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何仙玲

关键词: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讨论阴道超声(TVS)联合腹部超声(TAS)在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两种方法检查后,TVS联合TAS检查组对异位妊娠中的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TAS检查组(P<0.05);TVS联合TAS检查组对异位妊娠中的输卵管妊娠和腹腔妊娠检出率高于TAS检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组对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TAS检查组(P<0.05);TVS联合TAS检查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TAS检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S联合TAS检查方法对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且可明确诊断异位妊娠的部位及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查数据支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PCT及CRP对产妇并发产褥期感染的临床预判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产妇发生产褥期感染的临床预判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9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899例产妇中有42例发生产褥感染,其发生率为4.67%.感染组PCT、CRP及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及白细胞对应AUC分别为0.912、0.872和0.664,计算所对应佳临界值分别为2.25ng/ml、7.05mg/L和11.1×109/L,敏感度分别为88.1%、85.7%和71.4%,特异度分别为87.3%、78.3%和61.9%.结论 PCT及CRP的升高对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有较大的早期预判价值.

    作者:翁科娜;应元首;毛佳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行为控制在手术医生术中职业防护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行为控制对手术医生术中职业防护中的实践.方法 统计2016年1月至12月实施行为控制前后131例手术医生在12929例手术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次数,总结行为控制在手术医生职业防护中的实践.结果 行为控制前手术医生在术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为17例,行为控制后在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为3例.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手术医生术中职业防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行为控制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的保护手术医生,减少术中职业暴露损害.

    作者:谢珠红;张少凤;吴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术前准备,干预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给予患者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晚的睡眠情况,记录手术前一天及入手术室后的心率、血压,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术前的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入手术室后,干预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行骨科手术的患者术前实施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维持患者围术期循环的稳定性,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董凌茜;王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误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慢性呼吸衰竭12例

    目的 分析慢性呼吸衰竭误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经血液检验、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确诊为慢性呼吸衰竭,经治疗好转11例,死亡1例.结论 误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慢性呼吸衰竭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当影像学检查无法解释症状时,不应忽视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谭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转录因子在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2006年,Takahashi等[1]通过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四种转录因子(Oct3/4、Soχ2、Klf4和c-Myc)转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得到一种具有多能特性的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iPSCs在许多方面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度较高,诸如DNA甲基化、基因表达谱、表面抗原、表观遗传状态及端粒酶活性等方面,并且具有向三胚层分化的特点[2],因此,Yamanaka凭借iPSCs的成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利用iPSCs获得了胰岛细胞、干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而且成功利用iPSCs培养出了小鼠成熟个体,证明iPSCs具有与ESCs一样的全能性.同时,iPSCs又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其成功地规避了伦理道德问题,消除潜在的免疫排斥反应,给细胞移植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

    作者:胡传钦;周丽萍;林德菊;余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0 例,随机双盲分为右美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D 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加用DEX,C组给予相应生理盐水,气腹建立后,所有患者采用40°Trendelenberg体位,于手术前1d(D1)和手术后1d(D2)、3 d(D3)、7 d(D4)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检测.结果 与D1 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在D2 时间点均出现MMSE 评分的下降(P<0.05)及IL-6、S100β 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P<0.05);与C组比较,D 组在D2 及D3 时间点 MMSE 评分更高(P<0.05),IL-6 、S100β 蛋白表达水平更低(P<0.05);D 组在D4时MMSE 评分及IL-6 表达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使老年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下降,降低术后IL-6 、S100β 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右美托咪啶能减轻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刘静;孟志鹏;赵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微创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取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疼痛介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腿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等情况、JOA总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和Mac Nab等评估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炎性因子、疼痛介质、腰腿疼痛缓解、术后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JOA总评分、ODI和Mac Nab评估疗效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与TLIF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靖鹏;江伟;楼肃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乳腺癌

    乳腺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转变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部分大城市中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是我国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乳腺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其中内分泌治疗是降低术后早期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治疗措施.口服三苯氧胺(tamoxifen,TAM)是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已证实TAM能显著降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总体生存率,通常治疗周期为5年.TAM具有拮抗雌激素及雌激素样双重作用,长期服用TAM可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已证实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在激素替代治疗中起到保护子宫内膜作用.但对于口服TAM的乳腺癌患者,LNG-IUS是否具有子宫内膜保护作用、是否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尚不明确.本文就LNG-IUS对于TAM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瑾;刘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浙江省3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

    目的 加强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平均年龄37.22岁(19~63岁),男/女:31/6.54.05%发病前长期居住在浙江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97.30%)、咳嗽(72.97%)、咳痰(51.35%)、消瘦(48.65%)、皮疹(27.03%);合并疾病由多到少依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梅毒、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肾结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62.16%)、乳酸脱氢酶升高(83.78%)、白蛋白<30g/L(72.97%);谷草转氨酶升高(70.27%)、D-二聚体明显升高(100%)、CD4+细胞<20个/μl(67.57%)、抗人球蛋白试验实验阳性(78.38%)、血培养阳性率100%,血培养报阳时间3~19d;影像学检查:脾脏肿大(64.86%)、后腹膜淋巴结肿大(86.49%)、纵膈淋巴结肿大(43.24%)、肺部CT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治疗均有效.结论 艾滋病同时存在上述临床特点并将组织培养时间延长至≥14d,可实现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抗真菌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闫俊;张忠东;张滨海;喻剑华;叶荣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轻重度乳腺癌患者血清IL-6 IL-8 IL-10与TNF-α水平检测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IL-6、IL-8、IL-10与TNF-α在乳腺癌发生、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空腹抽取静脉血后,ELISA测定IL-6、IL-8、IL-10与TNF-α水平,并分析放疗前后患者血清内上述因子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放疗有效患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P<0.05).无效或进展患者IL-8与TNF-α水平与基线水平比较明显升高,而IL-6与IL-10与基线水平无差异.IL-6、IL-8、IL-10及TNF-α相关性分析表明,IL-6、IL-8、IL-10升高与TNF-α正相关(P<0.05),而正常受试者患者体内四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ELISA可有效测定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血清IL-6、IL-8、IL-10及TNF-α与乳腺癌放疗疗效密切相关.

    作者:张立;许婷姝;赵军;臧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BSD2000热疗联合拓扑替康化疗治疗铂类耐药型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BSD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拓扑替康化疗治疗铂类耐药型卵巢上皮癌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BSD2000相控阵聚焦联合拓扑替康化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拓扑替康化疗,并评价两组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RR率为36.7% 和2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R率为70%和 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CD3+、CD4+、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热疗联合拓扑替康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别俊;何朗;张玉红;文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以顽固性呃逆为首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一例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由Wingerchuk等[1]于2007年首先提出的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视神经炎、脊髓炎、后区综合征、急性脑干综合征、急性间脑临床综合征和症状性大脑综合征.然而,以顽固性呃逆为首发表现的NMOSD,在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现报道一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周海金;刘宣;金海淼;蔡海波;金友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60岁为老年组共100例,<60岁为中青年组共100例,运用SPSS 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宫颈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发生率为71.0%;中青年组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发病率为59.0%.腺癌在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中分别占3.0%和15.0%,肿瘤≤4cm在两组中分别占72.0%和5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老年宫颈癌患者较中青年患者腺癌发病率低,肿瘤≤4cm患者比例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合理的依据.

    作者:张筱婧;李莉;楼寒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SOD 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MDA水平及肺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胸片好转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蛋白(CIV)、III型前胶原(PCII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HA、CIV、PCIII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胸片好转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为30.2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缓解肺纤维化进程.

    作者:姚秀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偏头痛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

    目的 系统分析偏头痛与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4篇非随机对照研究(12篇队列研究,1篇横截面研究,1篇病例对照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偏头痛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P均<0.05),且女性中此相关性增加,而在不同偏头痛中,先兆偏头痛较无先兆偏头痛更能增加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发生风险.但偏头痛与冠脉重建、缺血性心脏病及其死亡率未见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偏头痛与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风险有相关性,且先兆偏头痛明显增高两者的风险.

    作者:吴泽生;王弋;俞凡;陈方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适当推广应用.

    作者:严伟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BPH HoLEP术后尿失禁的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与凯格尔运动训练盆底肌对于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评价,为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开拓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凯格尔运动训练组术后4周、2个月、3个月尿失禁治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3个月1h尿垫试验平均值与术后第一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联合治疗组和凯格尔运动训练组的术后4周1h尿垫试验,两组间漏尿的减少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对于HoLEP术后尿失禁明显优于盆底肌训练,尤其对于术后出现的轻度尿失禁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谢玺;何华东;王旭亮;邓刚;王于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为NF2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210000,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复杂,预后效果差[1].所以,在深入阐明其病理生理的基础上,需要对其分子机制进一步研究,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993年,Rouleau、Troffater同时克隆出了抑癌基因NF2,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Merlin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细胞的膜褶皱、细胞突触和轴突上,通过调节细胞之间的接触和细胞内信号传导来调节细胞的生长速度和运动能力,主要表现为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增加有丝分裂中G0/G1期比例,诱导细胞凋亡.自NF2基因被发现,关于Merlin的研究已经有了重要突破,但是关于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2].本文在简单介绍NF2的临床症状及遗传特点的基础上,主要围绕Merlin展开,对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子致病机制及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上的诊断提供启示.

    作者:高旦华;蔡汉炯;蒋红芳;何梦甜;夏菁;冯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0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冠状突和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结果 10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平均屈曲121° (90°~140°),平均伸直丢失18°(0°~50°),平均旋前70°(50°~90°),平均旋后69°(51°~90°).根据MEPS肘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正确诊断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早期行微型钢板支撑内固定和锚钉修复损伤外侧副韧带,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俊;陈红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分娩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引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120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予地诺前列酮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引产.观察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和焦虑情况、产妇体内β-内啡肽水平、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分娩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宫颈成熟度高于对照组,分娩焦虑和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β-内啡肽水平、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和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引产过程中予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能够促进宫颈成熟度、降低体内β-内啡肽水平、减轻分娩焦虑和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和顺产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叶平;陶洁静;陈海迎;周庆调;陈凌翔;张红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