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艺毅;梁祥文;曾书燚;钟丽球
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属神志病的范畴,与五脏虚损、情志失调、痰瘀互结等密切关系,临床病情多迁延难愈或进行性加重发展为痴呆.文章从病因病机探讨健忘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同时提出从五脏、痰瘀方面对健忘进行论治.
作者:董东梅;常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雷火灸结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中度或中重度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眼针配合雷火灸结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47例和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46例,观察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眼针配合雷火灸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雷火灸结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具确切疗效.
作者:鞠庆波;王鹏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诱导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在支气管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有关DCs与哮喘间关系的研究,从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有关治疗药物方面,对树突状细胞发挥的作用进行整理描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思路.
作者:刘亚尊;薛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源头之一,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特点为邪气侵袭人体,潜藏于内,逾时而发.正气亏虚是伏邪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是邪伏于机体的先决条件.正气的虚实状态决定了邪气能否侵入、伏留及发病,是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故伏邪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并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特点符合中医学的伏邪理论,且正虚在其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扶正祛邪当贯穿慢乙肝的整个治疗过程.
作者:吕宝伟;冯春青;孙建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活血药川芎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BEI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手术前后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选PG-BG1中的干细胞样细胞亚群,并将其接种于裸鼠右下肢.根据干预时间和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乏氧组、川芎术前组、川芎术后组、顺铂术前组、顺铂术后组、川芎联合顺铂术前组和川芎联合顺铂术后组.于第21天行截肢手术并对原位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 α表达.第40天获取小鼠复发瘤组织,并对复发瘤组织称重,计算复发率、复发率抑制率、复发瘤重及复发瘤重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表达结果.结果: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原位瘤方面,川芎联合顺铂组原位瘤重及HIF-1α表达较空白组和单纯顺铂组减少.复发瘤组织方面,与模对照、化疗组比较,川芎联合顺铂组复发率、复发率抑制率、复发瘤重、复发瘤重抑制率及HIF-1α表达明显下调.低氧环境较常氧环境下HIF-1α表达增加.结论:川芎联合顺铂组可以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从而抑制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增殖和复发.
作者:郭秀伟;张培彤;王耀焓;韩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板蓝根活性提取物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中板蓝根活性提取物对RSV的抑制作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药物对RSV非结构蛋白NS1和L蛋白RNA合成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药物治疗组和预防组在0.25~1 mg/mL浓度时均表现出抑制RSV的作用,其中0.5 mg/mL药物对RSV的抑制率分别是34.2%和52.2%,药物没有显示出直接杀伤和抑制RSV的效应.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表明药物作用1h,RSV的NS1和L的RNA水平均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结论:RSV感染hep-2过程中,板蓝根活性提取物具有预防和早期抗病毒复制的效应,但未显示出直接杀伤RSV的功能.
作者:张李唯;何立巍;张军峰;姜淼;佟书娟;陈建平;王任;董伟;詹臻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穴位埋线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不仅在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针刺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已被纳入美国过敏性鼻炎指南[1].而穴位埋线在针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将异体蛋白合成的羊肠线埋在穴位处,对穴位产生长久刺激,延长针刺的效应时间,发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抗过敏能力.笔者就近几年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何苗;杨莎莎;李昕蓉;刘洋;张勤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天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宝安区中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灸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F-36量表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在鼻堵和鼻瘁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gG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GH(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灸疗法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常规疗法,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能有效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陈;贺生才;郭惟;李希;赵晓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光损伤大鼠模型Bcl-2、p53表达的影响,探讨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光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滋阴明目丸低剂量组、滋阴明目丸中剂量组、滋阴明目丸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均建立视网膜光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第3天予以灌胃,连续15 d,其中滋阴明目丸低、中、高剂量组予以不同剂量滋阴明目丸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杞菊地黄丸灌胃.取大鼠眼球做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p53的表达.结果:Bcl-2免疫组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5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P =0.003<0.01)、中剂量组(P =0.004 <0.01)及高剂量组(P =0.001 <0.01)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p53免疫组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P=0.012)、中剂量组(P =0.002)及高剂量组(P =0.00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可使大鼠视网膜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p53表达增高,滋阴明目丸能有效增强Bcl-2的表达,降低p53的表达,从而对细胞凋亡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对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颜家朝;李传课;李波;秦裕辉;肖霞;喻京生;朱惠安;陈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文章以中医阴阳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古代以及近现代有关肿瘤病因病机的文献整理,系统归纳肿瘤的中医文献理论、临床实践资料以及现代实验研究成果,突出阴虚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为今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何伶文;严小军;刘红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好发体质类型.方法:选择98例MCI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98例认知功能正常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舌脉进行分析,根据王琦等制订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判断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1)一般资料中,MCI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层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1),且随年龄增长,MCI患病比例明显增高;就业情况对MCI患者具有明显影响(P<0.05);性别和文化因素对MCI发病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2)中医体质方面,MCI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中,痰湿质占39%,其次为瘀血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分别占20%、15%和13%,其他体质如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气虚质和阳虚质患者均较少,占MCI患者的13%;MCI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9种中医体质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湿质可能为MCI的好发体质,阴虚质、瘀血质及湿热质亦为MCI的易发因素,积极改善体质类型对防治MCI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俞璐;夏明;冯青根;金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拟方龙蛭汤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新生及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 α)、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只.3组均采用力竭游泳14天+改良线栓法建立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生理盐水、补阳还五汤和龙蛭汤灌胃并比较给药前、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zea-longa评分).在第7、14天两时间点取大鼠缺血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HIF-1α、Ang-2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结果:①给药前3组大鼠zea-longa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第7、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MVC、HIF-1α、Ang-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CD34、Ang-2、HIF-1α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龙蛭汤能促进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和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Ang-2相关.
作者:冯容;刘启华;陈永斌;蔡志玲;何泉;蒙家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以寻找多途径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24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麻杏石甘茶治疗,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麻杏石甘茶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积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随访9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lgG、1gE、lgA、PAF比较无差异(P>0.05),疗后9个月治疗组lgG、lgE、lgA、PA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疗后9个月CD4/CDs比较均无差异(P>0.05),所有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FeNO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疗后9个月比较治疗组值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口服麻杏石甘荼治疗小儿CVA临床疗效确切,可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患儿抵抗力,服药时间短,操作相对简便,痛苦较小,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张艳梅;刘宝琴;王晓燕;刘娟;王慧明;鲁斌;李海金;丁丹;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中药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及3DCRT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TACE和3DCRT治疗.两组疗程35~42 d(根据3DCRT治疗时间而变化).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实体瘤大小、细胞免疫功能、肝功能、生存率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改善,CD3+、CD3+ CD4+变化,降低ALT、AST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实体瘤大小改变、生存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亚珠;席奇;闫瑞娟;李京涛;宋春荣;南然;宋粉莉;常占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瘈脉颅息透刺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耳鸣咨询及行为认知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瘈脉颅息透刺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应用耳鸣残疾量表(THI)评价,并根据耳鸣的响度分级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THI总分、情绪性评分、功能性评分及灾难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瘈脉颅息透刺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特发性耳鸣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耳鸣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中源;冷辉;石磊;孙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body to 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anti-PLA2R)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脾肾阳虚证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MN患者40例,其中脾肾阳虚证31例,非脾肾阳虚证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anti-PLA2R,判断anti-PLA2R阴阳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血肌酐(Scr)、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4h尿蛋白总量(UTP)、尿红细胞计数(RBC (HPF))]、病理指标(系膜增生、新月体、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血管病变及免疫荧光沉积);并对anti-PLA2R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脾肾阳虚组患者血清anti-PLA2R阳性率为70.97%,非脾肾阳虚组为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组患者年龄、血清anti-PLA2R光密度、血清球蛋白水平均高于非脾肾阳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指标方面,两组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组血清anti-PLA2R光密度与血清球蛋白呈正相关.结论:IMN脾肾阳虚证与血清anti-PLA2R存在一定的关联.
作者:鲁欢;涂海涛;苏保林;吴兴波;王超;罗月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创新穴位贴敷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MRS、E2和FSH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传统穴位贴敷组、创新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每组60例.3组分别在相同的穴位进行贴敷或针刺,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MRS评分、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FSH、E2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FSH、E2和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FSH、E2和MRS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穴位贴敷组(P<0.05),说明传统穴位贴敷、针刺治疗和创新穴位贴敷皆能改善患者MRS评分,且改善情况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明显好于传统穴位贴敷组.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疗和创新穴位贴敷在改善患者FSH、E2和MRS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创新穴位贴敷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穴位贴敷组.
作者:王轶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因氧供求失衡导致心功能严重失常的一种常见疾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在CHF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丹参素来自丹参,具有抗氧化作用,但其对CHF大鼠心肌细胞MPTP的影响鲜有报道,对延缓心室重构形成,对抗纤维化作用机制亦不清楚.文献和以往研究工作表明:丹参素很可能是通过抑制MPTP开放,降低TGF-β1表达,延缓心室重构进程,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文章针对这一关键问题进行综述.寻找有效中药单体,通过调节MPTP进而改善能量代谢途径治疗CHF,这可能是中医药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孙大伟;高青;齐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理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理效果及其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康复理疗疗法.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量变化、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瘫痪肢体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所有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部血流量和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变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69.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理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部血流供应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长航人员由于特殊的工作生活环境,极易发生疲劳,发生率可达90%多,已严重影响了长航人员的航行安全、作业能力及战斗力.本研究进行了大量相关文献分析,发现中医非药物疗法——八段锦,具有“调心”“调息”“调身”的功能,且相关动作可调理脾胃、调节心肾、疏肝理气,通过调节身心状态,使人体恢复健康.基于此,将八段锦用于长航疲劳的干预,观察长航视觉疲劳、情绪异常和困倦感、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变化,构建八段锦干预长航疲劳的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作者:张煜;李傅尧;马捷;吴凤芝;解汝庆;李响;何斌;仁青加;李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