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王笑民治癌特色药对举隅

杨永;王笑民

关键词:王笑民, 药对, 肿瘤, 经验
摘要:临床好的药对运用可以起到增效、加速、互补及减毒的效果.吾师王笑民教授在中医药治癌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根据病性、病位结合药性辨证使用药对组合.文章按照解毒攻毒类、散结类、补虚类、活血止血类列举总结其特色药对,初探其治癌用药经验.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目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报道,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方法:针对近年来采用中医药疗法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报道进行分析、总结,从辨证论治、中药单体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辨证论治可明显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率,治则以扶正健脾固本,化湿散瘀解毒为主,具体应根据患者证候辨证施治、临证加减;中成药、中药单体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结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发挥辨证论治特色,可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雪;殷佩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益气温阳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益气温阳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组,余30只腹主动脉缩窄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缬沙坦组,每组10只.造模后8周开始药物干预,共干预16周.观察药物干预对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响.结果:1.心肌形态测量学: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CMI、LVMI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的CMI、LVMI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CMI、LVMI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MI、LVMI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型超声心动图:(1)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IVSd显著增高(P<0.05),中药组IVSd与模型组相比有减小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9),缬沙坦组IVSd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中药组IVSd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LV Mass增大(P<0.05),中药组LV Mass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缬沙坦组LV Mass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LV Mass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NS).(3)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LVIDd明显增大(P<0.05),中药组LVIDd较模型组减小(P<0.05),缬沙坦组LVIDd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LVIDd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EF、FS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缬沙坦组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中药组和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脏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1)造模24周后,模型组E峰显著减小(P<0.05);中药组E峰较模型组增大(P<0.05);缬沙坦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E/A比值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E/A比值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缬沙坦组E/A比值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E/A比值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流动力学:(1)造模24周后,模型组SA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SA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SA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SAP与缬沙坦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24周后,模型组LVS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LVS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LVS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LVSP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造模24周后,模型组LVEDP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LVEDP较模型组降低(P<0.05),缬沙坦组LVEDP较模型组降低(P<0.05),中药组LVEDP与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益气温阳中药可有效改善压力负荷超载诱导的舒张性心力衰竭.

    作者:鲁成;宋磊;蒋梅先;沈睿;刘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等进行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75.6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DL及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DL及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DL及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DL及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地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盐酸多奈哌齐.

    作者:汪元浚;杨发满;刘冀;杨青岩;李蓉;张培莉;王卓亚;李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心-脾-肝”轴浅析中风后抑郁症病机及治法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基于脏腑理论,正气虚衰是PSD的前提条件,“心-脾-肝”轴及其内生转化贯穿PSD发病始终.肝气不足,肝气郁结是该轴核心,也是PSD的始要病机.治疗应以顺气为先,辅以活血化痰,补益气血等,其中疏肝健脾养心法是治疗PSD的有效方法.

    作者:詹杰;谭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酸枣仁汤对老年慢性睡眠剥夺大鼠视交叉上核中血管活性肠肽、精氨酸加压素肽能神经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老年慢性睡眠剥夺大鼠视交叉上核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精氨酸加压素(AVP)肽能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老年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环境对照组,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组,舒乐安定组以及酸枣仁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睡眠剥夺21 d后各组大鼠视交叉上核中VIP、AVP肽能神经细胞的变化,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视交叉上核中VIP mRNA、AVP mRNA的表达.结果:与环境对照组相比较,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组VIP表达明显降低、AVP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组比较,治疗组VIP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AVP则出现明显下降,其中酸枣仁汤组上下浮动为显著.与环境对照组比较,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组VIP、AVPmRNA表达下调;与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组比较,舒乐安定组和酸枣仁汤组VIP、AVPmRNA表达上调.结论:酸枣仁汤能够调控大脑视交叉上核VIP、AVP的表达,有效调节老年睡眠剥夺大鼠的昼夜节律.

    作者:张如意;游秋云;丁莉;王平;张舜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化瘀补肾防石汤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双镜术后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化瘀补肾防石汤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双镜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12月该院择期接受双镜手术治疗的10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应用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联合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加用化瘀补肾防石汤干预,比较两组碎石效果,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手术前后患者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微球蛋白(β-MG)、24 h枸橼酸盐、TH蛋白(THP)、骨桥蛋白(OPN)、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ITIR3)的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2周,两组各积分均降低,观察组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2周,观察组NAG、β-MG、THP、ITIH3降低,24 h枸橼酸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术后感染、血尿、肾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联合胆道镜碎石取石术后辅助应用化瘀补肾防石汤,疗效肯定,且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昆仑;赵冬梅;于千;吕学新;王长义;李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揿针与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治疗组采用揿针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压痛点数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指数.结果:治疗结束后,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压痛点数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定显示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艳;龚正寿;张勇;陈万辉;蒋锐亿;赵燕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确诊为单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RS评分、JOA评分和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运用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常规针灸推拿治疗,对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符慧明;陆志夫;朱华亮;吉娇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刘敬霞从温阳健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

    介绍刘敬霞教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临证经验.刘教授从脾虚湿滞寒凝肉腐论治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临床中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刘教授指出溃疡病的形成是以脾胃为中心,血、热、气是关键,脾虚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的基本病机,湿滞寒凝是影响溃疡愈合的主要因素.在治疗中遵循温阳益气,健脾化湿的治疗原则.用药时尤重视生黄芪、炙黄芪、炒白术、茜草炭、艾叶炭、蒲黄炭、藕节炭的应用.临证应用归脾汤加减灵活化裁,治疗中强调舌脉之重要性,同时注重饮食调摄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顾玉宝;刘敬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柴石退热颗粒对人工感染乙脑病毒乳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柴石退热颗粒对人工感染乙脑病毒乳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 BL/6(4周龄)的乳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20只,利巴韦林组20只,联合治疗组(利巴韦林+柴石退热颗粒)20只,观察各组乳鼠干预前后CD4 +T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变化,比较3组乳鼠的生存率及病毒复制水平.结果:模型组14 d的生存率为20.0%;利巴韦林组为40.0%;联合治疗组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84,P<0.05).联合治疗组乳鼠病毒注射2~5d的JEV-NS3表达水平低于利巴韦林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乳鼠干预后的CD4+T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石退热颗粒能降低抑制JEV感染小鼠的病毒复制水平,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志勇;孟毅;常学辉;郭健;乔明亮;马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9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支持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TBIL、PT、ET均明显改善(P<0.05),B、C组比A组改善更为明显,而C组比B组明显改善(P<0.05);3组ALT也均明显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HBV DNA无明显变化(JP<0.05),但B、C组血清HBV DNA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C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8周后3组HBV DNA阴转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高.结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柔肝化纤颗粒与G-CSF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及内毒素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熊明鹏;王振常;黄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玄府理论”,浅论“开玄通府”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路

    “开玄通府”理论基于《黄帝内经》学术体系中关于“玄府”的理论,经后世医家的发展和丰富而来,认为其是“水的进出渠道”“气的门户”和“神机”所在,可以为临床治疗各种皮肤疾病提供治疗思路,该文通过对“玄府”含义和特性的讨论,分析玄府理论与皮肤疾病的发生的主要病机认为“玄府郁闭,脏腑失和是皮肤病发生的主要病机”,强调“以通为重”,并为临床皮肤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思路——根据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病机特点予以给药,从而实现“开玄通府”理论调治皮肤疾病的目的,强调疏通气机、给邪气以出路,使邪气去,病自安,从而气血和畅则正气充盛.

    作者:彭丽;宋宗诌;王栩芮;郭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林丽珠运用膏方治疗癌因性疲乏经验举隅

    介绍林丽珠教授运用膏方治疗癌因性疲乏,认为癌因性疲乏辨证立足脾肾,以“阴阳平衡”思想指导膏方辨治,用药配伍注重健脾生髓、脾肾同调,动静结合、行补相随,三因制宜、变化膏方,同时兼顾兼症治疗,并举膏方医案一例以说明临床应用.

    作者:乔靖;林丽珠;孙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人中等穴位并配合主动,被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取穴,28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患侧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VA-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VMCA)的比值增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VP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VMCA)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FMA评分,及ALD评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即刻的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有效率优于常规单纯取穴针刺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励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妇科杂病验案六则

    当归芍药散(当归、白术、芍药、川芎、茯苓、泽泻)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之一.曹立幸在广东省中医院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曹立幸认为现代女性经历经带胎产乳,同时背负着家庭及工作双重压力,导致“多虚多瘀”,针对这一病因病机,曹立幸在临床上多次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现结合曹立幸的六则验案来探讨其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作者:林锦璇;甘华婵;曹立幸;蒋志;陈其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RP及Hcy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RP及Hcy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心通组,脑心通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P和Hcy的变化.结果:脑心通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斑块大小和IMT无明显差别,治疗后都有明显降低,治疗后脑心通组斑块大小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CRP和Hcy的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CRP和Hcy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脑心通组CRP和Hcy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抗炎症作用,延缓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

    作者:陈勇军;张平;罗焱;刘贵香;蒋福生;彭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牟9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善情况,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lβ(IL-1β)、D-二聚体(D-D)及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76.74%,两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脑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70%、81.39%,两组相比,治疗组脑电图改善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L-1β、D-D、TNF-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β、D-D、TNF-0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11.63%、13.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卡西马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后继发癫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脑电图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岚;梅茸;王晓燕;赵忠;张凤丽;马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黄连对脾虚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及CaM/MLCK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连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和胃窦平滑肌组织CaM/MLCK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共造模14 d.受试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黄连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黄连各组灌服不同剂量黄连水煎液(给药剂量分别为5 g·kg-1,2.5g·kg-1,1.25 g·kg-1),多潘立酮组灌服多潘立酮水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灌胃,持续14 d.HE黏膜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CaM、MLCK mRNA表达水平.结果:脾虚模型组胃黏膜萎缩变薄,皱襞低平,出现胃黏膜中断,水肿明显,脂肪及胶原纤维组织增生.黄连高、中、低剂量组胃黏膜中段、水肿等病理现象均不同程度减轻,脂肪及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也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窦平滑肌组织CaM和MLCK mRNA含量均显著下降(P <0.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高、中、低剂量组CaM mRNA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黄连高、中剂量组MLCK mRNA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P<0.01).结论:一定剂量黄连可能通过保护胃黏膜,增加胃黏膜组织CaM/MLCK mRNA的表达调控“Ca2+-CaM-MLCK”实现“健胃”作用.

    作者:杨红莲;段玉红;钱笑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李鲤老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李鲤教授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李老认为脾胃脾虚痰瘀互结是帕金森病主要病理现象,治疗上以消为主,健脾和胃化痰,保和汤的基础上随证辅以益气养血、填精补髓、镇肝熄风等法进行治疗,并善用虫药以通络熄风,疗效显著.

    作者:常学辉;刘瑞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芩射干汤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黄芩射干汤血中移行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测定黄芩射干汤进入大鼠体内的化合物数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确定了大鼠血清中13个血中移行成分中的5个化合物(2#鸢尾黄素、5##野鸢尾黄素、8#黄芩素、11#次野鸢尾黄素和12#汉黄芩素).在确定的射干黄酮类成分中,化合物均以射干苷元形式存在,未检测到射干苷类;色谱峰1,5,6,7,9,10和11号吸收入血后较快完成代谢,240 min内血中基本检测不到药物原型.结论:黄芩射干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很可能与5个血中移行成分相关.

    作者:王晓月;孙小玲;刘晶;赵玥;李国信;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