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陈国锋;徐美琴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angiopathy,DMAP)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性并发症,在临床上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和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等[1],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如何早期判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是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Ozmen等[2]研究发现DMAP发病机制与同型半胱氨酸(homcysteine,HCY)水平增高有关.为观察DMAP患者血浆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作者对本院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上述项目测定,以判断其临床价值,探讨相互间的关系.
作者:方玉才;邢小中;黄小培;蒋洪平;钱健;黄水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肺不张系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它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x线表现.其中又以右肺中叶不张多见[1].作者于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进修期间,收集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95例右肺中叶不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诊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志;汪慧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手术应激反应引起的高血糖、高代谢状态已引起麻醉工作者的关注.有作者报道,围术期采用多途径给镇痛术对糖代谢具有较好调控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开胸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并与单纯全麻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芬;邵雪泉;殷萍;郑丽花;徐铁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表明,在AS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因此,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成为关注的课题.IL-1和IL-6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作者重点观察了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IL-1、IL-6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屈音波;陈黎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Celiac plexus block)是治疗上腹部晚期癌痛的有效方法,一般在X线荧光屏或CT引导下进行.为探讨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本院麻醉科与超声科合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并与X线荧光屏引导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华;吕雄英;张和峰;杨守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手部、前臂深度热压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处理相对困难.过去常以传统的腹部或胸脐带蒂皮瓣修复,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带蒂游离皮瓣修复其创面已成为其治疗方法之一.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本科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深度热压伤12例,术后患肢外形、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徐先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对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卡维地洛作为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治疗效果,具有稳定易损斑块作用[1].立普妥通过对脂质代谢的干预,降脂治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并稳定斑块.为此作者采用立普妥联合卡维地洛对颈动脉彩色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临床意义.
作者:程鹏;舒晓兰;林伟仁;颜安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后血清IgG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IVIG250~400mg/(kg·d),连续3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IgG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用药前后IgG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喘息消失时间(P<0.01),发生并发症比例(P<0.05),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VIG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提高患儿血清IgG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毛月燕;陈利华;沈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生率低,仅占胃肠道肿瘤之1%~3%[1],以恶性为主,国内报道小肠肿瘤良、恶性为1:2.6~4.6[2].小肠肿瘤常见于空、回肠,发现临床症状时,多属中晚期,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本院自2003年4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空、回肠恶性肿瘤13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俞丹松;梅绍前;李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PCI)可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完全而持续的心肌再灌注[1].那么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从而终止急性心肌梗死的自然进程?国内外对此研究不多.作者观察了AMI患者接受急诊FTCA+支架植入术后心电图、心肌生化标志物和临床表现的变化,及其与中期预后的关系,探讨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终止AMI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启华;邬斌;刘立志;张丹;毛妙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c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随着科技发展,CT的普及,三维CT的临床应用,CLDH的诊断报道在增多[1].本科自2001年7月至2005年7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6例,共诊断并手术64例CLDH.就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以及手术方式等问题,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锁坤;梅锦荣;王胜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寻常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源于毛囊口小毛囊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的过度增生,从而导致毛囊堵塞,毛囊内痤疮棒状杆菌及嗜脂孢子菌繁殖,分解皮脂,刺激毛囊,引起炎症.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被认为是主要的因素,而女性迟发性(≥25岁)痤疮的产生更与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1].作者用自拟清肺汤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45例,与异维A酸口服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具有相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旭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Barrett食管(BE)指食管下段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改变.是由于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引起高度关注.作者回顾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BE患者45例,就其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君红;张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蛋白,临床上常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好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1].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患者,CRP值较低,有时可升高[2].作者通过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CRP的检测,旨在了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CRP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杨好妹;陈益平;李伟;何时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育龄妇女是主要易感人群,症状时好时坏,病程长,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表现为下腹胀痛及腰部酸痛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月经不调和白带增多,严重者甚至继发痛经、不孕、异位妊娠等[1].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作者采用中药灌肠与抗生素配合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节育措施,一般应在绝经后1年内取器.农村妇女因缺乏医学知识,惧怕取器疼痛及经济、交通不便利等原因,常绝经后未予取出.为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器率,作者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下乡服务时采用B超引导、米索前列醇阴道内置入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146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娇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脊柱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对于稳定的无神经功能症状的骨折行保守治疗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1].本院自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运用腰桥过伸复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小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早报道于1983年[1].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较多地应用于临床[2,3],但所报道的操作方法不尽相同,多数采用夹钛夹处理阑尾系膜,也有使用超声刀[3]或腔内打结法[4].作者自2005年2月至2006年1月采用双极电凝对76例阑尾炎病人行无钛夹LA,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丐国;冯永生;马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胸痛是心血管门诊病人主述多的症状之一.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提高,胸痛病人中心绞痛的筛查显的尤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显然不宜在所有胸痛病人中应用,也不易在广大基层医院普及.B型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因其简便、实用,仍广泛的用于冠心病的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冠心病的相关性已有很多研究[1],但联合颈动脉内膜中度厚度(IMT)和斑块评价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少,作者试图将两者联合起来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另外同时探讨B型超声提示不同回声的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是否有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红;周忠;魏渝娟;景胜;陈思;何文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填充材料,曾一度被广泛用于整形外科领域[1].自注射式丰乳盛行以来,给爱美女性带来了方便、快捷和无痛的丰乳方式,同时也有不少术后缺陷和并发症发生.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作者收治8例因注射式隆胸造成乳房发硬、疼痛、外形不规则等患者,采用假体置换术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强;史颂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