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袁伟建;姚红艳
目的:对52例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的系统临床观察,并以29例咽鼓管阻塞者作对照,得出中医辨证的初步研究结果.方法:运用综合辨证的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半定量定性和定位的评判.分析咽鼓管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与辨证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本病多为虚证(86.6%),以气虚证居多(91.1%),常见脾气虚者(53.3%);评判咽鼓管功能的呼吸波、吸鼻试验与辨证有一定关系.结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与中医虚证、特别是脾气虚有一定关系.
作者:段晓慧;谭敬书;陈家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1963年从已故名医王希亭为师,王师曾授肉苁蓉为主治疗老年尿血法,通过近40年的临床验证,确有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昭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典方补阳还五汤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普通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达61.4%~82.9%,ALT复常率达72.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7.8%~61.7%、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朱莹;袁伟建;姚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不仅对温病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对方剂学也有巨大贡献.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3月排印本<温病条辨>为据,对书中所涉及的方剂学内容,作一归纳和分析.
作者:华浩明;王灿晖;杨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愈障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7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加愈障汤组40例(治疗组)和西药常规组39例(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磁式细胞分选器(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4细胞;采用SABC亲和细胞法和CMIAS系列多功能真彩图像分析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bc1-2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61.5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髓CD34细胞bc1-2的表达阳性率和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愈障汤治疗CAA疗效可靠,安全无毒.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1-2的表达,从而阻碍了骨髓CD34细胞的过度凋亡.
作者:王树庆;魏学礼;解丽君;刘捷;李建华;张圣明;陈红霞;李公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史摘要患者赵某某,男,52岁.因神志不清,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3周,于2000年10月13日由某医院转入我科.患者于3周前在打牌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随即出现意识不清,伴呕吐及尿失禁.急送某县医院,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右壳核脑出血,出血量约48ml,给予甘露醇、雷尼替丁、维生素C、抗生素等治疗,鼻饲饮食.2周后患者意识程度变浅呈嗜睡状态,将甘露醇减量.又治1周,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遂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作者:杨宏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以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并与妇科千金片治疗7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4.2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用芪竭颗粒也能改善血粘度,对T淋巴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本质可能是气虚血瘀,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疗效,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调节免疫机能,减少复发有关.
作者:章勤;何嘉琳;何少山;许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程泾教授从医30余年,尤其擅长妇科病的辨证治疗.笔者有幸师从程老师学习,现将侍诊所得治疗月经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功具补肾阳,益精血,润燥滑肠.其特点是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为平补之品.临床多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阳痿,不孕,腰膝冷痛,筋骨软弱以及肠燥便秘等.此外,民间常用此药治疗妇人症瘕,笔者试用于临床,疗效颇佳.
作者:杨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杨某,女,14岁,于1998年5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左右),无恶寒及咳嗽等症,血常规:白细胞6.2×109/L,中性0.48,淋巴0.52,给予对症处理.
作者:郝建梅;高红梅;杨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8年3月以来,我们以自拟中药补肾化瘀汤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江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造模组采用夹尾法急性激怒建立肝郁证模型,正常组不予处理.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及结肠组织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肝郁证大鼠血SS含量明显增高(P<0.05),NPY、Glu明显降低(P<0.05或P<0.01),SP、VIP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肠组织NPY、SS、VIP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Glu明显降低(P<0.05),SP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郁证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变化,表明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是肝郁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对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数和白细胞介素6信使RNA(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进行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培养、鉴定及IL-6 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破骨细胞形成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后破骨细胞形成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骨髓细胞IL-6 mRNA表达呈有意义增高(P<0.01),而针刺后其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1)针刺有效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使IL-6mRNA表达下降;(2)针刺使破骨细胞形成数减少.
作者:刘献祥;沈霖;吴明霞;吴炳煌;高兰;胡文胜;张安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肾降脂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将90例CRF患者经一般常规处理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以益肾降脂胶囊,对照组40例给予至灵胶囊,5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益肾降脂胶囊可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CRF的发展,改善CRF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前景.
作者:刘润侠;李百文;吴喜利;许金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排尿性晕厥是指发生于排尿终末或排尿后数秒钟内,患者突然晕倒、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肢冷汗出或口吐白沫,移时逐渐苏醒复如常人,不遗留后遗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近20年来以加味补中益气汤合用艾灸百会、关元穴治疗本症6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当今临床常用于治疗癫痫、神经官能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笔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睡眠瘫痪症(sleep paralysis)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存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药以分期分型辨证论治,尽管难以根除,但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疾病的复发,兹将临床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窦海中;郝平生;姜青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心肌缺血是老年常见病,因老年人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塞比例逐年增多.因此治疗心肌缺血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999~2001年用河南宛西制药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治疗心肌缺血58例,并设丹参片组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延东;石耀辉;李建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筋散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用自拟舒筋散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的西医疗法,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平均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45.24%(P<0.05);体征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和33.3%(P<0.05).结论:提示舒筋散胶囊治疗DPN有显著疗效.
作者:聂轩;李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胶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测定动脉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基因表达、血浆脂质过氧化物、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主动脉壁形态学、主动脉壁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银杏胶囊下调生长因子PDGF-A mRNA表达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提高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大体形态、光镜、电镜显示,银杏胶囊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减少泡沫细胞层数.结论:银杏胶囊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刘宇;顾仁樾;王逸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