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黄斌;罗先策;任毅
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其主要病理机制为炎症反应,引起小儿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常用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高低及大便常规及培养来初步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血常规结果受到是否治疗、生理状况(贫血、营养不良)、年龄、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时,其浓度可显著升高,与疾病的急性期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对256例腹泻患儿进行CRP、外周血WBC计数测定,并对两者进行统计学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柏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毒性作用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积聚,导致胆碱能神经和部分中枢神经功能过度兴奋.急性中毒重者迅速转入抑制和衰竭,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随着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的深入,一些不为人们熟悉的少见并发症被陆续发现,现将本院2007年2月以来出现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沈新秀;胡东东;魏叶;孙颖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护理学是高度实践性的学科,临床实习带教对于培养合格的适应临床需要的护理工作者起关键作用.儿科门诊输液室与其它科室比较,专科性强,其护理工作具有特定的重点和难点.作者在实习护生的带教过程中,运用互动沟通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舒复平;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并发颅内再出血的概率及预后.方法 对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静脉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对颅内局部止血和冲洗,个别再出血者,可行紧急开颅手术或再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 治疗组再出血率为17.8%,基本接近对照组的15.4%(P>0.05);治疗组再出血病人的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与内科保守方法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相比,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未明显增加颅内再出血率;相反,对并发颅内再出血病例的有效率有明显增加.
作者:夏成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7年的研究状况,对COPD研究工作的历程进行时代划分.方法 综合手工检索、数据库检索、文献引用对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三大杂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上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有关COPD的文献进行统计,并经过数据转换计算后进行分析.结果 1972~2008年37年中3种杂志刊登的论文数(不包括肺心病)共947篇,得到COPD各类别文献对时间的曲线图(三大杂志、VIP、PUBMED),各类别及各方向的论文数据.并通过文献学分析将我国COPD研究历史分为4个阶段.结论 我国近40年的COPD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各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征,但仍然存在的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得以解决.
作者:翁磊;戴元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是发生在肝炎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它与何种肝炎病毒相关,至今尚未明确.HAAA是一组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疾病.本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例HAAA,并进行临床、实验室、疗效及预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晶;林圣云;胡致平;武利强;戴铁颖;周郁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男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IMT差异;将老年女性组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脂等.对颈动脉IMT异常的老年女性患者,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总动脉IMT和UAER、血糖、血脂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1)老年女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2)非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老年女性组和老年男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老年女性患者中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与内膜正常组比较,UAER显著增加.(4)相关分析发现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UAER、收缩压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收缩压、UAER呈正相关.
作者:冯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人工流产是因为意外妊娠、优生或疾病等原因而采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手术简单而安全,但人工流产的近期与远期并发症却不少见,近年来未婚女性作人工流产手术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频率也有所增加,为探讨人工流产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本院本次妊娠前有、无人工流产术初产妇各300例,分析人工流产术与再次妊娠时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作者:季建媚;孙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盆腔囊性病灶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其中以生育期妇女居多.由于盆腔解剖结构复杂,囊性病灶声像图表现的多样性,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作者通过回顾分析盆腔囊性病灶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对不典型声像图改变的鉴别诊断,分析误诊原因,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治依据.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边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由于时代的进步,生活观念的转变,现在到妇科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人与日俱增.为了不断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院开展了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的计划生育手术,使原来盲目、困难的手术,变得直观、快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惠琴;陆海娟;伍小辉;陈春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变化及其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将50名围绝经期的妇女分为2组.A组(n=25)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B组(n=25)健康体检妇女.分别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并进行SSR检查.结果 A组及B组血清E2,P水平下降,LH水平上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及B组FSH水平均上升,其中B组上升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SSR显示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SSR潜伏期及波幅基本正常.SSR潜伏期及波幅与E2及FSH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中,SSR有异常改变,提示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SSR或许可成为诊断绝经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方法 之一.SSR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
作者:孙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妇女生育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疾病,在30岁以上已婚妇女约20%子宫内有大小不等的肌瘤[1].绝大多数肌瘤有典型的超声图像特点,较容易识别,但有些子宫肌瘤表现较复杂,有时在诊断上发生一定困难,应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S-CD),选用高频率探头获得高分辨力的清晰图像和高敏感的彩色血流信号,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子宫肌瘤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本文对2315例机关已婚妇女经TVS-CD体检出的子宫肌瘤的超声结果作一总结分析,探讨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梅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研究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探讨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中毒组、血必净组、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及血必净组用百草枯120mg/kg灌胃,一次性染毒;血必净组从染毒后2小时开始,腹腔内注射血必净10ml/kg,每日一次,至处死前;中毒组及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至处死前.分3个不同时间点(6、24、72小时)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后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中毒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表现为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血必净组的病理学改变为局灶性肺泡隔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也无明显损伤,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从病理学角度观察,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晓玲;陈安宝;胡强;王刚;赵群远;陈嘉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B-Flow是GE公司推出的新技术,又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是利用数字编码对血流、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直接的实时观察,并以灰阶方式显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B-Flow显像状态下,血流和组织同时成像,能够清晰快速地显示血流信息、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相对于传统的血流成像方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DI)具有其本身的许多优点[1].现将本院采用B-Flow、2D(二维)、CDFI、PDI四种显像模式检查并确诊的6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高欢欢;王宝华;成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 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LC术21640例中损伤十二指肠8例(0.037%)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损伤8例病例中,术中发现6例(中转开腹修补术3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术后发现2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引流营养支持保守治疗1例).除1例因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术后7d死亡外,其余7例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胆囊周围炎性粘连、暴露不充分,以及分离过程中造成胃肠撕裂和灼伤穿孔.及时有效恰当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奎;保红平;高瑞刚;刘天锡;冯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眩晕和头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眩晕是哪一种疾病引起的,有时比较困难.因引起眩晕发作的疾病很多,有中枢性疾病,也有内耳前庭器官疾病等.眩晕与头脑不清、昏昏沉沉是有区别的.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患者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摆动、上升、倾斜、天翻地覆感觉.眩晕发作时伴随着相应症状;如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耳鸣,复视,错定物位,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血压下降等.
作者:徐姜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腹部手术后一种特殊类型肠梗阻,多发生于腹腔污染重,创伤大的手术.多数学者认为它既有肠梗阻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以往对其认识不足,处理不当,易发生肠坏死、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后果.作者对本院2003年10至2008年9月诊治的1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强;陈侃松;陈伦宽;周福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为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在低场MRCP中胃肠道内的液体也可同时呈现高信号,从而对胰胆管的解剖形态和病变梗阻部位显示不佳,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作者应用口服3‰钆对比剂(Gd-DTPA),对低场MRCP图像质量有明显的改善.现作一报道.
作者:王洪生;何佳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高,几乎所有>65岁老年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单独使用各种抗BPS药物,疗效不满意,某些联合用药方法有效率亦不高.以往,爱普利特联合高特灵被认为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典用药.本院自2005年8月以来,采用爱普利特联合乌灵参胶囊治疗老年BPH,效果较好.现将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乌灵参和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高特灵的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费玉明;徐文姬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