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玉
目的:进一步探索血瘀证的微观机理,从基因水平探讨血瘀证微观实质.方法:以病证结合方式,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160例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用先进的血液生化指标和实验技术,进行了c-fos基因、c-jun基因和CD62p基因表达的观察、对比、分析,并以健康人为对照,从基因水平对血瘀证形成的微观机理和演变规律进行探索.结果:通过对血瘀证密切相关的微观指标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血瘀证患者存在c-fos、c-jun、CD62p基因异常表达,并且其指标的异常及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血瘀证各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基因组学是血瘀证实质研究的佳切入点.血瘀证现代研究应积极引进微观辨证学和基因科学的新成果,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并为中医临床治疗学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作者:马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多数有过度出汗的副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水电解质失衡,西医无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晓华;高鹏;张泉;杨丰;李振庆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累及远端中小动脉和静脉、节段性的闭塞性炎性疾病.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在我国20~45岁年龄段的发病率为52/10万.
作者:李娜;田明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答:自发性多汗症,多数表现为阵发性、局限性多汗,也有泛发性、全身性,或偏侧性及两侧对称性.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答:阳痿多为功能性病变,属器质性病变者较少,历代医家认为,其多与心、肝、脾、肾四脏功能有关,思虑忧郁,损伤心脾、阳道不振,或房室不节,阴精亏虚,命火不足,或惊恐伤肾等,均可出现是症,当以健脾益肾,宁心安神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治阳痿疗效甚佳,可选用中成药内外合治.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已故新疆著名中医专家张绚邦教授善治疑难病症,构思新奇,用方极多变化,治法别出心裁,对厥逆头痛治疗颇有心得,现举例如下.
作者:辛效毅;安冬青;艾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活动期AS患者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A组),针刺加西药治疗组(B组),复方硫磺灸片加西药治疗组(C组),每组30例,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B、C组治疗前后骶髂关节炎体征指数、Schober试验、枕壁试验、指-地距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且B、C组治疗前后以上4项指标差值与A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3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外周关节肿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灸与西药联合及针刺与西药联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药物灸无创痛,更易于接受.
作者:贾杰;王起印;张铁汉;李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煎对去势兔动脉粥样硬化原代培养平滑肌细胞凋亡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 mRNA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A组(卵巢切除)、B组(未切除卵巢)、C组(卵巢切除+补肾煎),均予高脂饮食并注射胎牛血清蛋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C组予补肾煎,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C组培养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A组、B组, PDGF-A mRNA 及MCP-1 mRNA在A组、C组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1),而在C组的表达又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补肾煎可能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降低PDGF-A mRNA及MCP-1 mRNA的表达而减轻去势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何春燕;傅晓东;陈伟华;许得盛;王文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瘢痕是烧伤和其它原因所致的创伤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任何创伤的愈合,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如果瘢痕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瘢痕性增生、挛缩,导致畸形.严重者不仅改变形体的外观,还会造成功能障碍,给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等方面留下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
作者:王始扬;王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邬成霖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临床工作30余年,对许多疑难皮肤病的治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我们有幸跟师学习,现将邬老治疗严重脱发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寇霄;罗维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采取气管冲洗后以黄芩液注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贵颖;吕英;朱振刚;刘旻;张慧琪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医脏器疗法有悠久的历史,历经数十代的补充与发展,脏器疗法的内容日渐丰富多彩,治疗范围也不断扩大,至今仍然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以国;成泽东;矫承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们自1996年起,用自拟疏肝理脾汤治疗腹型癫痫26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建岳;肖旭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以呼吸道病变为主的严重传染病,急性期会出现较严重的肺部间质渗出,甚至导致呼吸衰竭,部分急性期过后出院的患者仍会留存肺部未完全吸收的病灶,但对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尚不清楚.
作者:刘薇;苑惠清;张洁;孟广松;周济普;聂丽杰;吴月星;周裕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气血并治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63例颈A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另设相同年龄段健康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气血并治方.疗程1个月,观察患者血脂代谢、白细胞介素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和白细胞粘附表达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AS指数(TC/HDL-C)、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Hs-CRP水平以及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率(1CD11b和zCD11b)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降低TC/HLD-C,且对IL-6、Hs-CRP和1CD11b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气血并治方可有效、安全干预颈AS患者的血脂代谢和炎症反应,在预防AS形成、稳定斑块方面具有发展前景.
作者:张红霞;刘剑刚;史大卓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以中医清下消补法立方所组成的清下消补方合五子衍宗汤加减治疗肝硬化合并蛋白尿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蛋白尿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予清下消补方合五子衍宗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肾肝宁胶囊.两组均以相同的西药治疗,包括护肝支持及对症治疗,检查治疗前后血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尿中的免疫球蛋白、白蛋白(IgGu、ALBu).结果:两组治疗后组内各指标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ALT、SCr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P、ALB、TBIL、DBIL、BUN和24hu-pro、IgGu、ALBu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清下消补方合五子衍宗汤加减对肝硬化合并蛋白尿患者具有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疗效,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永伟;杨宏志;王拥泽;关卫兵;杨跃武;刘小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们在治疗中晚期肝癌时,重点采用补法,以滋补脾肾二脏为主,取得满意疗效.从现代病因学的观点看,虽然已确定致癌因素有多种,许多肿瘤的病因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关,但他们对机体致癌的作用方式,终必须引起机体的本身变化和反应.
作者:周宜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梅花针(七星针)疗法是中医传统的皮肤针刺法之一.
作者:姬承武;成秀梅;李庆生;赵淑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血栓性静脉炎是由于创伤(如手术、分娩)、肿瘤、妊娠、感染、静脉输液及先天性异常等多方面因素引起静脉血栓,刺激静脉壁导致炎症反应的周围血管壁疾病,可累及深静脉或浅静脉,多发生于下肢静脉,危重时可并发溃疡及肺栓塞.
作者:丁玉梅;解宁湘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李延芳主任医师几十年来致力于针灸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临床经验颇丰,笔者有幸跟师求学,获益匪浅,兹将李老部分学术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耿惠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