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泻阳明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23例

李宏军;刘迎辉;张晓亚;李国萍

关键词:西药治疗,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发现, 肠道疾病, 病理机制, 便秘, 痔疮, 疗效, 基础, 患者, 肛裂, 报告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CPS)是一种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综合征.临床发现许多CPS患者存在着便秘或者其他肠道疾病,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痔疮、肛裂等,但以便秘为多见.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清泻阳明汤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从息论态,综合施治

    只有深切感受到患者的痛苦,深刻理解患者有形无形的、自觉或他觉的症状和体征形成的病因病机,才能达到解决病患的目的.但如何感受患者痛苦,如何理解其状态,终如何治疗疾病是临床医生必须探索的课题.笔者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感悟到,从信息辨识状态,找出形成此种状态的基本病机,综合施治,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繁荣中医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良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荆花胃康胶丸加西药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5例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经一般内科西药治疗无效或治愈后易复发的消化性溃疡为难治性溃疡.其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迁延不愈、经内科西药治疗效果差.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1月应用中药荆花胃康胶丸加用西药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联合药物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景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温疫论》顾护胃气思想浅析

    《温疫论》为明末吴又可论述温疫类疾病的一部专著,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温疫的致病病因--戾气,并系统地介绍了温疫的传变、辨证规律以及治疗用药特点,对后世传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其在论疫中强调顾护胃气的思想浅析如下.

    作者:廖红娟;王一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幼儿急疹如何诊断治疗

    答:幼儿急疹、婴幼儿玫瑰疹好发于周岁以内婴儿,发热3~4天,体温下降,同时出现全身红色粟粒皮疹,疹出热退.本病由病毒引起,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很少发生流行,其预后良好.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月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高月平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教授,从事中医妇科教学、临床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在随其学习期间,观察到高教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见解独到,疗效甚佳,现归纳介绍如下.

    作者:侯建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气化痰消瘿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化痰消瘿法中药对桥本甲状腺炎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均经西药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消瘿中药治疗. 结果 在降低TGAb、TPOAb值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在改善甲状腺肿大方面,治疗组疗效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中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指标,并且对甲状腺肿大有效.

    作者:张敏;张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参四方煎剂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四方煎剂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参四方煎剂,对照组50例给予参苓白术丸合四神丸治疗,疗程均为4周.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5.83%、6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00%、26.00%).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仅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神疲懒言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肠道优势有益菌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尤为明显(P<0.05). 结论 参四方煎剂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对肠道菌群的消长调节作用明显,能重建宿主的微生态平衡.

    作者:吕文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欢天颗粒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初步探讨

    欢天颗粒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永年治疗失眠的经验方.刘老认为,失眠与肝关系密切,而非独咎于脑(心).肝主疏泄,藏魂、藏血,肝郁气滞,血行瘀阻,则气血逆乱,阴不潜阳,阴阳失交而致不寐.故治以达郁疏肝,活血安神为法.现将欢天颗粒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做初步探讨.

    作者:吴学苏;刘永年;朱翔;李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肾透析伴抑郁症患者39例

    近两年来,我们用针刺疗法治疗肾透析伴抑郁症患者3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肾透析且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共入选78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39例,男性3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2岁,抑郁症平均病程(59.5±5.4)天.对照组39例,男性3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0岁,抑郁症平均病程(61.5±4.2)天.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董卓渊;范艳平;杨家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经》痛证学说与痛经临床

    重温经典,学习《内经》后,对其痛证学说有了进一步理解,其所论痛证的发病机理,疼痛性质特点对妇科痛经病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此谈一下粗浅体会.

    作者:夏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谢春光治疗糖尿病经验

    谢春光教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糖尿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学验俱丰,我们有幸亲聆教诲,深感谢师辨证及遣方用药经验独到.现将谢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思想简述如下.

    作者:殷丽平;邓西方;杜锐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996~2005年北京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规律. 方法 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1996~2005年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从证候分布和证候组成的症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从病例频次统计,证候依次是肝阳上亢证、痰浊上扰证、瘀阻脑络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等;从证候频次统计,证候依次是肝阳上亢证、痰浊上扰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炽盛证、阴阳两虚证等.症状频次依次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心悸等,以红舌、暗舌、淡舌、腻苔、白苔、黄苔及弦、细、滑、数脉为常见. 结论 结合证素,高血压病常见证候分布以阴虚证、阳亢证、痰湿证、血瘀证等为主;症状以头颈部症状为主,其次为精神症状.

    作者:邹志东;范晔;周小棠;陈玉娇;李凤婷;张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部分摘除术后二便失调1例

    1 病例摘要田某某,女,45岁,系腰椎间盘部分摘除术后患者,主因二便失禁,于2006年1月9日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治疗.患者于2005年8月17日无明显诱因而发生左腿疼痛,伴腰痛,未予重视,至2005年11月18日晚大便用力后,遂觉剧痛,自尾骨部放射至双下肢内侧,同时二便失禁,被送至天津市某医院,行腰椎间盘部分摘除术.

    作者:杨阿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龙定喘丸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龙定喘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22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丹龙定喘丸治疗,对照组予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及肺功能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为93.2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OS数目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大呼气流速均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丹龙定喘丸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具有降低EOS浓度及气道阻力的作用.

    作者:李建保;田金娜;刘小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太汲神系列中成药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8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骨质增生为主,并在关节边缘形成骨赘所致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因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而致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太汲神系列综合治疗,结果满意,介绍如后.

    作者:汪一琦;汪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刺加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针刺加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 方法 86例VBI患者经用TCD检测分出低流速型(56例)、高流速型(30例),随机分成川芎嗪组(26例、14例)和针刺加川芎嗪组(30例、16例),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的变化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针刺加川芎嗪组治疗低流速型和高流速型VBI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8.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Vs低流速型明显增高,高流速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针刺加川芎嗪组疗效优于川芎嗪组,并可以双向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葛起雪;武炎;王春玲;王少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王法德诊治中风经验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王法德主任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在中风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林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试验中的盲法

    从原理并结合临床研究实际工作出发,着重介绍了临床试验中为什么要实施盲法、如何实施盲法以及如何对盲法实施程度进行评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临床试验中实施盲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由于试验参与人员知道具体分配方案以后所可能引入的偏倚,实施盲法的对象包括医生、患者以及资料收集和分析人员.临床试验中一般通过外观一致而无特异治疗作用的安慰剂来实施盲法,由于安慰剂本身的设计问题,以及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等都有可能破坏盲法,因此,在临床试验中有必要进行盲法实施程度的评估,这主要通过询问试验参与人员对治疗分配方案的猜测来进行.

    作者:张宏伟;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怎样辨治复发性多软骨炎

    答:复发性多软骨炎(RP)是一种以软骨复发性炎症和进行性破坏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鼻、喉、气管、眼、关节、心脏瓣膜等器官及血管等结缔组织受累.

    作者:刘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重用清半夏治疗高脂血症100例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研究有效纠正脂肪代谢紊乱的疗法,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以燥湿化痰为大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重用清半夏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玲;张鹏凌;赵自冰;王红霞;王小丽;刘延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