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麻在鼻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袁海军;乐新会;杜光生

关键词:辅助, 息肉摘除术, 右美托咪啶, 患者, 镇静作用, 心脑血管意外, 围术期, 手术难度, 鼻息肉, 抗焦虑作用, 中老年人, 镇痛, 应激反应, 全身麻醉, 密切配合, 局部麻醉, 呼吸抑制, 复合使用, 常见病, 安全性
摘要: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手术多用局部麻醉,需要患者密切配合,由于局麻作用常不完善,患者因疼痛、紧张、恐惧,导致血压、心率升高,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也增加,因此充分的镇静、镇痛非常重要。选择降低此类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药物,近年来已受到关注密切。盐酸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且无呼吸抑制,在全身麻醉中复合使用报道较多,局麻下手术中使用报道少见。本文旨在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局麻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镇静作用及其安全性。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吸烟喝酒、晚睡晚起、缺乏运动、使用含雌激素的补品、化妆品、晚育和不哺乳等等原因,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1]。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2]。乳腺数字化钼靶摄影是目前乳腺癌筛查和诊断常用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靶X线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的原因。

    作者:徐栋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电熵指数和双频谱指数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

    全麻深度监测在小儿中的应用及价值还存在争论[1]。近年来研究显示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小儿全麻监测的应用价值与成人相似[1,2]。新型脑电信号监测指标脑电熵指数包括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SE),在成人镇静和全麻深度监测中显示出与BI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但在小儿麻醉中尚未能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与BIS比较,探讨熵指数能否用于评价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状况。

    作者:胡小霞;王立中;张引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误诊为抑郁性厌食症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报告

    恶性肿瘤与厌食症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有些症状常见于二种疾病,如厌食、呕吐和恶病质等,正因为如此,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误诊。现对一例误诊为抑郁性厌食症的恶性肿瘤患者资料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仇雅菊;廖峥娈;朱俊鹏;谭云飞;史梅芳;于恩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痫前期患者母血、脐血及羊水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子痫前期的临床危害较大,可对患者全身各系统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机体整体血供,对心、脑、肾等多器官血供不足,尤其是对胎盘血供不足是导致胎儿状态较差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于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较多,有认为此类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异常[1,2]。而氧化应激异常是导致血管功能状态差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子痫前期患者母血、脐血及羊水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着重探讨子痫前期患者母血、脐血及羊水氧化应激指标变化。

    作者:王晔;张红萍;王佐;潘利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玉屏风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玉屏风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复发率。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咪唑斯汀10mg 1次/d,联合玉屏风胶囊2粒3次/d;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29/30),停药1个月后随访半年内复发2例,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24/30),停药1个月后随访半年内复发7例,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例。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且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梅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蛋白尿≥3.5g/d)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符合条件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入组环孢素联合激素治疗组(观察组,18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及eGF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两组均无因发生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结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杜红秀;白寿军;朱迎春;查芳芳;吴莲叶;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呼出一氧化氮检测对变应性咳嗽的诊断价值

    变应性咳嗽(AC)的概念首次由Fujimura[1]于1992年提出,主要指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效果不佳但抗组胺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干咳患者。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雾霾天气的增加,变应性咳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变应性咳嗽的病因不十分明确,且早期临床症状与普通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容易误诊误治。本文通过比较变应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呼出一氧化氮(eNO)值,探讨其在变应性咳嗽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韩江;邹晓;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元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

    补元合剂是一种治疗因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芪、生地、枸杞、白术、山药、杜仲、牛膝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扶正固本的功效。黄芪为补气药(合剂中含黄芪50g/1000ml),性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收敛之功效,是补元合剂中的君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甲苷,保证黄芪甲苷的含量才能提高补元合剂的药效。所以,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报告如下。

    作者:桑明敏;何亦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liverabscess)是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引起的化脓性病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肝区叩击痛、畏寒发热、白细胞升高,如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据统计,肝脓肿死亡率6%~14%[1],死亡原因主要是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2,3]。脓肿较小或尚未局限液化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脓肿较大、脓肿壁增厚者需脓液引流[4]。近年来,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发展,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已成功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5]。本文分析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脓肿的临床疗效。

    作者:钱军;姜明;吴显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施康定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中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不仅引起患者躯体的不适,同时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社会等方面也产生负面影响。疼痛的控制是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WHO已将控制疼痛列为第三种抗癌治疗手段[1]。本科应用奥施康定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中晚期癌痛患者,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林德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性质诊断中的价值

    乳腺肿块包括良性病变(乳腺肌瘤、乳腺囊肿、乳腺增生等)和恶性病变(乳腺癌等),是乳房内部生长出异常肿块结构的一类乳腺疾病[1]。乳腺恶性病变的预后与发现的时间关系密切,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1991年,Ophir等首先将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临床,能较客观地反映组织的硬度,而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弹性系数有较大差异,因此为鉴别乳腺肿块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技术[3]。本文回顾分析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霞;肖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亚甲蓝混合液在肛肠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肛肠疾病(肛裂、肛瘘、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国肛肠病调查报道发病率高达59.1%[1],其中很多患者需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和麻醉方法导致术后疼痛剧烈,直接影响手术质量[2]。本院采用亚甲蓝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配制成长效止痛剂,用于混合痔、肛裂、肛瘘患者术后镇痛,能明显减轻疼痛。现将一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田学斌;程琳;杨宝恒;王伟;杨明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不同后续治疗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疾病,大多数位于盆腔,少数可发生于盆腔外,如切口瘢痕、肺、脐、腹股沟区域、肠、膀胱、肾脏和四肢等部位[1,2]。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常见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继发于一些腹部手术,如剖宫产术,剖宫取胎术、子宫切除术、羊膜腔穿刺术,甚至于腹股沟疝修补术或阑尾切除术[2]。也有自发出现AWE病例的报告[3,4]。本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AWE患者78例,作一分析,现对其治疗及疗效。

    作者:倪洁;陈友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标准化131I治疗与ATD治疗Grave’s甲亢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标准化131I治疗与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比较标准化131I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疗效;比较标准化131I治疗对老年人与中青年人Grave’s甲亢的疗效。方法标准化131I治疗组:停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和药物如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复方碘溶液、胺碘酮等,131I治疗前进行常规检查,甲状腺高吸131I率测定、有效半衰期测定,甲状腺图像采集与重量测定,治疗剂量确定。131I空腹一次口服。ATD治疗组:治疗前常规检查、治疗剂量确定。结果(1)标准化131I治疗组痊愈率62.6%、好转率13.3%、甲减率19.5%、复发率4.6%, ATD治疗组痊愈率39.5%、好转率10.8%、甲减率3.1%、复发率46.6%,标准化131I治疗组较ATD治疗组疗效明显提高(P<0.05)。(2)标准化131I治疗后随着观测时间的延长,痊愈率逐渐上升,甲减发生率逐渐上升。(3)标准化131I治疗,中青年组痊愈率高于老年组,甲减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131I治疗Grave’s甲亢疗效优于ATD治疗,且较安全、经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Grave’s甲亢治疗方法。

    作者:王春梅;王雪梅;皇甫建;王城;张国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腹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表现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有神经纤维的组织和器官,好发部位依次为头颈(44.8%)、肢体(32.6%)、纵隔(9.2%),躯干和剩余混杂部位如胸腔或腹膜后8.5%,胃0.5%~1.2%[1],胸壁、胃肠、肝、肾上腺等部位少见,术前误诊率高。现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病理和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任红娜;张伟强;王立章;王延春;陆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息宁控释片在不安腿综合征中的应用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静坐或躺卧状态下出现的肢体深部不适感,患者经常需要通过活动、敲打或按摩罹患肢体来缓解症状。由于该病常在休息时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睡眠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科应用息宁控释片治疗RL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虎;洪文轲;范伟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CI常见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跌倒发作、声嘶等。有研究表明,PCI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眩晕等症状无特异性,需除外颈椎骨质增生等情况[1]。明确PCI的病因,对于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2]。本文旨在探讨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卫;邵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效果。方法64例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己酮可可碱)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分别比较两组的GGT、AST、TBIL、PTA、MDF及总有效率。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GGT、AST、TBIL、MDF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T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变化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1.8%,对照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疗效确切。

    作者:申苏建;蔡振寨;林李淼;郑波;徐昌隆;薛战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胆囊管汇入部切开一期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可以避免切开胆道从而防止术后胆道狭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成功率低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在于经胆囊管进入胆道较困难[1]。本科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胆道方法,探查并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俊;张永涛;梅小平;徐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在临床比较罕见。本院于2013年8月17日收治1例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殷人麟;蒋廷波;程绪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