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旱莲草治疗痤疮

宋莉丽

关键词:旱莲草, 治疗, 滋阴益肾, 中年妇女, 凉血止血, 良好疗效, 功效, 肝肾, 痤疮
摘要:旱莲草性味甘酸寒,归肝肾经,功效滋阴益肾、凉血止血.笔者根据其功效,以旱莲草为主治疗中年妇女痤疮,收到良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重用旱莲草治疗白癜风

    旱莲草性味甘、酸、寒,有补肝肾之阴、凉血止血之功.临床上常用于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阴虚血热的咯血、衄血、崩漏等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旱莲草为主组方,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挑治疗功能性不排卵134例

    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复杂,症类繁多,临床常见是功能性不排卵,多由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等所造成,均可影响人体生殖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调节,导致本病.中医学认为,由于肾主生殖、肾气不足或三焦气机不畅,痰瘀阻滞,经脉不通所致.1992年8月~2001年7月间,在专科门诊收集婚后1年以上,同居性生活正常,无采用任何避孕措施而不孕者196例,并经黑白B型超声波、基础体温(BBT)以及治疗前后行性激素3项检测,确诊为功能性不排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针挑疗法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陈栋;石晓兰;蔡明雪;郭凤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用旱莲草治疗脂肪肝

    旱莲草功能滋养肝肾,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旱莲草为主组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基本方:旱莲草30~100g,女贞子20g,泽泻15g,当归15g.酒精性脂肪肝加葛根30g,枳椇子15g,蒲公英15g;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者,加蜂房15g,半边莲20g,虎杖15g;糖尿病者加玄参15g,苍术15g;肥胖所致者,加大黄6~10g,荷叶15g;脾虚加茯苓12g,白术20g.每日1剂.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论糖尿病各阶段的中医病机

    历代中医对糖尿病(消渴)的症状特点、兼证及病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其辨证及治则也较为完善,但对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尚缺乏规律性的认识而难以统一.我们认为,糖尿病是一组在众多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虚实夹杂的综合性内伤杂病.

    作者:王晖;陈霞波;周建扬;周开;钱学群;薄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蛭萸颗粒冲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蛭萸颗粒冲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蛭萸颗粒冲剂治疗糖尿病60例,并与中汇糖脉康治疗30例作对照,对总体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显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蛭萸颗粒冲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周围神经血液供应,修复受损神经,恢复其正常功能.

    作者:杨宏杰;郑敏;汪文娟;张丹;林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旱莲草治疗心律失常

    受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治疗心脏病的影响,笔者在临床上遇反复发作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反复发作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多予旱莲草合地锦草、车前草,再加入健脾益气温阳药物研末口服,多数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丁敬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王灿晖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灿晖教授临证经验丰富, 常屡起沉疴. 兹将老师运用滋肾活血息风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茂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旱莲草治疗口干

    我们以旱莲草为主药,自拟旱莲草饮治疗老年夜间口干50例,均获效.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及用法:旱莲草40g,生地黄12g.加水700ml,水煎30分钟,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7剂为1个疗程.

    作者:兰友明;兰义明;鲍雪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狼疮合剂对狼疮性肾炎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狼疮合剂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LN的作用机制.方法:41例女性LN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根据病情分别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和激素标准疗程治疗,中西结合组并用狼疮合剂治疗.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ICAM-1.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LN患者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活动期患者I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和西药组治疗后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中西结合组ICAM-1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由养阴解毒、祛瘀通络药组成的狼疮合剂与环磷酰胺、激素合用治疗LN更能有效地调节细胞间ICAM-1水平,减少肾脏免疫病理损伤.

    作者:葛蓓芬;李学铭;温成平;李夏玉;范永升;陈学奇;许志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旱莲草外用治鼻衄

    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养肝益肾,凉血止血,临床多用于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须发早白,以及阴虚血热之各种出血.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用旱莲草外用塞鼻治鼻衄收到良效.

    作者:杨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平哮定喘汤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142例

    为了避免大剂量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BDP)的副作用,而又能得到满意的疗效,我们试验观察了小剂量吸入BDP联合中药平哮定喘汤对哮喘临床症状、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博雅;王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拟壮督蠲痹汤内服外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自1996年3月~2002年3月采用自拟壮督蠲痹汤内服外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蒋爱民;蒋艳敏;蒋鑫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扶脾抑肝法治疗慢性反流性食管炎32例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它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急性期多见胃胀、烧心、胸痛、反酸、多涎等症;病至慢性期,以胸脘痞闷,反流清涎,嗳气吞酸,胃中嘈杂,口淡食少为特征.中医无食管炎病名,根据病症表现,归属于胃痞、反胃、嘈杂、吞酸范畴.

    作者:叶庆莲;蒙木荣;臧知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酪氨酸羟化酶及其信使核糖核酸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大鼠脑右侧黑质造成偏侧PD模型.并用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进行治疗,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观察对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及酪氨酸羟化酶信使核糖核酸(TH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可使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TH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加,且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结论: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对TH含量的升高作用是通过影响TH mRNA而产生的.

    作者:何建成;袁灿兴;卫洪昌;陈汝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大黄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24例

    急性重症胆管炎起病多急,病情凶险,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颇感棘手. 我院自1998~2001年间以大剂量生大黄煎汁口服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24例, 与同期同类患者以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较, 疗效优于对照组, 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建西;侯智亮;彭红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Mondor综合征34例

    Mondor综合征属胸部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多因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外伤或手术引起,在临床上常有发生,但鲜有报道.我们在临床上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Mondor综合征34例,并与西药治疗对照21例比较,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楼丽华;吴越;赵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解表剂运用心法(续完)

    3 变通解表3.1 解毒清热:适应证候为表寒里热证.由于表寒里热病机不尽相同,因此临证当分辨之,如表寒较重兼郁热烦躁,治宜峻发其汗,兼清热除烦,代表方如大青龙汤;表寒郁热轻证,治宜微发其汗,兼清郁热,代表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风寒挟湿兼有里热者,治宜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代表方如九味羌活汤;太阳经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初传阳明经,形成二阳经络同病甚或三阳经络同病者,治当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代表方如柴葛解肌汤.

    作者:倪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6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3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组160例、单纯辨证对照组80例及西药对照组8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综合疗法组予中医辨证分型、口服院内制剂及中医辨证结肠透析,单纯辨证对照组予辨证分型治疗,西药对照组予包醛氧化淀粉,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肾功能、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单纯辨证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疗效高于西药对照组及单纯辨证组,能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霓芝;王立新;毛炜;林启展;刘旭生;徐大基;李芳;庞嶷;包昆;卢富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是现代中医学者普遍关注的内容,它关系到中医辨证的规范化、病症诊断标准化、微观辨证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十几年来,国家及各级组织组成跨部门、多学科的中医舌诊研究课题组,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学习、吸收和利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开展中医舌诊规范化、客观化系列研究.

    作者:王永宏;杨志刚;李韵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中医证治需注意什么?

    答: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较无糖尿病的妇女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可能性要高4倍.因此有效地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预防妊高征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证治具有一定特色,需注意如下几方面.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