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峰;何健;胡晴;窦燕;姚宜红;朱斌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取嵌顿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规取环失败行B超定位或宫腔镜取环手术的患者各50例,将宫腔镜组作为观察组,B超定位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一次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不良反应、术中疼痛程度、术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宫腔镜下取嵌顿环手术与B超定位下手术比较,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不良反应降低、一次性手术取环成功率增加、术后阴道流血比率降低、术中疼痛反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取嵌顿环手术的疗效好于B超定位下取环术,且患者术中耐受性更好.
作者:王昊珏;陆显义;王蕾;董志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腕管是骨性的纤维管道结构,由掌侧的腕横韧带和手舟骨、月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豌豆骨、钩骨、头状骨构成.其内走行有9条肌腱和正中神经,任何因结构异常引起的直接或间接腕管容积的减少均可压迫正中神经引发腕管综合征.其病因主要有:(1)腕管容积减小:管腔狭窄,腕骨、掌骨骨折、脱位,桡骨远端骨折等.(2)腕管内容物增加:腱鞘囊肿、滑膜炎、肿瘤、血肿等.(3)腕管内容物病变或异常:如指浅、深屈肌腱炎、屈指肌腱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及水肿等.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指感觉异常,早期症状包括手部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是其特征性症状,是嵌压性周围神经病中常见的一种[1].
作者:杨虎;卢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65541例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为加强儿童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至2014年儿童手术前传染病筛查及健康体检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65541例儿童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34例(0.2%),其中男80例,女54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40004例,阳性率61%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种乙肝疫苗,能更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
作者:苍旻;谢国锦;王奕;唐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51 (CD15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膀胱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复发等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组织与膀胱癌组织中CD151和MMP-9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在膀胱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D151和MMP-9在膀胱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和62%,CD151和MMP-9在膀胱正常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及复发有密切关系(P<0.05).膀胱癌中CD15 1和MMP-9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具有正相关性(rs=0.356).结论 CD151和MMP-9在膀胱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及复发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虞伟星;何非平;陈杰;张健;章更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保胆取石术后与正常人群胆囊功能检测,探讨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及健康者各85例,B超检查脂肪餐前、餐后胆囊壁厚度及胆囊内结石等情况.设定胆囊收缩率>50%为胆囊收缩功能良好,<50%为胆囊收缩功能差;胆囊壁厚度≥3mm为增厚,<3mm为正常.结果 85例患者均无腹痛、发热、黄疸及再手术情况,胆囊结石复发11例.胆囊收缩率大98%,小42%,平均(67.7±18.9)%,胆囊收缩功能评级良好72例(84.7%),差13例(15.3%).术前胆囊正常与伴有炎症的保胆术后,胆囊功能检查结果有一定差异.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保胆术后胆囊功能与非结石嵌顿结果相类似.健康对照组胆囊结石5例(5.88%),胆囊息肉7例(8.23%),胆囊收缩率大96.8%,小25.6%,平均82.3%,胆囊收缩功能评级良好75例(88.2%),差10例(11.8%).保胆术后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超声检测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胆囊功能正常的结石患者是保胆手术的佳选择,胆囊结石伴炎症,即使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的患者也可行保胆手术.
作者:孙玲国;孙伟军;鲁家贤;周亚萍;杜萍;胡德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美皮康联合洁悠神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美皮康联合洁悠神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后疼痛程度、创面菌种变化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轻(P<0.05);创面菌种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10.84±4.8)d,对照组(17.54±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1,P<0.05).结论 美皮康联合洁悠神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有效控制感染,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作者:孙淮庆;徐莉;秦静静;刘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全麻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硬件设备、转流技术、灌注医师经验、术中监测及心肌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浅低温(30~33)℃190例,深低温(18~20) ℃2例;转机时间25~230min,平均(91.16±3.28) min,阻断时间10~170min,平均(60.20±2.61) min,辅助时间5~200min,平均(21.77±1.24) min;平均动脉压50~80mmHg,灌注流量2.2~3.0L/(min·m2),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128例(66.7%),除颤复跳64例(33.3%);手术中用血量0~1600ml,平均(321.05±28.50) ml,术中应用人工肾105例(54.7%);全部患者均顺利脱机,无术中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出血6例(心包压塞切开止血1例,开胸止血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乳糜胸2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例,均顺利康复,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灌注医师的经验和硬件设备的完善、高质量的人工心肺机和氧合器、多种转流技术的应用、完善的监测系统等可明显提高围术期体外循环的安全性;体外循环期间加强对血液的适度稀释、合理的胶体渗透压、完善的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成功实施的关键.
作者:张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缺铁性贫血是目前引起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0%的贫血患者均为缺铁性贫血,而学龄前儿童则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我国<7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达20%.该疾病可导致儿童生理代谢明显紊乱,且身体发育、免疫防御系统功能建立和性格发展等多方面受到不良影响[1].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信息知识广泛传播与行为干预而实施.作者观察健康教育对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影响.
作者:杨兰萍;黄中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CRRT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APACHEII评分、Cr、Lac、CRP治疗96h后分别为(17.57±6.58)分、(199.38±13.01) μmol/L、(3.12±1.49) mmol/L、(50.99±9.05) mg/L,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96h后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例(31.58%)和2例(10.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可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患者循环更稳定,病死率降低,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邢朝阳;杨玉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右心功能改变. 方法 选择二维心超检查未见异常、肺功能I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为COPD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比较两组右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COPD组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l),室间隔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2),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Tm)以及右心室纵向缩短率(Tm%)均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细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均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能早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损害.
作者:郭华;戴敏;杨俊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关节损伤.RA的早期诊治能避免病情加重和关节不可逆损伤.1988年首次发现RA患者体内存在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1].2000年国外学者成功合成人工抗原环瓜氨酸肽(CCP),并利用ELISA方法在RA患者体内检测到抗CCP抗体,此后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010年ACPA被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纳入RA诊断标准.ACPA存在于RA临床发病之前,并与RA病情的进展和预后明显相关.
作者:朱林文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癌症患者外科手术后,如不能有效缓解癌症疼痛,有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失眠、抑郁、焦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对病情恢复的信心[1].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是实现癌症患者术后康复的核心措施之一,也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前提.作者对癌症患者应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有效减轻癌症患者术后焦虑及疼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爱;徐嫣;吴筠奕;陈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康惠尔透明贴联合喜辽妥热敷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3M透明敷料联合喜辽妥涂抹及局部热敷,观察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喜辽妥涂抹及局部热敷,比较两组静脉炎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联合喜辽妥热敷能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亚蓉;孙伟军;吕美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褥感染产妇血清相关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产褥感染产妇82例及未发生产褥感染产妇2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原Ⅲ(AT-Ⅲ)、降钙素原(PCT)及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髓过氧化化物酶(MPO)等抗氧化能力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各类型产褥感染产妇血清IL-6、CRP、 PCT及MDA、MPO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T-Ⅲ及TAC、SO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产妇血清IL-6、CRP、PCT及MDA、MP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产褥感染产妇(P<0.05),而血清AT-Ⅲ及TAC、SOD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产妇的炎症反应程度明显重于其他类型,而抗氧化能力较其他类型受损更为严重.
作者:刘洁;王本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二甲双胍对胰腺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行同步放化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40例分为无糖尿病组、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和糖尿病未用二甲双胍组,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无糖尿病组、糖尿病未用二甲双胍组及糖尿病二甲双胍组的局部复发时间(LRR)分别为7.8、53个月和10.6个月;远处转移时间(DM)分别为10.1、12.6和11.3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5.3、4.1和7.2个月;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8.9、9.2和11.4个月,三组患者的四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二甲双胍组比未服用二甲双胍组有提高胰腺癌同步放化疗LRR和PFS的趋势,而对胰腺癌的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无影响.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对行局部放疗的胰腺癌患者有提高局部控制率的作用,而与同步的化疗药物无关,仍需进一步增大样本量和延长随访时间,并进行分层分析.
作者:王黎;朱虹;李丹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多态性与危重患儿高血糖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PICU住院治疗的危重患儿58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增高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提取各组血样基因组DNA,PCR扩增GLUT-4基因并测序,比较组间基因型和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1)血糖增高组、血糖正常组和对照组的血糖分别为(9.83±2.48) mmol/L,(4.82±0.76) mmol/L,(4.49±0.81) mmol/L (P<0.05).(2)危重患儿GLUT-4基因发现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735C/T(rs222848)、808C/T(rs222849)、969C/T(rs16956647)以及2070C/T(rs5435).(3)危重患儿GLUT-4基因735CC基因型个体中血糖增高45例,血糖正常患儿1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808CC、808TC、2070CC和2070TC基因型个体危重应激下高血糖发生风险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969TT和969CT基因型个体危重应激下高血糖发生风险降低(OR=0.16,95%CI:0.017-1.48;OR=0.41,95%CI:0.11~1.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UT-4基因发现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735C/T、808C/T、969C/T和2070C/T,但各基因型个体与儿童危重病高血糖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作者:吴小惠;朱翠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HF患者320例,根据NYHA分为Ⅰ~Ⅳ组,另外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分析法检测hs-cTnT、NT-proBNP水平,并随访12个月,记录其入院和病死情况.结果 hs-cTnT、NT-proBNP水平随NYHA等级的升高而增高,Ⅱ、Ⅲ、Ⅳ组hs-cTn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3、6.094、13.825,均P<0.05),4组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NT-proBNP水平正常患者hs-cTn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Ⅳ组间hs-cTnT水平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T、NT-proBNP高水平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HF患者血液中hs-cTnT、NT-proBNP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血液中hs-cTnT、NT-proBNP水平联合检测有利于CHF的诊断与预后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严重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异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严重脑出血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不同GluAve水平分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uCV水平分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d病死率及入院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Ⅱ评分、低血糖事件、高GluAve、高GluCV是严重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血糖及血糖波动对于改善严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梅凤;孙宝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对糖化白蛋白(GA)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122例,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47例,非肾病综合征患者75例,比较各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与GA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GA的因素.结果 GA与24h尿蛋白定量(UP)在肾病综合征组明显相关(r=-0.382,P<0.05),在非肾病综合征组无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组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低于非肾病综合征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肾病综合征组,仅空腹血糖(FBG)是影响GA的因素.结论 肾病综合征水平的尿蛋白可以降低GA的数值,这种改变可独立于高血糖对GA的影响之外,故在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时,亦需考虑尿蛋白的影响.
作者:戴静怡;李声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预处理对麻醉诱导期间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0):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羟考酮5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ml)和0.9%氯化钠注射液5ml,5min后分别缓慢注射丙泊酚2mg/kg和舒芬太尼0.4μg/kg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注射时间<5s.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注射罗库溴铵期间的体动情况和注射舒芬太尼后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率6.7%(4/60),低于对照组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4,P<0.05);观察组呛咳反应的发生率10%(6/60),低于对照组的3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2,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预先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mg可有效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并减少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作者:唐恩辉;徐华琴;蔡明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