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士懋运用乌梅丸举隅

陈金鹏

关键词:乌梅丸, 多寐, 胃痛, 呃逆, 名医经验, 李士懋
摘要:李士懋(1936~),男,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辨证中遵从中医理论以脉诊为中心,以脉解症,以脉解舌;辨证首分虚实,虚实之要在于脉之沉取有力无力;崇尚经方,尽量避免中西药混用干扰;倡温病本质为郁热,传变唯气分血分,治疗大法为精、透、滋.近50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脉学心悟》、《温病求索》、《相濡医集》、《濒湖脉学解索》等.合著12部,古籍校勘3部,教材3部,论文7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研制中药新药6项.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重用清半夏治疗高脂血症100例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研究有效纠正脂肪代谢紊乱的疗法,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以燥湿化痰为大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重用清半夏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玲;张鹏凌;赵自冰;王红霞;王小丽;刘延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莪术醇构建胃癌细胞疫苗对胃癌的实验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莪术醇修饰构建的肿瘤细胞疫苗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等的抗瘤作用. 方法 用莪术醇及新城鸡瘟病毒对SGC-7901细胞进行系列生物修饰,所构建的瘤苗分别对小鼠免疫接种3次后,接种SGC-7901胃肿瘤细胞,观察各组治疗及免疫效应. 结果 莪术醇构建的SGC-7901瘤苗能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结节形成,明显阻止胃癌细胞的肺转移,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各组免疫效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较同龄未免疫小鼠的LAK细胞对小鼠前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瘤作用. 结论 莪术醇修饰构建的SGC-7901新型疫苗可以增强胃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对胃癌有较好的实验治疗效果.

    作者:徐立春;卜平;许祥裕;陈平;边可君;周娟;刘志敏;孙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从息论态,综合施治

    只有深切感受到患者的痛苦,深刻理解患者有形无形的、自觉或他觉的症状和体征形成的病因病机,才能达到解决病患的目的.但如何感受患者痛苦,如何理解其状态,终如何治疗疾病是临床医生必须探索的课题.笔者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感悟到,从信息辨识状态,找出形成此种状态的基本病机,综合施治,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繁荣中医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良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养阴通络法结合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癌性疼痛4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阴通络法结合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 全部患者均辨证为阴虚络阻型,其中43例使用养阴通络法结合阿片类镇痛药,41例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连续治疗21天为1个疗程. 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度、镇痛疗效、每天疼痛次数与每次持续时间、镇痛起效时间、生活质量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养阴通络法对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癌性疼痛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霆;马胜林;岳建华;谢广茹;邓清华;汤忠祝;潘晓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乳腺良性囊性增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自2004~2006年采用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会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温疫论》顾护胃气思想浅析

    《温疫论》为明末吴又可论述温疫类疾病的一部专著,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温疫的致病病因--戾气,并系统地介绍了温疫的传变、辨证规律以及治疗用药特点,对后世传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其在论疫中强调顾护胃气的思想浅析如下.

    作者:廖红娟;王一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经》痛证学说与痛经临床

    重温经典,学习《内经》后,对其痛证学说有了进一步理解,其所论痛证的发病机理,疼痛性质特点对妇科痛经病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此谈一下粗浅体会.

    作者:夏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脉证,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为治疗提供依据.证候的规范化以及揭示证候本质的研究为中医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将近年的文献概述如下.

    作者:牛洁;殷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康欣胶囊及其拆方对肾虚血瘀型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康欣胶囊全方及其补肾、健脾、养血活血3组拆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细胞的影响. 方法 采用双侧椎动脉永久性封闭和摘除单侧性器官建立肾虚血瘀型VD模型大鼠,分别给予康欣胶囊全方(全方组)、康欣胶囊补肾方(补肾组)、康欣胶囊健脾方(健脾组)、康欣胶囊养血活血方(养血活血组)、阳性对照药喜得镇(西药组)和蒸馏水(模型组). 结果 全方组大鼠空间探索能力显著优于其他组(P<0.01);全方组海马神经细胞器及细胞核固缩情况轻于其他各组;全方组能增加海马乙酰胆碱含量(P<0.01),提高VD大鼠海马酪氨酸激酶A、核转录因子、原癌基因C-fos、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P<0.01),降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P<0.05). 结论 康欣胶囊全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蔡晶;杜建;刘锡棐;陈旭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李士懋运用乌梅丸举隅

    李士懋(1936~),男,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辨证中遵从中医理论以脉诊为中心,以脉解症,以脉解舌;辨证首分虚实,虚实之要在于脉之沉取有力无力;崇尚经方,尽量避免中西药混用干扰;倡温病本质为郁热,传变唯气分血分,治疗大法为精、透、滋.近50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脉学心悟》、《温病求索》、《相濡医集》、《濒湖脉学解索》等.合著12部,古籍校勘3部,教材3部,论文7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研制中药新药6项.

    作者:陈金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82例

    不孕症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其中由于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所致的不孕症在临床较多见,约占不孕患者的28%~30%.患者表现为婚后多年不孕,基础体温双相或单相,B超定期检查见卵泡生成,不见破裂排卵,或者无卵泡生成.我们从2000年5月~2005年5月将335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系列调周中药方周期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志娟;詹杰;吴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86例

    高胆红素血症是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病情危重的表现,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有效办法,我们自2001年5月~2006年7月,在对症、支持等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法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86例,取得良好疗效,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5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斌;孔金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刺加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针刺加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 方法 86例VBI患者经用TCD检测分出低流速型(56例)、高流速型(30例),随机分成川芎嗪组(26例、14例)和针刺加川芎嗪组(30例、16例),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的变化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针刺加川芎嗪组治疗低流速型和高流速型VBI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8.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Vs低流速型明显增高,高流速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针刺加川芎嗪组疗效优于川芎嗪组,并可以双向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葛起雪;武炎;王春玲;王少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芒针深刺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6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的烧灼样、刀割样疼痛,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表现的病症.由于其疼痛剧烈,病因不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针刺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短时间内易复发.

    作者:彭丽辉;黄贵英;陈剑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肾透析伴抑郁症患者39例

    近两年来,我们用针刺疗法治疗肾透析伴抑郁症患者3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肾透析且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共入选78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39例,男性3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2岁,抑郁症平均病程(59.5±5.4)天.对照组39例,男性3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0岁,抑郁症平均病程(61.5±4.2)天.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董卓渊;范艳平;杨家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龙定喘丸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龙定喘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2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丹龙定喘丸治疗,对照组予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及肺功能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为93.2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OS数目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大呼气流速均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丹龙定喘丸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具有降低EOS浓度及气道阻力的作用.

    作者:李建保;田金娜;刘小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荆花胃康胶丸加西药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5例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经一般内科西药治疗无效或治愈后易复发的消化性溃疡为难治性溃疡.其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迁延不愈、经内科西药治疗效果差.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1月应用中药荆花胃康胶丸加用西药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联合药物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景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气化痰消瘿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化痰消瘿法中药对桥本甲状腺炎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均经西药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消瘿中药治疗. 结果 在降低TGAb、TPOAb值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在改善甲状腺肿大方面,治疗组疗效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中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指标,并且对甲状腺肿大有效.

    作者:张敏;张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谢春光治疗糖尿病经验

    谢春光教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糖尿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学验俱丰,我们有幸亲聆教诲,深感谢师辨证及遣方用药经验独到.现将谢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思想简述如下.

    作者:殷丽平;邓西方;杜锐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王法德诊治中风经验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王法德主任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在中风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林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