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朱鸿铭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朱传伟

关键词:胃炎/中医药疗法, @, 朱鸿铭
摘要:朱鸿铭主任医师从事内科治疗40余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现将其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浅介如下.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肉苁蓉能降血脂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效.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以肉苁蓉为主治疗高血脂症28例取得较好疗效.其方法是将肉苁蓉400g,山楂、金樱子各200g,共研细末加蜂蜜900g制成10g重蜜丸,每日3次,每次1丸,1个月为1个疗程.其中显效18例,好转9例,无效1例.

    作者:吴长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学用王清任活血逐瘀法2则

    清代中叶王清任编撰了<医林改错>.王氏以论述中风半身不遂之证治为起点,对临床各科多种病证在治法上创导活血逐瘀法,体现了他在前贤诊疗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余瀛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健神利水Ⅰ号治疗急性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神利水Ⅰ号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3组,A组应用健神利水Ⅰ号,B组应用醒脑消肿胶囊,C组应用20%甘露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比较A组优于B组(P<0.01),A组和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愈显率比较则A组优于C组(P<0.05).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A组优于B组和C组(P<0.01或P<0.05).结论:健神利水Ⅰ号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作者:刘泰;甘照儒;陆晖;张永全;谭文澜;黄健民;陈晓锋;余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淫羊藿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淫羊藿注射液2ml穴位注射加西药组用药,穴位注射每日1次,每周6次;B组:单纯西药,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多种神经心理量表测定,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改善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7%),并能有效改善V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P<0.05).结论:淫羊藿穴位注射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宫洪涛;郭可红;王宝亮;秦润笋;张振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抗肝纤维化52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典方补阳还五汤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普通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达61.4%~82.9%,ALT复常率达72.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7.8%~61.7%、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朱莹;袁伟建;姚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腰肌劳损一号治疗腰肌劳损200例

    从1999年1月~2002年6月,笔者以肾骨胶囊为对照,将符合标准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当飞利肝宁对实验大鼠酒精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当飞利肝宁胶囊是以天然植物当药的提取物和水飞蓟素配伍而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解毒之功效,临床多年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黄疸性肝炎及脂肪肝.有报道表明,该药有效成份对CCL4,D-氨基半乳糖及大剂量扑热息痛所致的小鼠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肝细胞膜具有稳定作用,能保护肝细胞,防止或减轻肝细胞损伤.本实验拟观察当飞利肝宁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苗芊;金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愈风宁心片治疗老年心肌缺血58例

    心肌缺血是老年常见病,因老年人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塞比例逐年增多.因此治疗心肌缺血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999~2001年用河南宛西制药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治疗心肌缺血58例,并设丹参片组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延东;石耀辉;李建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如何防治皮下埋植避孕剂后的副反应?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益肾降脂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降脂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将90例CRF患者经一般常规处理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以益肾降脂胶囊,对照组40例给予至灵胶囊,5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益肾降脂胶囊可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CRF的发展,改善CRF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前景.

    作者:刘润侠;李百文;吴喜利;许金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睡眠瘫痪症1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当今临床常用于治疗癫痫、神经官能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笔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睡眠瘫痪症(sleep paralysis)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存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针灸对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数和 IL-6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对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数和白细胞介素6信使RNA(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进行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培养、鉴定及IL-6 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破骨细胞形成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后破骨细胞形成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骨髓细胞IL-6 mRNA表达呈有意义增高(P<0.01),而针刺后其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1)针刺有效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使IL-6mRNA表达下降;(2)针刺使破骨细胞形成数减少.

    作者:刘献祥;沈霖;吴明霞;吴炳煌;高兰;胡文胜;张安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俞长荣治脾胃病8法

    福建中医学院俞长荣教授,从医50余载,尊崇长沙,博采各家之长,精于诊治脾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掇其要,分述如下.

    作者:林慧光;俞宜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程泾治疗月经病经验

    程泾教授从医30余年,尤其擅长妇科病的辨证治疗.笔者有幸师从程老师学习,现将侍诊所得治疗月经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要点有哪些?

    作者: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愈障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愈障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7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加愈障汤组40例(治疗组)和西药常规组39例(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磁式细胞分选器(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4细胞;采用SABC亲和细胞法和CMIAS系列多功能真彩图像分析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bc1-2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61.5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髓CD34细胞bc1-2的表达阳性率和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愈障汤治疗CAA疗效可靠,安全无毒.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1-2的表达,从而阻碍了骨髓CD34细胞的过度凋亡.

    作者:王树庆;魏学礼;解丽君;刘捷;李建华;张圣明;陈红霞;李公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治验

    1 病例介绍杨某,女,14岁,于1998年5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左右),无恶寒及咳嗽等症,血常规:白细胞6.2×109/L,中性0.48,淋巴0.52,给予对症处理.

    作者:郝建梅;高红梅;杨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以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并与妇科千金片治疗7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4.2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用芪竭颗粒也能改善血粘度,对T淋巴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本质可能是气虚血瘀,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疗效,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调节免疫机能,减少复发有关.

    作者:章勤;何嘉琳;何少山;许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朱鸿铭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朱鸿铭主任医师从事内科治疗40余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现将其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浅介如下.

    作者:朱传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郁证大鼠血及结肠组织胃肠激素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造模组采用夹尾法急性激怒建立肝郁证模型,正常组不予处理.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及结肠组织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肝郁证大鼠血SS含量明显增高(P<0.05),NPY、Glu明显降低(P<0.05或P<0.01),SP、VIP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肠组织NPY、SS、VIP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Glu明显降低(P<0.05),SP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郁证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变化,表明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是肝郁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