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袁薇娜;蒋红伟;唐占英;胡志俊

关键词:针刺疗法, 镇痛,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针刺麻醉
摘要:针刺疗法由于其独特疗效而日益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从针刺特定穴、针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以及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近5年的关于针刺镇痛的临床文献进行总结,发现针刺疗法在治疗疼痛方面疗效显著,而且与药物治疗相比,更具操作简单、有效可行、方便易行,以及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大鼠血浆ANP、CORT和肾上腺ANP受体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和肾上腺利钠肽A型受体(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type A,NPR-A)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焦虑障碍模型的部分外周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3组.运用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法建立焦虑动物模型,针刺组同时选取“内关”“神门”予以治疗.以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测试大鼠焦虑样行为,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检测血浆ANP和CORT的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上腺皮质部NPR-A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的进入开臂次数(open-arms entries,OE)占入臂总次数的百分比值(0E%)显著下降(P<0.01),血浆ANP、CORT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OE%值有升高并接近空白组,血浆CORT显著下降(P<0.01);3组肾上腺皮质NPR-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可能通过降低血浆ANP和CORT的含量达到改善焦虑情绪的目的,而肾上腺皮质ANP受体的参与作用未显现.

    作者:魏大能;张承舜;吕鹏;赵纪岚;蔡定均;余曙光;周奇志;张潇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岩病证治源流

    通过检索古代文献,梳理各时代本病变化的脉络,整理本病证治的发展的源流,将本病的发展总结为“以痈论治”和“以岩论治”两个时期,阐述了在这两个时期下乳岩病的证治源流,及各医家对于本病从外而内的认识过程.

    作者:李孜睿;柳越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辨证应用参附及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参附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32例,参照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EGDT)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参附治疗组30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脱证(阳脱),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参麦治疗组30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脱证(阴脱),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h、24h的平均动脉压、尿量、乳酸、乳酸清除率等指标.结果:参附治疗组及参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6h后,平均动脉压、尿量、乳酸清除率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h后,平均动脉压、尿量、乳酸、乳酸清除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辨证应用参附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及提高组织灌注方面较单纯西医EGDT治疗方案疗效更优;在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过程中(前6h),乳酸清除率对组织灌注水平的评估较单纯的乳酸水平更有价值.

    作者:李旭;陈岩;张东伟;齐文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阳虚证的关联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body to 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anti-PLA2R)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脾肾阳虚证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MN患者40例,其中脾肾阳虚证31例,非脾肾阳虚证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anti-PLA2R,判断anti-PLA2R阴阳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血肌酐(Scr)、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4h尿蛋白总量(UTP)、尿红细胞计数(RBC (HPF))]、病理指标(系膜增生、新月体、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血管病变及免疫荧光沉积);并对anti-PLA2R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脾肾阳虚组患者血清anti-PLA2R阳性率为70.97%,非脾肾阳虚组为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组患者年龄、血清anti-PLA2R光密度、血清球蛋白水平均高于非脾肾阳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指标方面,两组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组血清anti-PLA2R光密度与血清球蛋白呈正相关.结论:IMN脾肾阳虚证与血清anti-PLA2R存在一定的关联.

    作者:鲁欢;涂海涛;苏保林;吴兴波;王超;罗月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诱导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在支气管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有关DCs与哮喘间关系的研究,从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有关治疗药物方面,对树突状细胞发挥的作用进行整理描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思路.

    作者:刘亚尊;薛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服宣肃止咳汤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服宣肃止咳汤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宣肃止咳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咳嗽症状总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咳嗽症状总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少数患者出现困倦、乏力等,均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宣肃止咳汤是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云青;杨树栋;翁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川芎对肺癌干细胞样PG细胞荷瘤裸鼠手术前后HIF-1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药川芎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BEI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手术前后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选PG-BG1中的干细胞样细胞亚群,并将其接种于裸鼠右下肢.根据干预时间和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乏氧组、川芎术前组、川芎术后组、顺铂术前组、顺铂术后组、川芎联合顺铂术前组和川芎联合顺铂术后组.于第21天行截肢手术并对原位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 α表达.第40天获取小鼠复发瘤组织,并对复发瘤组织称重,计算复发率、复发率抑制率、复发瘤重及复发瘤重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表达结果.结果: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原位瘤方面,川芎联合顺铂组原位瘤重及HIF-1α表达较空白组和单纯顺铂组减少.复发瘤组织方面,与模对照、化疗组比较,川芎联合顺铂组复发率、复发率抑制率、复发瘤重、复发瘤重抑制率及HIF-1α表达明显下调.低氧环境较常氧环境下HIF-1α表达增加.结论:川芎联合顺铂组可以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从而抑制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增殖和复发.

    作者:郭秀伟;张培彤;王耀焓;韩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CK、CK-MB、cTnT的影响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波立维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CK、CK-MB、cTnT的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CK-MB、cTn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的CK、CK-MB、cT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黎艺毅;梁祥文;曾书燚;钟丽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扶正祛邪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源头之一,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特点为邪气侵袭人体,潜藏于内,逾时而发.正气亏虚是伏邪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是邪伏于机体的先决条件.正气的虚实状态决定了邪气能否侵入、伏留及发病,是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故伏邪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并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特点符合中医学的伏邪理论,且正虚在其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扶正祛邪当贯穿慢乙肝的整个治疗过程.

    作者:吕宝伟;冯春青;孙建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对幽门螺杆菌与颈部血管斑块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对幽门螺杆菌与颈部血管斑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与对照组,中医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抗疗法治疗,比较两组对Hp的根除率,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斑块厚度以及脂质代谢水平.结果:中医组治疗结束后对Hp的根除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1年内的Hp再感染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中医组的颈动脉斑块厚度明显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中医组的TC、TG、LDL-C和Hcy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治疗Hp不仅对根除Hp效果显著,对改善脂质代谢,治疗颈动脉斑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安全性高.

    作者:白钰;高新明;马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对E-cad、α-SMA、vimentin的影响

    目的:动态观察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几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标志物的表达.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博来霉素灌入气管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分别艾灸及泼尼松灌胃治疗,在造模后第11天、第23天、第35天取材.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α-SMA、vimentin的表达.结果:艾灸组、泼尼松组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肺组织病理程度明显降低,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表达升高,间质细胞标记物α-SMA、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艾灸治疗能升高E-cad水平,降低α-SMA、vimentin水平,降低肺泡炎程度及廷缓肺纤维化进程.

    作者:李婧;汪弋力;王晓芳;丁维俊;李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马勇辨治少阳失和型骨关节炎经验撷英

    骨关节炎为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历代医家多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治疗,马勇教授发现骨关节炎中医辨证中亦有少阳失和一型,并主张整体上从“少阳”论治骨关节炎,获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司誉豪;马勇;郭杨;徐力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创新穴位贴敷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MRS、E2和FSH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创新穴位贴敷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MRS、E2和FSH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传统穴位贴敷组、创新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每组60例.3组分别在相同的穴位进行贴敷或针刺,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MRS评分、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FSH、E2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FSH、E2和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FSH、E2和MRS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穴位贴敷组(P<0.05),说明传统穴位贴敷、针刺治疗和创新穴位贴敷皆能改善患者MRS评分,且改善情况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明显好于传统穴位贴敷组.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疗和创新穴位贴敷在改善患者FSH、E2和MRS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创新穴位贴敷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穴位贴敷组.

    作者:王轶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肿瘤病因病机总结及其阴虚病机初探

    文章以中医阴阳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古代以及近现代有关肿瘤病因病机的文献整理,系统归纳肿瘤的中医文献理论、临床实践资料以及现代实验研究成果,突出阴虚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为今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何伶文;严小军;刘红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冠心痛(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资料.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荷丹片)及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12个月内心绞痛的累积发生率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观察组41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治疗期间心绞痛的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6/41 vs 36.36%,16/44;Log-rank X2=5.619,P=0.018).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RP、MMP-1、PAPP-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使用荷丹片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可能与其调控血脂、抗炎及提高动脉粥样斑块稳定等疗效有关.

    作者:李天虚;冯计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及观察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各40例,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同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张璟轶;吴月;刘海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辨证施治对胃癌前病变患者Bcl-2、Ki-67和APC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施治对胃癌前病变组织Bcl-2、Ki-67和AP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3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药实验组和西药常规组,分别予中药辨证施治、叶酸口服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行免疫组化检查,同时另在本院选10例Hp阴性正常胃病理切片作为正常对照,对比分析Bcl-2、Ki-67和APC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癌前病变组患者治疗前Bcl-2(41.67%)、Ki67 (44.44%)总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0%),APC蛋白总的阳性率(55.56%)低于正常对照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实验组和西药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组织Bcl-2、Ki67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实验组治疗前后病理组织APC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西药常规组治疗治疗前后病理组织APC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Ki67蛋白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上调,APC蛋白表达下降.中药辨证施治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异常表达、降低Ki67细胞增殖活性,从而逆转胃癌前病变患者黏膜异型增生、萎缩、肠化.

    作者:周芳;张建军;潘佳;王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利水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利水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气管插管,结合腹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外加寒冷刺激建立的上焦水饮内停模型.通过心、肺组织的病理切片来考查心、肺功能的强弱,同时结合心肺损伤指标[肺通透指数、肺干湿比(W/D)、血清白蛋白含量、心、肺脏器指数、肌酸激酶(CK)含量]综合评价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利水功效.结果:成功建立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茯苓高剂量12 g/kg可明显降低肺通透指数、肺的干湿比及显著降低CK含量,并可以明显增加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低剂量6 g/kg可以明显降低肺通透指数,显著降低肺的干湿比及CK含量,显著增加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结论:茯苓可通过“强心利水”作用降低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肺组织中水液潴留,从而改善大鼠上焦水饮内停症状.

    作者:杨婷;徐旭;窦德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失答剌知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Notch1和Jagged1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失答剌知丸对脑缺血再关注大鼠海马区Notch1和Jagged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02只SD大鼠随机分为17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失苔刺知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其中后5组分别依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1d、3d、7d组.以上各组除空白、假手术组外,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其中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用生理盐水灌胃;尼莫地平组给予浓度为1.08 g/L灌胃;失苔剌知丸组则以浓度分别为4.5 g/mL、3.0 g/mL和1.5 g/mL灌胃;以上各组每天同一时间灌胃,2次/d.各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1d、3d、7d各时间点取材,检测Notch1和Jagged1水平.结果:(1)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和各药物组相较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药物组相较于模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尼莫地平组与失苔刺知丸低剂量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苔刺知丸中剂量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苔剌知丸高剂量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5)失苔剌知丸低、中、高剂量组,随着1d、3d、7d时间点的延长,Notch1和Jagged1表达量依次呈上升趋势,其中尤以7d组表达量高.结论:失答刺知丸治疗脑缺血可能与自身药效和促进海马区Notch1和Jagged1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苏丹;贾孟辉;李占涛;于凌志;左艳丽;黑晓英;李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槐耳颗粒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FEC(CTX0.6/m2,d1,EPI100 mg/m2,d1,5-Fu0.5/m2,d1)方案化疗和槐耳颗粒联合FEC方案治疗,化疗后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NK细胞、CD3+、CD4+、CD4 +/CDs+比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提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作为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的辅助性用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作者:鲁明骞;孔庆志;卢宏达;卢忠心;雷章;李薇;夏忠军;冯雪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