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

曹德娥;尤金枝;于彦芝

关键词:米非司酮, 伍米索前列醇, 治疗, 不同给药方法, 稽留流产, 应用
摘要:我院自1998年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下称米索)治疗稽留流产,效果可靠,并对米索的不同给药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3例体会

    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对53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德荣;郑和平;李蔚光;葛孝忠;张建平;叶文辉;吴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肠减压160例护理体会

    外科护理工作中,胃肠减压是一项常用的基本操作,由于食管解剖的特点,加之病人的不合作因素,胃肠减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一直是外科护理的重要问题.现结合临床工作实践,谈体会如下.

    作者:杨洪琴;王敏;颜丽芹;王桂芳;王芳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血清铅含量及其眼部症状表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微量元素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2003年4~11月,我科检测了有眼部症状就诊而血铅水平较高的儿童9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菁;沈苓;王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益气健脾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主要由各种慢性肝病迁延而致,是肝硬化发展到晚期,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而形成,属中医学臌胀病范畴.

    作者:付丽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别嘌醇致严重药疹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因发作性左足疼痛1年加重1周,于2002年4月12日收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尿酸479 μmol/L,既往无过敏史.入院诊断:痛风.于次日按医嘱口服别嘌醇0.1 g,3次/日(系首次应用).5月4日,患者因尿路感染口服氧氟沙星0.2 g,2次/日.5月6日(用别嘌醇第24天),患者全身皮肤搔痒,颜面部、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粟粒样红色斑丘疹.初步诊断:氧氟沙星药疹.立即停用氧氟沙星并抗过敏治疗,但新的药疹不断出现,于5月8日开始发热,体温在38.1~39.6℃,并在全身多处出现大疱,大片表皮剥脱,创面红润,呈2度烫伤外观,触痛明显.全身只有约2%的头部皮肤完好无损.面部、躯干及双下肢潮红浮肿,口腔粘膜糜烂,眼睑及口唇红肿外翻,闭合困难,遂立即停用别嘌醇,应用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及采用抗感染、支持治疗及创面局部治疗,体温开始下降,红肿逐渐消退,坏死表皮层层剥脱,经过27天的治疗和护理,药疹痊愈.再单独应用氧氟沙星时(与药疹前同一批号),未见过敏反应.后诊断:别嘌醇所致严重药疹,系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作者:邢念凤;钟建安;董庆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初探

    中药临床药学是联系中医与中药的桥梁,近几年来,受到中医药界的重视,医院如何开展这项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物达到佳疗效和小副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分下列六方面做些探讨.

    作者:宋晓静;佟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进行性抽搐现代疗法的新认识

    进行性抽搐是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快速抽动,伴有不自主的发声和言语障碍为主的综合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儿童中有上升趋势.很多学者认为这与现代儿童的精神和心理因素有关,对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造成了很大障碍,故对本病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不单纯是药物治疗,行为和心理的治疗也逐渐被重视.我院1999~2002年3年共收治了28例进行性抽搐的患儿,现分析如下.

    作者:董竞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早期胚胎死亡中FS的变化及与HCG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胚胎死亡中卵泡休止素(FS)的变化及与HCG有无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对早期胚胎死亡孕妇、正常早期妊娠孕妇血清FS进行测定,用放免法对上述两组妊娠天数为42~43天的孕妇进行HCG测定.结果:早期胚胎死亡孕妇组血清F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孕妇组(P<0.01),早期胚胎死亡孕妇组血清HC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孕妇(P<0.01),FS与HCG的变化在早期胚胎死亡中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FS水平的变化参与了早期妊娠的维持,FS减少引起早期胚胎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刘波;栾艳;王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胆道术后慢性胃扭转5例诊治分析

    慢性胃扭转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不易被及时发现,若曾有上腹慢性病变或手术史,特别是有过胆道手术史,诊断时由于容易被原发症状所掩盖而被忽视.本文就我院近12年内收治的5例胆道术后慢性胃扭转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于杰;王杰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扁桃体电离子切除术疗效观察

    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用药物治疗效差者,其传统的方法是手术切除治疗.国外早有报告用激光作扁桃体切除术,但对其经济和实用性所持观点不一[1,2].我科1997~2000年采用电离子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共168例,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上,远期总有效率94.6%,治愈率85.1%,并发症低,恢复快,效果满意,且经济实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祥;苏天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突发性聋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是一种快速、客观、多参数和精确地测定细胞及亚细胞成分及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新型技术.

    作者:任树北;臧洪瑞;宁雅萍;董毅;王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时期如何做好护士长工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各学科的相互渗透、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愈来愈明显,以及护理服务市场化发展趋势等给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提供了更高要求.这对21世纪的临床护理管理者--护士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些发展趋势要求当今的护士长必须深刻认识肩负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的需要.

    作者:刘庆华;谭宁红;刘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退变突出颈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颈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2002年6~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并手术治疗颈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为患病组,共取颈间盘标本20个;对照组为同期我院骨科住院并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或脱位患者6例,共取颈间盘标本10个.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内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法直接测定国人颈间盘组织中的MMP-2的含量,并用LUZEX-F图象分析仪将电泳条带的深浅转化为灰度值来表示MMP-2含量的多少.结果:颈椎患病组与对照组间盘中MMP-2的含量比较,患病组间盘中MMP-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类退变的颈间盘中MMP-2含量较未退变的颈间盘明显增高;MMP-2在椎间盘退行性变化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达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脂肪肝67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患脂肪肝的日益增加,我国又是乙肝大国.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病情相对加重,治疗更为困难,因此,积极防治脂肪肝,无疑对治疗慢性乙肝是有益的.

    作者:高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30名企业干部体检健康状况分析

    我院于2001年9月至2001年10月对730名企业干部进行体检,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硝普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的硝普钠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临床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将硝普钠与硝酸甘油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素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引起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临床上有些抗生素不需要作过敏试验,但确能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我院于2003年8月15日收治1名由于静点克林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及护理已康复出院.现将其临床症状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秀兰;高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易贝治疗效果的观察

    角膜异物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行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尤其是铁质异物)往往遗留较大创面,以往我们在剔除角膜异物后用红霉素眼膏和利福平眼液治疗,恢复较慢.从2003年2月开始,在剔除角膜异物后用易贝眼液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伟敏;马志芳;李珂;周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治疗手部骨折的几种方法临床比较研究

    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中应用比较广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来,人们将外固定器也应用在手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3年,在手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外固定器者18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同时以应用石膏、克氏针固定者20例做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琳;刘胜红;隋永强;孙世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在本地的分离分布情况,以利于时产ESBL细菌的监控与治疗.方法: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检测ESBL;K-B法药敏试验.结果:6种常见革兰氏阴性(G-)菌产ESBL总阳性率14.5%,以阴沟肠杆菌高43.2%;产ESBL细菌来自痰标本高为57.4%;病房中神经科病房分离的产ESBL阳性率高39.5%,其中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的体外耐药率达90%~100%,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7%~78%;不产ESBL菌株对此四种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偏低(P<0.05).大肠、肺炎、阴沟杆菌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菌株(P<0.05).其他菌株(不动、嗜麦芽、铜绿)由于菌株数太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DST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产ESBL菌株;三代头孢的长期和大量应用是产生ESBL菌的主要原因,应用亚胺培南治疗产ESBL细菌引起的感染效果佳.

    作者:刘青;谭晓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