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复宁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沈姚琴;马瑞芬

关键词:治疗宫颈糜烂, 人乳头瘤病毒, 慢性宫颈炎, 单纯疱疹病毒, 现报道如下, 妇科常见病, 良好疗效, 多发病, 病毒感染, 宫颈癌, 干扰素, 制剂, 患者, 病因, HSV, HPV
摘要:慢性宫颈炎(表现为宫颈糜烂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多样.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等病毒感染与宫颈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作者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干扰素制剂辛复宁栓治疗宫颈糜烂患者9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还是比较常见.由于急性中毒,尤其是中、重度中毒后病情变化较多,治疗中可出现反跳及中间综合征,故出现病情加重时较多考虑上述原因,导致一部分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漏诊、误诊.而并发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现将本院近期发生的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报告如下,旨在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俞菊英;周明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SD鼻骨重组图像在实践中的应用

    是否存在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临床治疗中较关键的问题,但是,经常遇到漏诊、误诊和过度诊断使急诊中肇事者和伤者不认可等问题.作者采用SSD(表面遮盖技术)鼻骨重组图像准确直观地显示鼻骨,使双方当事人均认可我们的诊断,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中的诊断问题.

    作者:党栓涛;杜纯利;陈明华;敖其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病理改变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探讨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中毒组、血必净组、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及血必净组用百草枯120mg/kg灌胃,一次性染毒;血必净组从染毒后2小时开始,腹腔内注射血必净10ml/kg,每日一次,至处死前;中毒组及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至处死前.分3个不同时间点(6、24、72小时)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后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中毒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表现为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血必净组的病理学改变为局灶性肺泡隔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也无明显损伤,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从病理学角度观察,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晓玲;陈安宝;胡强;王刚;赵群远;陈嘉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以持续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于1935年由Stein和Leventhal首先报道,故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PCOS也是生育期妇女月经失调和无排卵不孕患者常见的原因,在育龄妇女中,其发病率高达5%~10%.

    作者:卢莉莉;程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局部麻醉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日间腹股沟疝手术局部麻醉的方法 .方法 对2007年6至10月48例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日间疝修补术.结果 48例腹股沟疝患者局部麻醉下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对麻醉耐受性好,无不适感,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部麻醉是成年人行可复性腹股沟疝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此方法 具有安全、简便、有效和经济的特点,且无麻醉后不良反应.

    作者:姜长滨;宋传健;李伟;侯延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电切术围手术期用药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术后用药对宫内膜的修复及阴道流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的86例患者,术前均行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排除了病理检查为复杂性增生过长的患者.其中47例患者为观察组,术前、术后均给予药物处理;39例患者为对照组,只给予术前预处理.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宫内膜修复情况及阴道流血量的多少.结果 病理分型为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和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观察组结痂期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分型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其它类型功血,结痂期出血量及复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病理检查为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的患者,术后用药抑制其子宫内膜生长,对于减少其结痂期出血和复发是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刘歌;刘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物导致低血糖9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4年4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药物致低血糖患者9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华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探讨人工流产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人工流产是因为意外妊娠、优生或疾病等原因而采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手术简单而安全,但人工流产的近期与远期并发症却不少见,近年来未婚女性作人工流产手术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频率也有所增加,为探讨人工流产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本院本次妊娠前有、无人工流产术初产妇各300例,分析人工流产术与再次妊娠时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作者:季建媚;孙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男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IMT差异;将老年女性组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脂等.对颈动脉IMT异常的老年女性患者,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总动脉IMT和UAER、血糖、血脂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1)老年女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2)非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老年女性组和老年男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老年女性患者中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与内膜正常组比较,UAER显著增加.(4)相关分析发现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UAER、收缩压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IMT值与收缩压、UAER呈正相关.

    作者:冯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保肛手术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的经验,特别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分析本科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120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地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其中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经手术治疗治愈;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排便不畅,经定期扩肛后缓解.结论 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效果满意,双吻合技术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但吻合口漏的发生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充分的肠道准备,熟练运用双吻合器,以及正确放置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黎超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互动沟通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中的实践

    护理学是高度实践性的学科,临床实习带教对于培养合格的适应临床需要的护理工作者起关键作用.儿科门诊输液室与其它科室比较,专科性强,其护理工作具有特定的重点和难点.作者在实习护生的带教过程中,运用互动沟通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舒复平;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是发生在肝炎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它与何种肝炎病毒相关,至今尚未明确.HAAA是一组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疾病.本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例HAAA,并进行临床、实验室、疗效及预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晶;林圣云;胡致平;武利强;戴铁颖;周郁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爱普利特联合乌灵参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疗效分析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高,几乎所有>65岁老年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单独使用各种抗BPS药物,疗效不满意,某些联合用药方法有效率亦不高.以往,爱普利特联合高特灵被认为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典用药.本院自2005年8月以来,采用爱普利特联合乌灵参胶囊治疗老年BPH,效果较好.现将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乌灵参和一组应用爱普利特联用高特灵的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费玉明;徐文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V型和VI胫骨平台骨折(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 与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双切口下复位并予双钢板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22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9例,良8例,可3例,差2例.结论 双切口能降低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双钢板固定牢固、稳定,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双切口双钢板是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王文;吉跃平;曹光华;把小荣;郑志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损伤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 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LC术21640例中损伤十二指肠8例(0.037%)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损伤8例病例中,术中发现6例(中转开腹修补术3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术后发现2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引流营养支持保守治疗1例).除1例因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术后7d死亡外,其余7例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胆囊周围炎性粘连、暴露不充分,以及分离过程中造成胃肠撕裂和灼伤穿孔.及时有效恰当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奎;保红平;高瑞刚;刘天锡;冯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桡骨远段骨折石膏托继杉树皮固定疗效分析

    作者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9月诊治桡骨下段骨折452例,早期采用前后石膏托固定,2~3周后改用杉树皮固定的方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伯平;房梁;吴萍亚;顾月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

    任何原因导致体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分泌过多,即可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因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和增生)引起者,称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PHPT是欧美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自采用血钙筛查以来,我国PHPT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为就诊人数的0.1%~0.25%[1],但目前报道的仍以症状型PHPT为主,外科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2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与护理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美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合并腹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是胰腺炎患者的一种特殊并发症.SAP常合并脏器功能障碍,出现腹内压升高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则更加重胰腺炎造成的组织缺氧,脏器功能损害,致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难以逆转.据Leppaniemi等[1]统计,SAP患者中IAH的发病率约在40%,出现ACS约为10%.本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4例,其中17例患者合并IAH或ACS,现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阴建兵;肖江梅;陈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宁海城关地区老年人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对于身体状况趋于衰弱,生理机能均在减退的老年人而言,良好的咀嚼能力将更好地保证其生活质量并促进其身体健康.当自然牙列有缺损时,应及时有效的义齿修复.作者自2007年6至12月对宁海城关地区200例老年人牙列、义齿修复情况,修复场所选择以及影响老年人义齿修复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当前老年人在义齿修复方面的现实状况以及他们的想法与期望,为临床实践中处理老年人义齿修复事宜提供参考与帮助.

    作者:诸有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观察其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对肠功能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于术前3天直至术后第7天给予肠内短肽制剂-百普素营养支持,对照组入院后给于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 ,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按常规处理(术前常规膳食,术后PN营养支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3、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粘膜及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肠粘膜状况、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病人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更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改善,是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较佳的选择.

    作者:蒋晓松;周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