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李沛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以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方法 收集111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设计调查表,准确填写临床资料,并以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有关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辨证,得出辨证结论.对试验组不同证型之间及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尤以胆固醇(T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明显(P<0.05或P<0.01).在试验组各证型的比较中,痰湿壅盛型HDL-C降低明显.阴阳两虚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明显. 结论 血清甘油三酯(TG)升高和HDL-C降低可以作为痰湿壅盛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LDL-C升高可以作为阴阳两虚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小柴胡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长期以来,在论及小柴胡汤证时,多认为本方用于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是治疗少阳病的专方,而忽视甚至否认它对太阳、阳明、厥阴病以及杂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社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痹证是内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以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程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能力.许彭龄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治疗痹证经验丰富,疗效满意.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受启发,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药物组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循经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循经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纳甲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 结果 纳甲组、循经组、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0%、73.33%,纳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纳甲组的基本痊愈率及显著进步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与循经组(P<0.05或P<0.01).3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纳甲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率的改善尤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早期、治疗后IL-6、TXB2、6-keto-PGF1α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纳甲组6-keto-PGF1α、IL-6在治疗早期即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子午流注钠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IL-6水平,恢复TXB2与6-keto-PGF1α的动态平衡,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华;王满侠;郭健;李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PD)和继发性痛经(SD)两大类.国内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PD占53.2%,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1].本文对针灸治疗PD的现状作一简述.
作者:赵莉;李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经验方消内异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消内异颗粒及丹莪妇康煎膏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消内异颗粒临床安全性指标检测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消内异颗粒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安全无毒的药物.
作者:周映华;纳冬荃;余跃平;冯曜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伴有剧烈的神经痛.我们于1995年10月~2005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药研粉外敷患处和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运喜;王海涛;丁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对中医专家舌色诊断经验进行拟合研究. 方法 使用标准化舌象采集环境获取临床舌象,借鉴Delphi方法,邀请中医专家对舌色分类和舌色诊断进行4轮咨询,并借助舌色红绿蓝(RGB)分量的比较从侧面进行验证. 结果 通过4轮的专家咨询,后将舌色分为淡白、淡红、红、绛、淡紫、紫、青紫和紫红8类;采集的1255幅舌图像中1072幅(87.0%)获得了一致的判别结果;不同舌色的RGB分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Delphi法是一种较好的拟合中医专家舌诊经验的方法.
作者:岳小强;刘庆;邓伟哲;凌昌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新四妙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新四妙方,对照组服用新癀片.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新四妙方能使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一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为85.7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缓解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四妙方可能通过抑制IL-1、IL-8、TNF-α及NO、iNOS水平,提高IL-10水平,发挥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宋彩霞;樊冰;周翠英;徐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们自1992年以来,于门诊采取手法整复加用自拟腰椎病外敷方(以下简称外敷方)外敷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 37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少梅;林学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冠心病死亡率也有增高趋势.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得到广泛重视.随着降脂药的应用,降脂药所导致的肝功能异常也明显增加.
作者:黄久荣;梁若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王鸿士(1919~1985),男,河北省武清县人,北京市名老中医,中医肝病和杂证专家.幼承家技,攻岐黄之术,15岁随父应诊.一生刻苦勤奋,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内外妇儿诸科及中医疑难杂证,尤其擅长治疗肝胆胃肠疾病,颇多独到见解,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国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艾滋病(AIDS)作为一种新的传染病种,已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对艾滋病的认识的不断深入,防治艾滋病的新技术正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地发展.但由于艾滋病病毒的致病特点和AIDS患者的特殊性,致使患者一旦感染,即无法治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疗法,终生相伴,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降低已成为AIDS患者不得不面对的冷酷现实.
作者:周立华;卢依平;唐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生脉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治疗效果. 方法 将10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生脉注射液3ml/k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4天,重症患儿病初每日2次,连用2~3天.对照组重症患儿用纳洛酮0.15~0.2mg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2~3天,然后改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总疗程14天.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由专人对出院患儿填随访表,每月来院做相关检查,再次住院强化治疗. 结果 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在异常症状、体征、脑性瘫痪等后遗症,脑CT或MRI异常、EEG异常、第2次、3次住院方面都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长期随访证实远期疗效也是肯定的.
作者:邱丙平;邱翔彦;冯集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寻常痤疮五脏病位证素规律以及面部皮损分区与五脏证素的关系. 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及证素辨证方法研究730例不同性别青少年痤疮患者的病位证素积分特点及面部皮损部位特征. 结果 面部皮损分区以左右分布为主比例大(P<0.01);患者皮损分布与五脏的关系分别为:肝以左右为主、肾以下部为主、脾以中部为主、心以上部为主、肺以左右为主(P<0.01).五脏证素中肝的比例大,肾的比例次之(P<0.01).女性患者以证素属肝的比例大,证素属肾的比例次之(P<0.01);男性患者以证素属肾的比例大(P<0.01). 结论 五脏辨证与面部皮损分区之间存在相关性.青春期痤疮病位与肝、肾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灿东;高碧珍;成改霞;蔡东华;张永熏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难治性青光眼是困扰临床医生的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其尚无明确的定义,主要为临床治疗十分困难的青光眼类型总称.其中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继发性青光眼、多次滤过手术失败的原发性青光眼、先天性或青少年性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及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等.
作者:冯俊;王影;巢国俊;唐由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下肢静脉曲张炎变综合征,是由下肢特别是小腿的静脉曲张,继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它是一组症候群,可见于多种疾病,皆由于炎性介质的侵入或炎症反应变化所致.本综合征多见于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人员.
作者:闫少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明确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 方法 通过对201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进行动态观察,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交叉列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有8个证型.邪毒侵心证多见于急性期,辨证要点是发热,咳嗽,咽痛,或腹泻,心悸,苔黄,脉数;大气下陷证多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是气短,咽中拘急,胸中坠胀,神疲乏力,苔白,脉结代;痰阻心络证常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为胸闷,恶心呕吐,舌暗红,苔厚或腻,脉滑;心脾两虚证多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是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纳少,神疲乏力,腹泻,舌淡苔白;气阴两虚证多出现在急性期和迁延期,也可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盗汗,苔少或剥,脉细数;心血瘀阻证主要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心前痛,舌紫或暗红,脉弦;阴虚火旺证多见于迁延期,辨证要点为心悸,心烦,少寐多梦,手足心热,盗汗,苔少或剥,脉细数;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心动悸,气短甚,浮肿,舌紫或紫暗,脉沉迟或结代. 结论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信性.
作者:曹洪欣;刘寨华;张华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临床试验中的样本含量估算是临床医生进行科研设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临床试验研究中观察性研究,即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算,以及横断面研究的样本量计算,并分别以实例说明.
作者:万霞;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阐述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6个关键环节:(1)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合理制定是正确收集临床数据的前提;(2)临床数据采集人员的统一培训是保证数据真实的前提;(3)数据的合理分析是保证结果可靠的前提;(4)分析结果的合理解释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5)证候诊断标准的科学验证是推广应用的前提.
作者:吴秀艳;王天芳;赵燕;于春光;李志更;王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