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阳利水、活血化痰消水肿降血糖1例治验体会

曾庆明;雷跃

关键词:血糖, 水肿, 个案
摘要:1 2006年3月16日一诊1.1 一般情况 徐某,男,51岁,已婚,教师,江西赣州人,汉族,住深圳市南山区.1.2 主诉 反复下肢浮肿2年加重并伴面目浮肿3天.1.3 现病史 患者禀赋虚弱,有“风心”(二尖瓣狭窄)病史11年伴2型糖尿病1年.时感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干咳,少痰,动则尤甚,且与年俱增.近2年来反复出现下肢浮肿,每次需住院治疗.意欲行心脏二尖瓣分离术,奈因有手术禁忌症而未遂.此次因5天前感寒触发痼疾,近3天来肿势上漫,面目亦浮,势重往年.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变通小青龙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体会

    变通小青龙汤是李可老中医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结合危重症实战经验创制的治疗肺心重症的经验方,临床应用发现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所致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凡病机属“本气先虚,外寒内饮”者均可选用.

    作者:黄臻;颜芳;徐国峰;陈党红;李菁雅;关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体外兔BMSCs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晌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体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兔BMSCs,通过MTT法检测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BMSCs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Fow Cytometry FCM)检测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BMSCs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金匮肾气丸各组光吸收值(OD)高于空白对照组.金匮肾气丸各组与模型组比较,Go/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升高,凋亡率降低,并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体外能够提高兔BMSCs的活性,促进G<,0>/G<,1>期的BMSCs向S期和G<,2>/M期转化,促进BMSCs的增殖,降低地塞米松所致的兔BMSCs的凋亡率.

    作者:张文信;刘金文;曹学伟;叶青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刺督脉穴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及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督脉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改善情况及可能机制,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侧颈总动脉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复制VD大鼠模型;对VD大鼠模型进行西药(喜得镇)、针刺和电针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学习记忆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l区Bcl-2、Bax蛋白表达及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经过6次训练,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跳台时间延长;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跳台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凋亡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bcl-2、bax及细胞凋亡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海马组织bcl-2水平增高,bax及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各治疗组均可改善VD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提高学习记忆成绩.(2)各治疗组均可抑制VD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

    作者:张冠楠;鄂建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暖心胶囊对实验性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NP的影响

    目的:探讨暖心胶囊对实验性大鼠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暖心胶囊组(低剂量、高剂量)、地高辛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狭窄腹主动脉方法造模,成功模型灌胃给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LVSP、LVDP、LV+dp/dt、LV-dp/dt和血浆BN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暖心胶囊高、低剂量组和地高辛组,均能降低SBP(P<0.05),降低LVDP,暖心胶囊高剂量组和地高辛组均能提高LVSP,提高+dp/dtmax,暖心胶囊高剂量组能降低LV-dp/dtmax(P<0.05).暖心胶囊高剂量组、地高辛组均能减低血浆BNP水平(P<0.05).结论:暖心胶囊能改善实验性心衰大鼠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和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潘光明;林晓忠;张磊;盛小刚;邹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对脑梗塞恢复期大脑中动脉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对脑梗塞恢复期左、右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的变化,采用计分法观察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对脑梗塞恢复期上、下肢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塞恢复期在双侧风池穴有热敏化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悬灸热敏化风池穴+针刺疗法),对照组35例(单纯针刺疗法).运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两组疗程前后左、右大脑中动脉(MC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组间比较,同时采用计分法观察两组疗程前后上下肢瘫痪的临床疗效,并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大脑中动脉左、右收缩峰、舒张未及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左、右收缩峰、舒张末及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别(P<0.01);左、右收缩峰、右侧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左、右舒张末、左侧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上、下肢瘫痪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上、下肢瘫痪疗程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加针刺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均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恢复期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但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加针刺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对上、下肢瘫痪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两者作用相近.

    作者:洪恩四;陈日新;张波;黄建华;李元琴;王红;袁世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探索出更为优越的模型复制方案.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单纯手术组(B)、手术+STZ组(C)、高糖高脂+STZ组(D)、高糖高脂+手术+STZ组(E),分别给予不同处理.监测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通过PAS及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C、D、E组血糖、血胰岛素均明显高于A、B组(P<0.01),D、E组血脂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C、E组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组,E组差异更为显著.E组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变化明显.结论:高糖高脂+手术+STZ组的模型复制方法更能够贴切地模拟人类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是糖尿病肾病模型复制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丽;于世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对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组(n=30)和对照组(n=30),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物治疗.检测PCI后6h、PCI后12h、PCI后24h血中CK-MB值并分析其峰值.在PCI术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利用IBS技术检测受累心肌的IBS%,IBS周期变化幅度(cycle variation of IBS,CVIB),N-延迟相比较.结果:丹红组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有显著差异(P<0.01);PCI术前两组的CK-MB值没有明显差异,而术后观察到丹红组CK-MB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与丹红组梗死区比较,生理盐水组梗死区心肌心肌IBS增大,CVIB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PCI后炎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

    作者:贺晓楠;孙婷婷;张城;陈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将重度癌痛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刺镇痛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西药),比较两组的止痛疗效、止痛持续时间、毒副作用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止痛效果、止痛持续时间及减轻毒副作用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痛能明显提高止痛效果,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剑雄;孔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评定方法探讨

    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报道,对文献中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汇总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尚无国际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从而直接影响了对疗效的判定和结论的分析.根据目前研究情况,推荐使用多种量表相结合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期待学者制订出适合全面评价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的特异性量表.

    作者:马文彬;诸毅晖;覃勇;范丹;裴钰;袁权;贺智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2)

    1.1 化湿渗湿类具有芳香化湿、利水渗湿作用的一类药物.1.1.1化湿用芳香药以宣化湿邪的作用.1.1.1.1芳香化湿芳香化浊芳香药祛除上焦或中焦湿浊邪气的作用.1.1.1.2化湿和中祛除中焦湿浊邪气以调和脾胃的作用.1.1.1.2.1 化湿止呕祛除中焦湿浊邪气以降逆止呕的作用.1.1.1.2.2化湿止泻祛除中焦湿浊邪气以消除泄泻的作用.1.1.1.3化湿解暑祛除暑湿邪气的作用.1.1.1.4化湿行气祛除湿邪以调畅气机的作用.

    作者:崔家鹏;王彩霞;李德新;吕爱平;朱鹏举;林大勇;易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KOA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血瘀型KOA患者81例(共112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瘀血痹片口服,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d,1次顿服,连服20天.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和远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KOA疗效确切,综合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治疗,是一种防治KOA的有效疗法.

    作者:覃剑;程维;罗锟;周文明;奚海翔;李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灸关元、大椎改善阳虚证血液流变指标的临床研究

    目的:艾灸老年阳虚证患者关元、大椎穴,观察其对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206例阳虚证患者分成配对两组,两组配对的病人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但灸法组同时接受艾灸关元、大椎治疗,观察血流变的改变情况,同时观察阳虚证的好转情况与基础疾病的治疗情况.结果:血流变有明显改善,阳虚证、基础疾病均有好转.结论:灸法组可以明显改变血流变,灸法组症状与体征的改善也比对照组明显.

    作者:宋少军;李学玉;韩秀华;姜春爱;姜旭光;宫树波;辛铭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清热解毒中药对肠癌细胞株CEA表达的影响

    目的:筛选出能明显影响肿瘤标志物CEA表达的清热解毒中药,指导临床应用.方法:用亚细胞毒浓度的药物作用于肠癌细胞一定时间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和细胞,分别采用夹心ELJ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癌细胞培养上清CEA的表达.结果:所选取的清热解毒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且随着中药浓度的递减,抑制率也相应的减低;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夜CEA的表达在24h时,蚤休及黄连对CEA的浓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CEA的表达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连对CEA表达的阳性染色率低,蛇莓、蚤休阳性染色率相当,夏枯草、连翘阳性染色率强.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对肠癌细胞株CE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邹玺;胡玥;戴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时间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时间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例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每一组有30例患者.远离痛点方向平刺(15°),并进行疗效比较.按压力量值之测定:采用指针式拉压力计规范所有之按压力量,每一次试验前后,试验者使用指针式拉压力计之按压方式,包括按压位置、方向、力量等,必须严格规定其一致性.本试验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之数字量表评订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对肌筋膜疼痛之治疗前后疼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完全缓解率增加.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剌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之总有效率均相同,可达100%.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平均减分率仅略为增加.3种针剌时间比较,疼痛缓解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得宜,针刺5min即有很好的疼痛缓解效果;针刺时间延长,疼痛再缓解有限.

    作者:傅俊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58例采用普适泰片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中药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汤药口服并灌肠、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30天,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和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EPS-WBC)计数变化.结果:中药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x<'2>=7.5585,4.7728,P<0.01和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的NIH-CPSI评分及EPS-WBC计数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t=3.2375,17.099及5.9229,15.840,P均<0.01);中药组NIH-CPSI评分和EPS-WBC计数均显著低于西药组(t=11.394,8.5961,P均<0.01);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x<'2>=5.9010,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并针灸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具有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排尿、提高生活质量,比西药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李晖;孙自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归经传统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综合阐述中药归经传统研究原理和方法的现状以及对其内涵的理解、分析,进而对归经原理提出主要是药物临床疗效,次为药物自然特性.研究方法有脏腑归经法、经络归经法、卫气营血归经法、三焦归经法.存在的问题是确定归经标准不统一与自然特性认识归经带有片面性.意在能为同道更好地研究归经理论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作者:徐伟超;李佃贵;于丽;王洪博;贾蕊;李渡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对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各种中西医方法做一总结,旨在中西合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以“围绝经期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更年期忧郁症”为首次检索词,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二次检索词,检索年限:1999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检索后经人工筛查,排除科普文献、文献综述、各数据库重复录入的文献.结果:终搜集到162篇文献,阅读全文,选取较高质量文献对其做一总结.结论:①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方法有中药、针刺、艾灸、推拿、走罐等,目前,对于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多,而针灸方面较少,仅有18篇文献.②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使用雌激素和抗抑郁药,临床多联合用药.③心理、运动干预所起的具体作用及成效,还缺乏数据论证.单因素干预因受到伦理学影响,很难进行随机对照研究.(④研究的诊断标准过于单一,缺少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专有标准;疗效标准除了参照HAMD评分或减分率,还应关注患者血液激素水平,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⑤缺少长期疗效及复发率的统计,各种干预措施的远期疗效不确定,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临床应积极推广,但研究设计还有待优化.

    作者:王妍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辨证论治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辨证论治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Cochrane的系统评价方法;结果:纳入13个研究、162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辨证论治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辩证论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作者:张俊清;张军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麦门冬汤主治病证探讨

    历代医家及现代教材多认为《金匮要略》麦门冬汤是治疗虚热肺痿,作者认为该方原治上气,即哮喘,可移用于虚热肺痿.其病位在于肺而关于胃,病性乃气阴两虚,痰火搏结.临床上只要谨守肺胃气阴两虚,痰火搏结的病机特征,可将该方灵活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

    作者:郭军;赵国平;梁雪冰;蔡川;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膝骨性关节炎常见经筋病灶点的临床统计分析

    目的:探寻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见结筋病灶点(规律性阿是穴).方法:将114例,198个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用长圆针解结法治疗,对膝关节周围结筋病灶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点出现率高的是胫骨内髁、髌内下,即髌内侧支持带的起点和止点.结论:提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并与骨刺无直接关系.

    作者:董宝强;黄凤云;李江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