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泽丹汤治疗湿瘀型慢性盆腔炎30例疗效观察

谷风;宋卓敏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湿瘀型, 妇乐冲剂, 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利湿化瘀药组成的利湿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并以中药妇乐冲剂治疗的30例作对照.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的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0.00%、36.67%;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使异常升高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的消散和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的艾灸量对运动后血乳酸影响的观察

    尽管运动疲劳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众多的研究表明:血乳酸的升高是运动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消除运动后的血乳酸是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从中医传统理论入手,探索用艾灸的方法消除血乳酸,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艾灸量所起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得出艾灸对于减低运动后血乳酸的较佳治疗方案是:每日1次或每2日1次,皮肤温度为(47±2)℃,持续时间为1min或3min.

    作者:顾一煌;金宏柱;吴云川;任建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症状及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有较好疗效.

    作者:詹继红;王松;王映林;顾尽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痛证从肝论治

    介绍痛症从肝论治验案四则:牙痛治以清肝解郁;胸痛治以疏肝活血;尿痛治以泻肝通淋;胁痛治以暖肝通络,效果满意.

    作者:朱英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正交设计优选葛根降糖颗粒的佳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葛根降糖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以葛根素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溶媒量和乙醇浓度.确定佳工艺为用60%乙醇,加15倍量,提取3h,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徐凤娟;张振秋;冯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当归Ⅱ号注射液原穴配伍合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当归Ⅱ号注射液原穴配伍合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完全随机方法、单盲原则分为3组,原穴配伍合穴位注射治疗组(简称:治疗组)80例,针灸对照组(简称:针灸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简称:西药组),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①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8.75%,西医组72%,针灸组70%,与西医组及针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43及P=0.0108);②心电图的总有效率:治疗组85.00%,西医组77.50%,针灸组67.50%.治疗组与西药组疗效相仿(P=0.3081),比针灸组疗效相对要好些(P=0.0261);③Holter的总有效率:治疗组78.75%,西医组70%,针灸组60%.治疗组与西药组疗效相仿(P=0.2912),比针灸组疗效相对要好些(P=0.0301).④治疗1周后心功能的总有效率:治疗组95.00%,西医组70.00%,针灸组90.00%;西药组的疗效差(与治疗组、针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2及P=0.0253).结论:当归Ⅱ号注射液原穴配伍合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比西药组、单纯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好,特别是伴有心功能不全者.提示:当归Ⅱ号注射液原穴配伍合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和临床意义.

    作者:周文斌;刘淑娟;尹克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诱导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研究现状与探讨

    中药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从中药复方制剂、单味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含药血清四方面分析其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探讨和展望.

    作者:胡向阳;张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火树华学术思想探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至今已3年,对光大中医学术,培养中医人才的效果彰明显著.有幸师从于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专家火树华教授,受益匪浅.火师在采撷众家精华的基础上,既注重运用传统理法,又注重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既深谙辨证论治,又晓权衡论治策略;既总结自己的临床得失,也借鉴同道的经验心得.其治学之道博而不乱,广而不杂,更融入了对西北边陲风土人情、天时、地理之理解,已自成一家,成为新一代中西合璧的医学专家.

    作者:林雪;何佳;杜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取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设温针灸合谷、足三里为治疗组,设只针刺合谷、足三里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素兰;冯玲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定坤育子汤配合针灸促卵泡发育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定坤育子汤配合针灸对卵泡发育的影响、该影响与妊娠率的关系以及针灸促排卵机制.方法:将61例中医肾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西药组,3组病人数分别为22、19、20,第1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给予中药,至第12天加用针灸,至卵泡发育成熟排出时停止;中药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给予中药,至卵泡发育成熟排出时停药;西药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50mg,每日1次,共服5天.所有病例从月经第10天始行B超监测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直至卵泡排出.结果:各组卵泡直径治疗前后相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中药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疗效组间比较,针药组与中药组皆使内膜增厚,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治疗后内膜较治疗前薄(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中药定坤育子汤通过促进卵泡发育,针灸及时使卵泡破溃,诱发排卵,从而提高妊娠率.

    作者:张红梅;周士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分级阈值初探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初步制定证候分级诊断量化标准.方法:采用文献调研、自制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归一化权重及参考值范围制定方法.结果:80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临床主要证候及证候诊断阈值分别为:冲任失调(占39.9%),诊断阈值≥12分;肝郁气滞(占31.52%),诊断阈值≥34分;痰瘀互结(28.55%),诊断阈值≥24分.结论:初步制定乳腺增生病证候四诊指标权重、证候诊断阈值以及辨证分型分级标准,可供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之参考.

    作者:司徒红林;林毅;欧爱华;汤凤池;刘鹏熙;陈前军;朱华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川芎嗪对癫痫模型海马内信号分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内环磷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变化及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TMP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常对照组比,cAMP、cGMP含量明显增加,cAMP/cGMP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MP治疗组与癫痫模型组比,cAM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则明显减少,cAMP/cGMP比值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抑制癫痫放电作用与其调节海马内cAMP、cGMP含量变化有关.

    作者:朱晓琴;雷水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电针阳陵泉对脑梗死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天后检测大鼠H-反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右侧(瘫痪侧)H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H波潜伏期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反射恢复曲线的H/M值随S1和S2刺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升高,高达到(2.3±0.597),是正常组的3倍以上;电针组H/M值高仅为(1.09±0.307),略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脑梗死后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作者:金荣疆;朱天民;罗荣;郑重;杨红;冯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安胎养血合剂对肾移植大鼠IL-2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安胎养血合剂(Antai Yangxue Mixture,ATYXM)对肾移植大鼠存活时间和血IL-2(白介素2)的影响,探讨ATYXM免疫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SD→Wistar),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S灌胃10 mg/(kg·d).Ⅱ组,ATYXM组,中药灌胃10 mL/(kg·d).Ⅲ组,CsA(cyclosprorine,CsA)组,CsA灌胃10 mg/(kg·d).Ⅵ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和CsA灌胃,中药10 mL/(kg·d)、CsA 2.5 mL/(kg·d),两者间隔30 min.观察各组肾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术后第6天取血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受体鼠血IL-2水平.结果:ATYXM可以延长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降低受体鼠血IL-2水平,对移植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与低剂量CsA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结论:ATYXM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Th1细胞产生IL-2.

    作者:毕旭东;孙德光;王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丸的质量标准控制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结果:对本品处方中的7味药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论:该实验方法能有效控制血府逐瘀丸产品的质量.

    作者:赵明杰;勾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熏蒸汽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用中药熏蒸汽疗,对照口服前列舒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均取得较满意观察结果.

    作者:宁克勤;黄新飞;王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秦家泰治疗小儿杂病验案举隅

    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教授,著名儿科专家--秦家泰教授(1919-2005),行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小儿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恩师晚年侍诊10年余,深有所获,恩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致病容易,传变迅速,但脏器清灵,易趋康复,在治疗上应准确掌握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养感邪而成,若前者则宜长时间守方治疗,不轻宜改方,而今之人往往在中途被表象所惑而改方,结果药力未到而前功尽弃.而后者则宜随症调整.兹将恩师治疗小儿杂病的验案整理如下.

    作者:林才志;邓远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制定临床调查表,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得脑动脉硬化症四诊资料,按照预先设定临床证候诊断标准,对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进行辨证,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433例患者证候数为55个,单个证候5个;2个单证的复合证候13个;3个单证组合的复证19个;4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11个;5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6个.涵盖85%总病例数的证候分型包括如下22种:气滞气虚阴虚、气虚、气虚阴虚、气滞气虚阴虚热火、气滞气虚、气虚痰湿、气虚阳虚、气滞、气滞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气滞气虚阳虚、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阴虚、气滞阴虚热火、气虚痰湿阳虚、气虚痰湿阴虚、痰湿、气滞气虚血瘀阴虚、气虚血瘀阴虚、气滞痰湿、气滞气虚热火、气滞气虚痰湿阳虚等证型.具有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的证候组合规律.提示: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含两个以上证候的复证多见,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

    作者:吴相春;吴以岭;贾振华;高怀林;谷春华;袁国强;魏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双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采用西药或者胰岛素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双黄汤(黄芪30~50g,山药30g,苍术15g,玄参30g,葛根15g,丹参30g,地骨皮15g,黄连6g),均服药2个月.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脂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双黄汤具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糖、血脂等的作用,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双黄汤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使用疗效显著,作用优于单用纯西医治疗,是今后治疗糖尿病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

    作者:宋宗良;白永利;周永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与创新

    基于对中医诊断学发展史和现状所进行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挖掘、创新诊法,促进诊法客观化,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和建立准确、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诊断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观点.

    作者:陈群;修宗昌;武哲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赵氏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29例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表现为下腹腰骶部疼痛,有时伴有一些生理功能障碍,其病程长,病势缠绵,且对一般药物疗效不佳.本科应用赵氏雷火灸疗法在温热刺激的同时把药物透过腰腹部皮肤及相应的穴位,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疼痛2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巧琳;张春玲;黄绮华;郑丽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