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滨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妇女生育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疾病,在30岁以上已婚妇女约20%子宫内有大小不等的肌瘤[1].绝大多数肌瘤有典型的超声图像特点,较容易识别,但有些子宫肌瘤表现较复杂,有时在诊断上发生一定困难,应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S-CD),选用高频率探头获得高分辨力的清晰图像和高敏感的彩色血流信号,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子宫肌瘤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本文对2315例机关已婚妇女经TVS-CD体检出的子宫肌瘤的超声结果作一总结分析,探讨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梅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是发生在肝炎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它与何种肝炎病毒相关,至今尚未明确.HAAA是一组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疾病.本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例HAAA,并进行临床、实验室、疗效及预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晶;林圣云;胡致平;武利强;戴铁颖;周郁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边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占全身骨折的1%~2%.既往作者对该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或记忆合金髌骨爪等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较大,病人住院时间较长,膝关节功能恢复慢,少数病人手术后髌骨关节面不平整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引起关节疼痛、功能障碍.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跟进及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作者自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有选择性的采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空心拉力螺丝钉内固定+爱惜帮缝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2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伟;张相弟;毛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声诺维在扩大的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方法 102例患者因血清tPSA>4ng/ml或伴前列腺硬结接受穿刺活检术,其中43例检查中接受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声诺维组与普通组比较,平均年龄、平均tPSA以及可疑指检率分别为67.5∶ 68.7岁、26.2∶ 28.6ng/ml和24.3%∶ 25.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采用改良Norberg穿刺方案,即首先系统穿刺8针,若实时超声或注射声诺维后发现可疑低回声结节,再增加1~3针重点穿刺.回顾性比较声诺维组与普通组活检病理阳性率及准确性.结果 声诺维组43例接受穿刺446针,平均10.4针;普通组59例接受穿刺571针,平均9.7针;两组平均穿刺针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表明,声诺维组前列腺癌9例,阳性率为20.9%,普通组12例,阳性率为20.3%,两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石蜡病理显示,声诺维组446针标本中,阳性针数54针,阳性率为12.1%;普通组571针标本中,阳性针数46针,阳性率为8.1%;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GPIN或ASAP病例中,声诺维组7例,发生率为16.3%;普通组9例,15.2%;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声诺维能提高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可疑恶性结节的分辨率,但对HGPIN或ASAP诊断帮助不大.结论 采用造影剂-声诺维进行扩大的经直肠多普勒超声活检能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该方法 安全易行,便于门诊开展.
作者:陈彤;刘大乐;肖克峰;刘增钦;孙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并发颅内再出血的概率及预后.方法 对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静脉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对颅内局部止血和冲洗,个别再出血者,可行紧急开颅手术或再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 治疗组再出血率为17.8%,基本接近对照组的15.4%(P>0.05);治疗组再出血病人的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与内科保守方法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相比,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未明显增加颅内再出血率;相反,对并发颅内再出血病例的有效率有明显增加.
作者:夏成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统计学是各项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由于统计学知识的缺乏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的事例不胜枚举.下面介绍统计学方法在医学影像学研究中应用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作者:倪水军;王洪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立体像素成像(CTA)对血管病变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CTA检查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2~94岁,平均43.98岁.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ml)经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3.0ml/s,总剂量按体重1.2ml/kg计算.扫描参数:220mA,120kV,层厚5mm,进床速度8.75mm/s.回顾性重建1.25mm.检查后经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再现法(VR)重建.结果 出现1例假阴性病例,无假阳性病例.结论 基层医院DSA设备配置目前尚少,而CT机器已较普遍,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立体像素成像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有其实用价值.
作者:孙和峰;王洪生;李宗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7年的研究状况,对COPD研究工作的历程进行时代划分.方法 综合手工检索、数据库检索、文献引用对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三大杂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上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有关COPD的文献进行统计,并经过数据转换计算后进行分析.结果 1972~2008年37年中3种杂志刊登的论文数(不包括肺心病)共947篇,得到COPD各类别文献对时间的曲线图(三大杂志、VIP、PUBMED),各类别及各方向的论文数据.并通过文献学分析将我国COPD研究历史分为4个阶段.结论 我国近40年的COPD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各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征,但仍然存在的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得以解决.
作者:翁磊;戴元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30万U/d,静脉滴注,连用7d,于治疗第7天及治疗后1个月统计两组心绞痛缓解率、出血并发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出血、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可安全有效地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曾陵祥;向智;钟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的经验,特别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分析本科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120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地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其中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经手术治疗治愈;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排便不畅,经定期扩肛后缓解.结论 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效果满意,双吻合技术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但吻合口漏的发生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充分的肠道准备,熟练运用双吻合器,以及正确放置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黎超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 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LC术21640例中损伤十二指肠8例(0.037%)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损伤8例病例中,术中发现6例(中转开腹修补术3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术后发现2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引流营养支持保守治疗1例).除1例因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术后7d死亡外,其余7例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胆囊周围炎性粘连、暴露不充分,以及分离过程中造成胃肠撕裂和灼伤穿孔.及时有效恰当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奎;保红平;高瑞刚;刘天锡;冯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是否存在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临床治疗中较关键的问题,但是,经常遇到漏诊、误诊和过度诊断使急诊中肇事者和伤者不认可等问题.作者采用SSD(表面遮盖技术)鼻骨重组图像准确直观地显示鼻骨,使双方当事人均认可我们的诊断,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中的诊断问题.
作者:党栓涛;杜纯利;陈明华;敖其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研究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探讨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中毒组、血必净组、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及血必净组用百草枯120mg/kg灌胃,一次性染毒;血必净组从染毒后2小时开始,腹腔内注射血必净10ml/kg,每日一次,至处死前;中毒组及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至处死前.分3个不同时间点(6、24、72小时)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后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中毒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表现为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血必净组的病理学改变为局灶性肺泡隔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也无明显损伤,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从病理学角度观察,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晓玲;陈安宝;胡强;王刚;赵群远;陈嘉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为DNA回旋酶的抑制剂,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与其他抗菌药联用未见交叉耐药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作用迅速等特点[1~3];复方石韦片为中成药制剂,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即清热燥湿,又利尿[4~6].本文着重分析左氧氟沙星与复方石韦片联用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
作者:李文红;于沛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高,几乎所有>65岁老年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单独使用各种抗BPS药物,疗效不满意,某些联合用药方法有效率亦不高.以往,爱普利特联合高特灵被认为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典用药.本院自2005年8月以来,采用爱普利特联合乌灵参胶囊治疗老年BPH,效果较好.现将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乌灵参和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高特灵的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费玉明;徐文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毒性作用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积聚,导致胆碱能神经和部分中枢神经功能过度兴奋.急性中毒重者迅速转入抑制和衰竭,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随着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的深入,一些不为人们熟悉的少见并发症被陆续发现,现将本院2007年2月以来出现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沈新秀;胡东东;魏叶;孙颖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自杀未遂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自杀行为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和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急诊科、病房新发生的110例的自杀未遂者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自杀未遂者中,居住在农村、年轻人、文化程度低、已婚、女性、内向性格所占比例较高;大多数采用农药方式自杀(70.9%);中、重度抑郁者所占比例41.8%.从自杀想法到自杀行为间隔时间<5min者占28.2%,<30min者占50.9%.结论 加强农药管理,改善周围不良环境条件,早期发现,对自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莹;师建国;陈元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观察其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对肠功能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于术前3天直至术后第7天给予肠内短肽制剂-百普素营养支持,对照组入院后给于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 ,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按常规处理(术前常规膳食,术后PN营养支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3、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粘膜及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肠粘膜状况、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病人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更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改善,是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较佳的选择.
作者:蒋晓松;周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9月诊治桡骨下段骨折452例,早期采用前后石膏托固定,2~3周后改用杉树皮固定的方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伯平;房梁;吴萍亚;顾月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