,肾功:BUN22.4 mmol/L,Cr 876 μmmol/L,CO2CP 21 mmol/L.抗基底膜抗体(+).胸片:双肺门阴影增浓,双肺可见斑点状及索条状阴影.双肾B超:双肾增大.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纤维素样坏死,多数肾小球可见纤维素样新月体形成.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IgG沿毛细血管壁呈线型沉积.病理诊断:新月体性肾炎.诊断明确后立即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天并血浆置换一次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但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肾功能继续恶化并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入院1周后死亡.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性聋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是一种快速、客观、多参数和精确地测定细胞及亚细胞成分及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新型技术.

    作者:任树北;臧洪瑞;宁雅萍;董毅;王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益气健脾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主要由各种慢性肝病迁延而致,是肝硬化发展到晚期,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而形成,属中医学臌胀病范畴.

    作者:付丽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范畴.凡腰痛,小便涩通,尿血,尿中见砂石而作石淋,砂淋诊断者,即指泌尿结石.笔者多年临床运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建国;王淑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别嘌醇致严重药疹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因发作性左足疼痛1年加重1周,于2002年4月12日收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尿酸479 μmol/L,既往无过敏史.入院诊断:痛风.于次日按医嘱口服别嘌醇0.1 g,3次/日(系首次应用).5月4日,患者因尿路感染口服氧氟沙星0.2 g,2次/日.5月6日(用别嘌醇第24天),患者全身皮肤搔痒,颜面部、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粟粒样红色斑丘疹.初步诊断:氧氟沙星药疹.立即停用氧氟沙星并抗过敏治疗,但新的药疹不断出现,于5月8日开始发热,体温在38.1~39.6℃,并在全身多处出现大疱,大片表皮剥脱,创面红润,呈2度烫伤外观,触痛明显.全身只有约2%的头部皮肤完好无损.面部、躯干及双下肢潮红浮肿,口腔粘膜糜烂,眼睑及口唇红肿外翻,闭合困难,遂立即停用别嘌醇,应用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及采用抗感染、支持治疗及创面局部治疗,体温开始下降,红肿逐渐消退,坏死表皮层层剥脱,经过27天的治疗和护理,药疹痊愈.再单独应用氧氟沙星时(与药疹前同一批号),未见过敏反应.后诊断:别嘌醇所致严重药疹,系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作者:邢念凤;钟建安;董庆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初探

    中药临床药学是联系中医与中药的桥梁,近几年来,受到中医药界的重视,医院如何开展这项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物达到佳疗效和小副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分下列六方面做些探讨.

    作者:宋晓静;佟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镜面右位心安置VVI型起搏器

    1病例报告男患,74岁,心率48次/分,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长间歇为4.08秒,间歇性交界性心律.I导联P波、QRS及T波均倒置,aVR与aVL导联波形态与正常相反,右心前导联图形类似左心前导联;心脏彩超:心脏镜像右位,各心腔大小,形态正常,各瓣膜正常,未见其它畸形;腹部彩超:肝位于左侧,脾位于右侧.诊断:镜面右位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结病变).入院后患者曾多次因窦停时间较长,发生阿斯综合征,经静滴654-2、异丙肾上腺素后,心脏复苏成功,急诊行VVI型起搏器置入术.方法:于右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约2 cm做-3~4 cm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沿着该静脉送入心室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解剖部位),测试起搏参数如下:阀值:0.3 V,阻抗:820 Ω,R波振幅:18 mV,固定电级导管.分离皮下组织形成一囊袋,连接电极与起搏器,将起搏器置入囊袋内,缝合皮下皮肤.

    作者:许波宁;刘磊;赵家健;霍星;迟永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我院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12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均行急诊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金辉;高禄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出血纱条填塞宫腔17例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术中大出血较为常见,如处理不好可威胁产妇的生命,我国孕产妇中绝大多数为初产妇,因此剖宫产时如发生顽固性大出血而做子宫切除术,会给产妇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如能采取有效措施保留子宫对治疗布面有重大作用.

    作者:庞喜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30名企业干部体检健康状况分析

    我院于2001年9月至2001年10月对730名企业干部进行体检,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跟踪DSA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跟踪DSA技术是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通过控制导管床的移动速度,使其与被检部位血流速度同步,来获得连续动态动脉造影减影图像的一个检查方法.我室对疑有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12例患者进行了跟踪DSA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顾定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骨科医生们都在寻求各种好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我院自1994年3月至2002年12月,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一明;范春明;吴兆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体会

    血液透析中常发生低血压,其发生率约为25%~50%.透析低血压(收缩压<12 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4 kPa),常伴有眩晕、出汗、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本文总结我院28例病人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184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在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的特点.本文收集了我院1991~2002年间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消化性溃疡184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赵国祥;郑丛银;成恒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超早期缺血性中风16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缺血性中风发病3小时内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两组病人给予相同的针刺治疗,治疗组(n=16)选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n=16)选在发病24小时之后.结果: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发病3小时内也是针灸的佳治疗时间窗.

    作者:齐宇;何春慧;周丹;张福鼎;张彩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白色念珠菌感染34例临床观察

    白色念珠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发病,且加重原发病,如不引起重视和及时发现、给予治疗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近4年来我们共计观察重度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3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梅;石益海;张颖;李长福;郑著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引起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临床上有些抗生素不需要作过敏试验,但确能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我院于2003年8月15日收治1名由于静点克林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及护理已康复出院.现将其临床症状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秀兰;高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血清铅含量及其眼部症状表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微量元素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2003年4~11月,我科检测了有眼部症状就诊而血铅水平较高的儿童9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菁;沈苓;王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全切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子宫是女性较为重要的内生殖器官,子宫全切患者大多会因即将失去或已经失去这一重要器官而产生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真诚而耐心的交流沟通,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使她们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手术治疗.

    作者:张雪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50例

    偏头痛是以头部一侧或双侧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每次发作情况类似间歇期无任何不适,多为半侧头部搏动性剧烈疼痛也可呈刺痛、胀痛,伴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有家族史,女性发病多与月经有关.笔者于1990~2002年运用中药结合针灸的治疗方法治疗此病,经临床总结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秀钢;张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

    我院自1998年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下称米索)治疗稽留流产,效果可靠,并对米索的不同给药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曹德娥;尤金枝;于彦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