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红林;林毅;欧爱华;汤凤池;刘鹏熙;陈前军;朱华宇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又称早老性痴呆Alzheimer'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isease,VD)、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痴呆.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继肿瘤、心脏病、脑中风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疾病,故研究和探求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全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
作者:邓家刚;郝二伟;范丽丽;覃骊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介绍痛症从肝论治验案四则:牙痛治以清肝解郁;胸痛治以疏肝活血;尿痛治以泻肝通淋;胁痛治以暖肝通络,效果满意.
作者:朱英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初步制定证候分级诊断量化标准.方法:采用文献调研、自制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归一化权重及参考值范围制定方法.结果:80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临床主要证候及证候诊断阈值分别为:冲任失调(占39.9%),诊断阈值≥12分;肝郁气滞(占31.52%),诊断阈值≥34分;痰瘀互结(28.55%),诊断阈值≥24分.结论:初步制定乳腺增生病证候四诊指标权重、证候诊断阈值以及辨证分型分级标准,可供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之参考.
作者:司徒红林;林毅;欧爱华;汤凤池;刘鹏熙;陈前军;朱华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安胎养血合剂(Antai Yangxue Mixture,ATYXM)对肾移植大鼠存活时间和血IL-2(白介素2)的影响,探讨ATYXM免疫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SD→Wistar),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S灌胃10 mg/(kg·d).Ⅱ组,ATYXM组,中药灌胃10 mL/(kg·d).Ⅲ组,CsA(cyclosprorine,CsA)组,CsA灌胃10 mg/(kg·d).Ⅵ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和CsA灌胃,中药10 mL/(kg·d)、CsA 2.5 mL/(kg·d),两者间隔30 min.观察各组肾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术后第6天取血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受体鼠血IL-2水平.结果:ATYXM可以延长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降低受体鼠血IL-2水平,对移植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与低剂量CsA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结论:ATYXM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Th1细胞产生IL-2.
作者:毕旭东;孙德光;王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基于对中医诊断学发展史和现状所进行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挖掘、创新诊法,促进诊法客观化,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和建立准确、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诊断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观点.
作者:陈群;修宗昌;武哲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表现为下腹腰骶部疼痛,有时伴有一些生理功能障碍,其病程长,病势缠绵,且对一般药物疗效不佳.本科应用赵氏雷火灸疗法在温热刺激的同时把药物透过腰腹部皮肤及相应的穴位,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疼痛2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巧琳;张春玲;黄绮华;郑丽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严重失代偿的表现,是呼吸功能严重衰竭的结果,属急危重症,病势凶险,病死率颇高.本院自1997年2月-2006年10月总共收治本病106例,治疗上进行了单纯西医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治疗组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简要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优选葛根降糖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以葛根素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溶媒量和乙醇浓度.确定佳工艺为用60%乙醇,加15倍量,提取3h,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徐凤娟;张振秋;冯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过查阅现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从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之一定规律性病理变化及证候表现特点,认为湿热、瘀血、气虚是三大主因,湿热毒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慢性前列腺炎三大主要病理变化,清热解毒化湿、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三大主法.
作者:崔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从控制气道炎症、延缓气道重建及改善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3个方面概述了目前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现状.
作者:陈辉;杨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消铄益肾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有效治法.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消铄益肾汤;对照组口服淅清,肾炎康复片,90天观察治疗前后BUN、Scr、Hb、CHD、TG、HDL、LD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消铄益肾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广悦;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脾柔肝中药治疗小儿眨眼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85例小儿眨眼患者口服健脾柔肝中药;对照组81例口服氟哌啶醇.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9只眼,好转49只眼,有效率76.4%;对照组中治愈13眼,好转45眼,有效率71.6%.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健脾柔肝中药治疗小儿眨眼有显著疗效,并且副作用少.
作者:朱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通塞脉片组(35例),血脂康组(31例),对照组(30例),通塞脉片组予通塞脉片,血脂康组血脂康片,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结果:3组均完成了6个月的随诊观察.3组间血脂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各组自身用药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有显著性(P<0.05),而颈动脉斑块积分在研究6个月时通塞脉片组积分下降,对照组积分增加(P<0.05),血脂康组斑块积分无明显变化.通塞脉片组、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积分(随诊6个月后)与初诊结果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血脂康组与初诊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塞脉片组、血脂康组均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提示:通塞脉片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同时还能延缓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可长期安全的用药.
作者:伊红丽;杜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结果:对本品处方中的7味药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论:该实验方法能有效控制血府逐瘀丸产品的质量.
作者:赵明杰;勾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对家兔灌胃给予复方丹参后,其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每日2次灌胃给予复方丹参5 mL/kg,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60 min取血,分离血清.将含药血清加到Langendorff法灌流的离体心脏,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活性,再灌结束时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以含0.25 μmol/L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或0.06 μmol/L次黄嘌呤(HX)和2.0 μ/L黄嘌呤氧化酶(XO)的K-H液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降低LVP、+dp/dtmax,升高LVEDP,增加CK和MDA释放;预先用含药血清灌流心脏10 min,可显著改善DPPH或HX+XO所致心功能损伤,减少CK和MDA释放.结论:含复方丹参血清对DPPH或HX+XO诱导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刘红;艾明仙;阳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牙得安牌复方中草药牙粉对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20名正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牙得安、对照组使用普通牙膏,检测其刷牙前和刷牙后1个月的临床牙周指数(PLI、BI、PD).结果:①经秩和检验试验组临床牙周指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②经配对t检验试验组的临床牙周指数要明显好于试验前.结论:复方中草药牙粉对控制正畸患者的牙龈炎症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永忠;卢利;胡渝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自1963年中医周期疗法创立以来,即被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疗效.近年来中医周期疗法在临床指导选方用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补肾中药在该法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对生殖内分泌探索的深入,补肾中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取得进一步进展.故妇科周期疗法中使用补肾中药对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做一论述.
作者:徐晓娟;邓琳雯;刘明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化痰通络法与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化痰通络法治疗PS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PSD患者在使用治疗脑卒中基础疾病的药物的同时,随机分为试验组(化痰通络汤组)和对照组(路优泰组).试验组口服化痰通络汤,对照组口服路优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进行1次抑郁状态问卷(D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改良的爱丁堡-斯堪地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等量表的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显效率为29.63%,总有效率为74.07%.两组药物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定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檀;王健;孙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双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采用西药或者胰岛素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双黄汤(黄芪30~50g,山药30g,苍术15g,玄参30g,葛根15g,丹参30g,地骨皮15g,黄连6g),均服药2个月.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脂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双黄汤具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糖、血脂等的作用,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双黄汤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使用疗效显著,作用优于单用纯西医治疗,是今后治疗糖尿病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
作者:宋宗良;白永利;周永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取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设温针灸合谷、足三里为治疗组,设只针刺合谷、足三里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素兰;冯玲媚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