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容;刘启华;陈永斌;蔡志玲;何泉;蒙家泉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文章主要介绍了崔瑞琴教授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时的经验及体会,阐述了疾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病症结合、中西并重的治疗思路,疗效确切.
作者:闫亚飞;陈思馨;崔瑞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创新穴位贴敷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MRS、E2和FSH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传统穴位贴敷组、创新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每组60例.3组分别在相同的穴位进行贴敷或针刺,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MRS评分、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FSH、E2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FSH、E2和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FSH、E2和MRS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穴位贴敷组(P<0.05),说明传统穴位贴敷、针刺治疗和创新穴位贴敷皆能改善患者MRS评分,且改善情况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明显好于传统穴位贴敷组.创新穴位贴敷组和针刺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疗和创新穴位贴敷在改善患者FSH、E2和MRS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创新穴位贴敷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穴位贴敷组.
作者:王轶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服宣肃止咳汤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宣肃止咳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咳嗽症状总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咳嗽症状总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少数患者出现困倦、乏力等,均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宣肃止咳汤是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云青;杨树栋;翁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利水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气管插管,结合腹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外加寒冷刺激建立的上焦水饮内停模型.通过心、肺组织的病理切片来考查心、肺功能的强弱,同时结合心肺损伤指标[肺通透指数、肺干湿比(W/D)、血清白蛋白含量、心、肺脏器指数、肌酸激酶(CK)含量]综合评价茯苓对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利水功效.结果:成功建立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茯苓高剂量12 g/kg可明显降低肺通透指数、肺的干湿比及显著降低CK含量,并可以明显增加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低剂量6 g/kg可以明显降低肺通透指数,显著降低肺的干湿比及CK含量,显著增加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结论:茯苓可通过“强心利水”作用降低上焦水饮内停大鼠的肺组织中水液潴留,从而改善大鼠上焦水饮内停症状.
作者:杨婷;徐旭;窦德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助孕汤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促排卵疗效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妊娠率为2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妊娠率为17.6%,两组疗效和妊娠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正常排卵和无排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正常排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对比,差异显著,治疗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助孕汤与临床首选药克罗米芬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和妊娠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是相似的,但助孕汤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可促进子宫和微循环血流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充盈,进而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助孕作用,疗效优于克罗米芬.
作者:周抒;吕恽怡;杨志海;于丽;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以寻找多途径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24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麻杏石甘茶治疗,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麻杏石甘茶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积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随访9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lgG、1gE、lgA、PAF比较无差异(P>0.05),疗后9个月治疗组lgG、lgE、lgA、PA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疗后9个月CD4/CDs比较均无差异(P>0.05),所有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FeNO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疗后9个月比较治疗组值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口服麻杏石甘荼治疗小儿CVA临床疗效确切,可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患儿抵抗力,服药时间短,操作相对简便,痛苦较小,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张艳梅;刘宝琴;王晓燕;刘娟;王慧明;鲁斌;李海金;丁丹;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文章以中医阴阳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古代以及近现代有关肿瘤病因病机的文献整理,系统归纳肿瘤的中医文献理论、临床实践资料以及现代实验研究成果,突出阴虚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为今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何伶文;严小军;刘红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天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宝安区中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灸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F-36量表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在鼻堵和鼻瘁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gG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GH(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灸疗法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常规疗法,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能有效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陈;贺生才;郭惟;李希;赵晓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生脉散(即人参、麦冬、五味子)类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药成方制剂》中包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的有关方剂,录入中医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对其中用药规律、主治疾病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中共记录有关方剂49首,核心药物组合25个,主要涉及中医证候7种,主要涉及中医疾病6种;选取高频疾病“心悸”“不寐”“眩晕”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生脉散配伍方药治疗特点明确,多具有补益之功;组方规律反应出生脉散类方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结论:明确生脉散类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及用药方向,为生脉散类中成药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耿亚;马月香;许海玉;贤明华;唐仕欢;杨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中药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及3DCRT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TACE和3DCRT治疗.两组疗程35~42 d(根据3DCRT治疗时间而变化).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实体瘤大小、细胞免疫功能、肝功能、生存率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改善,CD3+、CD3+ CD4+变化,降低ALT、AST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实体瘤大小改变、生存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亚珠;席奇;闫瑞娟;李京涛;宋春荣;南然;宋粉莉;常占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动态观察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几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标志物的表达.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博来霉素灌入气管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分别艾灸及泼尼松灌胃治疗,在造模后第11天、第23天、第35天取材.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α-SMA、vimentin的表达.结果:艾灸组、泼尼松组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肺组织病理程度明显降低,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表达升高,间质细胞标记物α-SMA、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艾灸治疗能升高E-cad水平,降低α-SMA、vimentin水平,降低肺泡炎程度及廷缓肺纤维化进程.
作者:李婧;汪弋力;王晓芳;丁维俊;李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body to 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anti-PLA2R)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脾肾阳虚证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MN患者40例,其中脾肾阳虚证31例,非脾肾阳虚证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anti-PLA2R,判断anti-PLA2R阴阳性.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血肌酐(Scr)、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4h尿蛋白总量(UTP)、尿红细胞计数(RBC (HPF))]、病理指标(系膜增生、新月体、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血管病变及免疫荧光沉积);并对anti-PLA2R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脾肾阳虚组患者血清anti-PLA2R阳性率为70.97%,非脾肾阳虚组为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组患者年龄、血清anti-PLA2R光密度、血清球蛋白水平均高于非脾肾阳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指标方面,两组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组血清anti-PLA2R光密度与血清球蛋白呈正相关.结论:IMN脾肾阳虚证与血清anti-PLA2R存在一定的关联.
作者:鲁欢;涂海涛;苏保林;吴兴波;王超;罗月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骨关节炎为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历代医家多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治疗,马勇教授发现骨关节炎中医辨证中亦有少阳失和一型,并主张整体上从“少阳”论治骨关节炎,获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司誉豪;马勇;郭杨;徐力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分别采用穴位疗法、穴位注射、舒利迭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近期)、停止治疗3月后(远期)三个时间点的哮喘症状积分、ACT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肺功能,并记录3组近、远期疗效情况.结果:在哮喘症状积分、ACT评分、肺功能方面比较:A组近期、远期与B组、C组同期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近期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B组(80.00%)和C组(66.67%),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远期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B组(76.67%)和C组(63.33%),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缓解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斌;尹莹;罗光伟;陈奇志;梁亚光;莫松雅;黄白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冠心痛(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资料.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荷丹片)及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12个月内心绞痛的累积发生率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观察组41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治疗期间心绞痛的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6/41 vs 36.36%,16/44;Log-rank X2=5.619,P=0.018).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RP、MMP-1、PAPP-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使用荷丹片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可能与其调控血脂、抗炎及提高动脉粥样斑块稳定等疗效有关.
作者:李天虚;冯计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蟾酥“解毒止痛”功效与质量的相关性,为以药效评价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干酵母致热模型、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致耳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及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等致炎模型,分别检测不同质量蟾酥药材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并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所测定的药效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应用灰关联的方法,对蟾酥“解毒止痛”作用的评价结果,与其质量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蟾酥“解毒止痛”药效与质量相关,可为建立以“临床功效”为核心与导向的蟾酥品质评价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刘月露;李峰;莫晓东;黄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属神志病的范畴,与五脏虚损、情志失调、痰瘀互结等密切关系,临床病情多迁延难愈或进行性加重发展为痴呆.文章从病因病机探讨健忘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同时提出从五脏、痰瘀方面对健忘进行论治.
作者:董东梅;常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骨关节炎发病广泛,其“治未病”意义重大.生命四时,少、壮、中、老,长、壮、衰、亡,构成阳气升降一生命循环,为四季变化之延长.其中,脾土主四时,掌生命终始.生命中期之前,脾土顺阳气之升发,承载筋骨生长,促进机体正常发育,坚实基础,防变于先,生命中期之后,脾土顺阳气潜藏,厚纳以封藏精微,则精神内守,元气归根,内实不寒,形体不衰,缓病之势.故生命四时不同,脾胃所主不一,形成了骨关节炎独特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念.笔者认为,儿少发陈,温升脾土,条达肝木;壮硕之年,温补脾阳,助阳宣泄;中老之年,润脾降胃,容平阳气;年老之时,酸甘敛藏,固元纳气,防病之要也.
作者:苑文超;马勇;郭杨;周龙云;黄桂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脑急性期的中医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乙脑急性期中医证治文献,提取医案的中医四诊信息,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05篇,医案257例.核心药物为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生地黄、钩藤,核心组合16个,并推演出候选新处方8个.结论:乙脑急性期的中医用药应依据卫气营血辨证选择主药,并遵循“清热、开窍、熄风止痉”三大原则,重视泻下药在清热法中的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作者:王一战;王玉贤;苏芮;韩经丹;范吉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拟方龙蛭汤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新生及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 α)、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只.3组均采用力竭游泳14天+改良线栓法建立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生理盐水、补阳还五汤和龙蛭汤灌胃并比较给药前、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zea-longa评分).在第7、14天两时间点取大鼠缺血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HIF-1α、Ang-2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结果:①给药前3组大鼠zea-longa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第7、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MVC、HIF-1α、Ang-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CD34、Ang-2、HIF-1α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龙蛭汤能促进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和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Ang-2相关.
作者:冯容;刘启华;陈永斌;蔡志玲;何泉;蒙家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