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中;李政球;李忠
为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大肠癌组织发生、发展的关系,作者用免疫组化SABC 法检测13例正常大肠黏膜、26 例大肠腺瘤和50 例大肠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等的联系.
作者:程胜平;刘南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贯穿于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管理等诸多环节.产科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年轻产妇初为人母,更需要医学知识哺育下一代和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本科应用CQI对健康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甲床缺损的修复较多,但对于伴有手指末节指骨外露或骨折部分甲床缺损的修复,比较困难且效果不理想.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本科应用断层甲床组织瓣局部转移修复手指甲床部分缺损伴有末节指骨外露或骨折,所有移植甲床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
作者:冯立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也日趋增加.老年人血管条件差和术后配合不当是造成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本院1997年8月至2005年8月,对老年血透患者21例采用延长内瘘成熟期12~16周,期间可以使用长期血透置管过渡,效果满意.现重点就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寿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科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戊型肝炎186例,其中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37例,单纯戊型肝炎89例,戊型肝炎合并慢性酒精性肝病60例,现将后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孔荣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手术不仅是一种身体创伤,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患者因对手术和疾病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开展术前教育和心理护理,不仅是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增进护患间的沟通与信任,减轻患者因缺乏健康知识所引起的焦虑及各种并发症.为进一步观察术前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寅芳;孙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盆腔包裹性积液亦称盆腔炎性包裹性囊肿或盆腔腹膜囊肿,多继发于盆腹部手术或盆腔炎症[1].除妇科检查发现盆腔肿块外,超声检查是盆腔包裹性积液佳诊断方法.目前随着妇女盆腔炎的急剧上升及妇科外科手术的进一步增加,本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病程迁延难愈、治愈难度大的特点.现将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于B超引导穿刺下治疗21例,行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33例,和中药保守治疗30例的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金小英;周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长间歇依赖室性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共14例,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8例,室颤(VF)5例(2例由TdP转化而来),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予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结果 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8例TdP和1例VT的治愈率100%,5例VF的治愈率40%,死亡3例.结论 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陈晓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妊娠合并胃癌非常少见,近年来随着肿瘤年轻化倾向,妊娠合并胃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由于胃癌发生于妊娠这一特定生理环境,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其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均有其特殊性.本院1995年以来诊治年青妇女妊娠期胃癌4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光;汤武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ell's麻痹患者行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m,ENG)检测的意义.方法 36例Bell′s麻痹患者在发病1周内行BR和ENG测定.结果 患侧R1、R2及R2′缺如者23例,其余13例患侧较健侧R1、R2及R2′波潜伏期延长,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异常率为63.9%.结论 BR测定是诊断Bell's麻痹的敏感指标,同时结合ENG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和预后.
作者:柯将琼;李勇;王小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茎突起自颞骨下方,乳突尖的内上方,外耳孔下约1cm,渐细如骨刺状,与冠状面成11~25°∠,但个体差异较大,有未发育、发育不良、发育完整及过长型.过长者可有咽喉不适感,异物感,耳痛,头痛等症状.文献报道[1,2],茎突的正常长度为2.5~3cm,但认可变异范围可为5~7cm,X线茎突长度测量,常规摄影体位有茎突前后位(张口)、改良位及茎突侧位,拍摄比较繁锁.作者应用口腔全景机拍摄茎突,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犇;徐顺华;叶云峰;卢卿;朱剑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及时准确地评估危重病情变化和预后,不仅对疾病的及时干预治疗有益,也对于能及时与患方沟通,避免医疗纠纷很有帮助.目前使用广泛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虽然准确性及预测性很高,但由于过于繁琐,不便于临床使用.而危重病的临床诊疗迫切要求有简单实用,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预测系统.血乳酸反映了组织血液灌注水平,反映了细胞水平能量的代谢及各脏器功能状态.使用血乳酸来评估危重病预后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血乳酸评估休克预后方面的作用.
作者:黄朝宗;郑思光;卢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易发生乳糜漏,其发生率约占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2.5%[1].量较少时的乳糜漏容易处理,较多的乳糜漏处理比较困难.本科近7年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漏11例,经采用强负压吸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余文杰;曹飞麟;王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随着我国饮酒人群逐渐增多而呈上升趋势,正确认识本病的病因、明确诊断方法、掌握治疗手段对于慢性胰腺炎的防治及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院1997至2002年间共收治48例慢性胰腺炎.现作一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红艳;虞朝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国内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医师触诊、红外线及超声探测或X线摄片发现肿块,然后手术切除活检.这些方法难以发现亚临床的早期癌灶,特别对于临床上触不到的乳腺癌无从着手,往往造成漏诊及延迟诊断,失去保乳手术的时机.本院从2000年1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高频钼靶X线摄片辅以电子计算机立体定位,对乳腺可疑病灶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现就其特点与意义作一探讨.
作者:胡建英;陈卫宇;徐建峰;徐建萍;童振江;谢潇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一类少见的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收集本院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8例,分析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邹建勋;陈旭高;叶叔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合并骨盆和其它部位损伤.据报道,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为22%~60%[1].骨盆稳定性决定于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往采用骶骨棒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因过度压缩加重骶神经损害.本院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GSS系统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徐跃根;刘师良;杨亚东;吴可沁;沈卫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胆囊腺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其上皮发生异型增生及早期癌变远较消化道其他腺瘤多见.为探讨胆囊腺瘤伴发异型增生及癌变的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组化P53蛋白、VEGF及Ki-67的表达及意义,将本院手术切除的胆囊腺瘤及其癌变的组织学形态进行相关性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叶琼;涂小平;陈建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其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血管造影虽然是诊断该类疾病的佳方法,但是属于有创检查,具有1.5%~20%的并发症或死亡危险[1].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状况,评价脑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发生的部位和侧枝循环等情况.本文就对30例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赵静;周合山;陈文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先天性髌骨脱位少见,本科诊治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13岁.行走或跑步时膝部不稳定且经常跌倒已一年,跌倒后双膝部酸痛经休息能缓解.平时上楼梯困难.家属中无类似疾病.查体:身材矮小,高120cm,心肺及其它脏器未见异常,双膝无明显肿胀,髌骨滑向外侧,髌骨内侧较松弛,屈曲时股骨髁间沟空虚,膝关节能伸屈,内侧应力试验、前后抽屉试验阴性,趾端血运及活动好.
作者:陆雪华;楼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