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钦;周丽萍;林德菊;余勤
目的 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患者年龄因素对情绪、睡眠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12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并采用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定患者的头晕相关障碍、情绪、睡眠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9.05±10.96)岁,其中45~59岁(中年组)为分布集中的年龄段,男女比例1:2.9,男女比例差异较老年组更明显(P<0.05);平均病程(3.28±3.55)年,老年组病程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青年组(P<0.05);CSD患者中伴发焦虑(HAMA≥14分)、抑郁(HAMD≥17分)和睡眠障碍(PSQI>7分)的比例分别为65.8%、40.8%和76.7%.青年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青年组27%伴发抑郁,明显低于老年组的51.7%(P<0.05).相关分析中,年龄与病程、抑郁呈正相关(P<0.01),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与头晕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主观性头晕伴发较多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年龄不是CSD患者的焦虑症状、睡眠质量和头晕程度的影响因素,而更多与抑郁症状相关.
作者:赵金龙;袁天懿;唐潮浪;秦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OCCC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总结其MRI表现.结果 19例均为单侧卵巢肿块.13例患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的MRI表现:(1)肿瘤的形态学表现:肿瘤长径平均约11.8cm.病灶呈类圆形、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囊性病灶11例、囊实性病灶3例,实性病灶5例.囊性病灶中,10例为单房囊性病灶伴有壁结节,1例为多房囊性病灶且无壁结节.3例实性病灶均见坏死、囊变.(2)肿瘤的信号特点:17例患者可见病灶内T1高信号;囊性部分信号在T1WI复杂多变,T2WI均呈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弥散受限改变.(3)增强扫描特征:囊壁、分隔及病灶内实性部分动脉期呈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呈持续中度或明显强化状态,内部强化不均.结论 OCCC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以伴有壁结节的单房囊性病灶多见,病灶内T1WI高信号及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助于诊断.
作者:邓美香;邹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真菌败血症的临床和微生物特征,并对死亡的危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真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基础疾病、真菌的种类、病死率,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真菌败血症的患者46例,经对死亡组和生存组各项特征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真菌败血症病死率高,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高APACHEⅡ评分是ICU真菌血症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测定,消除易患因素,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作者:汪艳;沈翠芬;夏森林;谈鹰;王东;徐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积极心理学管理范式.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自愿参与并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00例青少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积极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针对青少年人群中存在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等问题,施以课堂教学、团体训练、正念减压相结合的管理范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疏导疗法,并在干预8周末、6个月末应用PANAS和SCSQ量表测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积极因子分的增加和消极因子分的减少均比对照组快而持久,两组间比较,积极情绪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情绪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积极应对分的增加和消极应对分的减少亦均比对照组快而持久,两组间比较,积极应对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范式管理更能有效改善青少年的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并使之保持较长时间.
作者:董莹盈;占建华;何为民;徐炯炯;赵世苗;陈吉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以及肺灌洗应用在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吸入性肺炎的高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及肺灌洗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评判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可以降低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体内TNF-α、IL-6、PCT水平,改善病情及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园园;蔡韵;吴玉泉;费明峰;陈晓娜;陈清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检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SVT)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30例SVT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30例偶见室性早搏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SVT起源心室不同,将观察组分为左心室组(14例)和右心室组(16例).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震荡斜率、震荡初始、窦性心率震荡分级情况及异常概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左心室组和右心室组患者的平均心室率、QT离散度、QRS时限以及QRS电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震荡斜率、震荡初始、窦性心率震荡分级(0级和2级)、异常概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左心室组和右心室组患者的QRS电轴差异较大(P<0.05),但平均心室率、QT离散度、QRS时限比较接近(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中的窦性心率震荡可预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QRS电轴可作为室速心室起源的判断标准.
作者:郑晚来;杨展玲;姚任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2006年,Takahashi等[1]通过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四种转录因子(Oct3/4、Soχ2、Klf4和c-Myc)转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得到一种具有多能特性的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iPSCs在许多方面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度较高,诸如DNA甲基化、基因表达谱、表面抗原、表观遗传状态及端粒酶活性等方面,并且具有向三胚层分化的特点[2],因此,Yamanaka凭借iPSCs的成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利用iPSCs获得了胰岛细胞、干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而且成功利用iPSCs培养出了小鼠成熟个体,证明iPSCs具有与ESCs一样的全能性.同时,iPSCs又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其成功地规避了伦理道德问题,消除潜在的免疫排斥反应,给细胞移植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
作者:胡传钦;周丽萍;林德菊;余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低温等离子灭菌生物监测阳性结果的应急处理方案.方法 通过5例低温等离子灭菌生物监测阳性结果的应急处理,建立手术室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供应处理方案.结果 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改用其他灭菌器重新进行灭菌,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立即查找生物监测阳性的原因,检修灭菌器或纠正造成灭菌失败的因素,连续3 次监测合格后重新启用灭菌器.结论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生物监测阳性,必须杜绝未达到灭菌效果的手术器械进入手术台,制定完善,细致、规范化的监测程序,确保灭菌的效果.
作者:俞英;张丽青;吴蒸;王晓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缓解视疲劳在干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具有显著症状的干眼患者且年龄30~50岁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干眼常规检查和干眼症状评分.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并进行医学验光确定其屈光状态,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的原因,并分析视疲劳对干眼症状的影响,将视疲劳合并干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单纯干眼治疗;另一组在接受干眼治疗同时每晚睡前点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水一次,用药3d和1周进行随访,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4眼中符合视疲劳诊断者245眼,眼部手术后23眼,精神因素者11眼,其他5眼.从眼部自觉症状分布情况看,眼部干涩是干眼的主要症状.其次为眼异物感、烧灼感、视物模糊、眼部粘液及瘙痒,眼红等.其中大部分干眼患者同时有>2种眼部不适症状.导致视疲劳的主要原因有:调节功能异常,双眼视功能异常,屈光不正,高度屈光参差,老视等.干眼、视疲劳联合治疗,患者干眼症状有明显好转.结论 视疲劳是导致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分离的主要原因,通过诊断性治疗,明确视疲劳会使干眼的症状明显加重,临床治疗中应该重视缓解视疲劳在干眼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慧琴;余晓峰;晋秀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两种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急慢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2例,根据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Hem-Lock夹闭组(50例),B组为结扎+荷包缝合包埋组(32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荷包包埋组手术时间(65.8±8.2)min,明显长于Hem-Lock组(46.1±5.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34, P<0.01);荷包包埋组手术费用(4563±176)元较Hem-Lock组(5524±282)元少(t=17.228,P<0.01).荷包包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体低于Hem-Loc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4,P>0.05).结论 两种阑尾残端的处理方式均是有效可行的,残端结扎加荷包包埋相对更安全.可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术者操作技巧熟练度及具体术中情况灵活应用.
作者:蒋佳凯;张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iCT迭代重建(IR)在CT肺动脉造影中成像质量,探讨IR在疑诊肺栓塞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90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PHILIPS 256层iCT 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患者随机分为IR组(n=45)和FBP组(n=45).IR组患者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MAs的扫描,idose4(等级4)进行重建,注射对比剂40ml.FBP组患者行常规CTPA检查,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s,注射对比剂40ml,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技术重建.统计比较两组肺动脉主干、尖段(S1)和后基底段(S10)肺动脉的强化程度、图像噪声、SNR、CTDIvol、DLP、有效剂量(ED)及图像的主观质量评级.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Student t检验、四格表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动脉主干平均CT值IR组高于FBP组(P<0.05);IR组SNRS1和 SNRS10明显高于FBP组(P≤0.01),IR组图像噪声、CTDlvol、DLP及ED均明显低于FBP组(P≤0.01).结论 采用低剂量扫描迭代重建模式行CTPA检查能得到临床满意的CTPA图像,能满足肺栓塞诊断的要求,这种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邓国辉;崔凤;姜永乐;徐鹏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患儿为观察对象,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为ABO溶血组,不能确诊为溶血病的病理性黄疸患儿为非溶血性黄疸组,采取同期住院的无病理性黄疸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生后7d内总胆红素(STB)上升速度、COHb、网织红细胞(Ret)和血红蛋白(Hb).分析三组STB上升速度与COHb的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COHb、Ret及 Hb的曲线下面积(AUC),同时分析三者的佳截断值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ABO溶血组患儿STB上升速度、COHb和Ret较非溶血性黄疸组及对照组增高,Hb降低(P均<0.001);非溶血性黄疸组STB上升速度较对照组增高(P<0.001),但COHb、Ret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内COHb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佳截断值为≥1.35%,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91.3%、特异度90.5%,敏感度、特异度均比Hb和Ret明显升高.三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分别提高至95.7%和93.3%.结论 COHb是新生儿ABO溶血病辅助诊断的敏感指标,与Ret和Hb联合检测,对早期辅助诊断、及时干预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素芽;金尾静;谭稼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被称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冠心病是危害老年人(≥75岁)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也是老年人群住院与再住院的主要原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除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以外,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涵盖了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微血管障碍、冠脉痉挛.其治疗的原则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降低心肌的耗氧,同时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规范抗血小板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同时,又无法避免损伤消化道黏膜,即使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片也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国外相关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并发出血常见的部位是消化道出血[3].
作者:李超;俞章平;余晗俏;钟忆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行为控制对手术医生术中职业防护中的实践.方法 统计2016年1月至12月实施行为控制前后131例手术医生在12929例手术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次数,总结行为控制在手术医生职业防护中的实践.结果 行为控制前手术医生在术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为17例,行为控制后在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为3例.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手术医生术中职业防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行为控制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的保护手术医生,减少术中职业暴露损害.
作者:谢珠红;张少凤;吴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分析偏头痛与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4篇非随机对照研究(12篇队列研究,1篇横截面研究,1篇病例对照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偏头痛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P均<0.05),且女性中此相关性增加,而在不同偏头痛中,先兆偏头痛较无先兆偏头痛更能增加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发生风险.但偏头痛与冠脉重建、缺血性心脏病及其死亡率未见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偏头痛与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风险有相关性,且先兆偏头痛明显增高两者的风险.
作者:吴泽生;王弋;俞凡;陈方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闭孔入路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TVT-O)手术治疗的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状态焦虑测量表测量焦虑程度、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与护士专用秒表测量患者血压和心率,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量表测量满意度.结果 发现观察组的焦虑状态优于对照组,血压、心率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红伟;陈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人群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复合体(GCC)厚度的分布.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40眼、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40眼及正常对照组50例50眼的黄斑区整体平均视网膜神经节复合体厚度(GCC-Avg)、上方平均视网膜神经节复合体厚度(GCC-Sup)和下方平均视网膜神经节复合体厚度(GCC-Inf)及相应区域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比较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上述3个GCC参数的差异,分析黄斑区GCC厚度和视盘旁RNFL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各期青光眼组平均RNFL厚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正常对照组与各期青光眼组GCC-Avg、GCC-sup和GCC-Inf厚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早期POAG患者的GCC-Avg、GCC-sup、GCC-Inf值均比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POAG患者的GCC-Avg、GCC-sup、GCC-Inf值明显低于早期PO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C-Avg厚度与RNFL-Avg厚度呈明显正相关(P<0.1).结论 频域OCT能够定量测量并区分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群的黄斑区GCC厚度,GCC厚度随青光眼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变薄,并与视盘旁RNFL厚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黄慧慧;赵晖;郑志斌;陈彦;沈琪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引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120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予地诺前列酮联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引产.观察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和焦虑情况、产妇体内β-内啡肽水平、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分娩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宫颈成熟度高于对照组,分娩焦虑和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β-内啡肽水平、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和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产妇引产过程中予分娩镇痛仪联合子宫颈扩张球囊能够促进宫颈成熟度、降低体内β-内啡肽水平、减轻分娩焦虑和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和顺产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叶平;陶洁静;陈海迎;周庆调;陈凌翔;张红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BSD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拓扑替康化疗治疗铂类耐药型卵巢上皮癌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BSD2000相控阵聚焦联合拓扑替康化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拓扑替康化疗,并评价两组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RR率为36.7% 和2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R率为70%和 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CD3+、CD4+、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热疗联合拓扑替康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别俊;何朗;张玉红;文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本病已成为头颈部和内分泌癌症中增长快的一类.预后相比大部分恶性肿瘤都较好,但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和内分泌治疗所致的毒副症状却时常困扰患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祖国医学则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及优势.
作者:冯佳捷;於姜安;童竹月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