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84例

张若燕;冉茂东;郭蕴屏

关键词:假性球麻醉, 针刺治疗
摘要: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吞咽障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运用针刺治疗本病84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采用神经系统检查方法诊断确诊为假性球麻痹。其中男48例,女……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

    整理并论述了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并对其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溯源和分析。说明了中国古代官制源于传统文化,而官制文化又作为文化背景对中医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

    作者:林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刺小鼠足三里穴组织化学实验观察

    采用针刺补泄手法作用于小鼠足三里穴,取针刺部位骨骼肌及胃组织,酶组织化学显示G6PDH,AT-Pase。定量分析,观察针刺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化。结果:行补法后组织酶活性增高,泻法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0.05。提示:针刺补泻手法与机体能量代谢有关。

    作者:关景芳;王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香香附柴胡挥发油的包结研究

    联合应用均匀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采用β-环糊精包结挥发油,优选出佳包结条件为:挥发油(ml)与环糊精(g)量比为1:6,45℃包结60min。

    作者:刘长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基本方药组成:生麻黄、制附子各10g,细辛5g,桂枝15g,黄芪30~100g,当归、白芍各15g,大枣7枚,生姜20g。偏气阴不足酌加太子参、麦冬各30g,或西洋参10~20g;阴虚阳亢加麦冬、玉竹、生牡蛎各30g;心肾阳虚为主,重用制附子15g,细辛9g,桂枝20g;兼水肿加葶苈子10g,车前子30g;痰瘀阻滞者加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川芎、当归各15g;气……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治久泻3法

    俗云:“暴泻易治,久泻难瘳”,久泻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水样,或有粘液,肠鸣腹痛但无里急后重为特征。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湿盛为标,脾虚为本,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与肺气不宜、肝气郁结和肾阳不足亦有密切关系。依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本除健脾外,又有宣肺、疏肝和温肾之不同。兹就笔者临床经验,举例如下。……

    作者:宋昱颖;张雅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黄栓剂制备与HPLC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三黄(黄芩、黄柏、黄连),在临床上有着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凡热症、实症均可应用。对肺炎、肺心病,尤其对痔疮、妇科阴道炎、宫颈糜烂有显著而独特疗效。但临床常以其散剂(干粉)汤剂、洗剂等型应用。使用不便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笔者针对以上情况,在遵从传统组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将3味中药按处方量投料,经水提醇沉处理后,减压浓缩其药液,并……

    作者:刘超;孙长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醋酸型胃溃疡大鼠PGE2变化及不同针刺手法的调节效应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时胃粘膜组织和血浆前列腺素E2的变化及不同针刺手法的调节效应。方法:①采用改良“醋酸浸渍法”造成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②按照GUTH等方法改进评定溃疡指数;③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及胃窦粘膜组织PGE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浆PGE2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补组溃疡指数和血浆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捻补组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浆PGE2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补针法降低血浆PGF2和溃疡指数较捻补针法显著(P<0.05),各组动物胃窦粘膜组织PGE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窦粘膜PGE2在大鼠胃溃疡发病中意义不大,针刺对其无明显调节作用;而血浆PGE2含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胃粘膜损伤程度,针刺可降低血浆PGE2使其趋于恢复正常,热补针法降低血浆PGF2的作用明显优于捻转补法。

    作者:郭永明;梁宪如;郑俊江;郑魁山;吴学飞;刘喆;邱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解郁汤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30例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以解郁汤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按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45岁,平均(28.6±5.6)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2±1.6)年。对照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45岁,平均(29.2±5.4)岁;……

    作者:吕雅琴;王彩路;都弘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代赭止嗽散加味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代赭止嗽散加味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予代赭止嗽散加味。对照组43例,服用头孢拉定胶囊及伤风止咳糖浆。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18.60%、51.2%(P<0.01)。结论:代赭止嗽散加味对急性支气管炎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秦芝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通脉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通脉胶囊治疗风痰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治疗组在静点胞二磷胆碱基础上,口服通脉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对照组亦予静点胞二磷胆碱,同时口服安慰剂。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6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或P<0.01),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脉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菊;池明宇;姜秋颖;刘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脉象图诊断冠心病判别指标的筛选

    目的,为了探讨寸口脉脉象图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冠心病的24项指标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筛选出有显著意义的4种指标:实足年龄、收缩压、脉率和脉图形态,并建立判别冠心病的数学模型。结论,上述4项指标对冠心病的概率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

    作者:杨天权;张曼韵;陈丽英;孙瑾;张镜人;萧明第;何清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当归油β-环糊精包结工艺研究

    挥发油包结方法中研磨法、搅拌法,包结时间较长,对温度、搅拌速度均有要求,影响包结工艺的因素较多。水饱合溶液法采用超声波包结,影响因素少,时间短、方便、简捷。 实验材料,当归油由本实验室CO2超临界提取所得;β-环糊精(β-CD):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机:浙江象山县石浦海天电子仪器厂。方法,称取β-环糊精一定量,加入定量蒸馏水,水浴使β-环糊精溶解,与一定……

    作者:田军;孟宪生;沙明;潘玖玖;梁爱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候之所始 道之所生——中医理论产生的基础

    明朝开国之初,太祖朱元璋召见二位老者,帝问他们事何业?一老者答:“业医”。帝问:“卿为医,可知蜜有苦而胆有甜乎?”答曰:“蜂酿黄连花则蜜苦,猴食果多则胆甜。”帝曰:“是能格物者。”擢升为太医院使。因为“能格物”就混了个太医院院长的官儿,太运气了。但朱皇帝择医的标准却是有道理的。因为岐黄之道就是从各种事物现象中推理、归纳而总结出来的,所谓格物致知是也。善能格物者,必然致知、……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12)

    786.中性粒细胞低:14.20奶麻=13; 787.嗜酸粒细胞低:1.6时行感冒=22;1.15湿温=12;1.17温毒发斑=10;6.17蛔厥=14; 788.嗜酸粒细胞多:1.27肺虫病=12;1.29囊虫病=12;1.32黄胖病=12;1.31丝虫病=12;1.33蛔虫病=12;1.35鞭虫病=12;1.36肝虫病=12;1.37.1急性益虫病=12;4.3哮病=10;7.1风水=10;14.11奶癣=22;18.5筋痹=28;……

    作者:朱文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应用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治疗前后用B超探测胃率。结果: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1.7%。

    作者:蔡敬宙;潘锦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目的:对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进行总结,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牵引、手法、功能锻炼结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1~5年,优良率90.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以通过以中医为主的非手术疗法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学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加味清胃汤治疗糜烂性胃炎

    笔者以加味清胃汤治疗糜烂性胃炎87例,疗效满意。 药用:当归10g,生地15g,黄连10g,升麻6g,丹皮9g,乌贼骨、鸡内金各15g,白及10g。疼痛较重加延胡索15g,郁金10g;胀甚去升麻加乌药、陈皮各10g;恶心甚去升麻加代赭石20g,连翘15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g。武火急煎,分2次口服。每次250ml。连服7天为1个疗程,做纤维胃镜检查。……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的足部反射区皮肤电阻检测

    足部反射区是根据穴位全息律,将人体脏腑的信息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以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理论。这就是说人体各器官、组织与足部各部位相匹配。其足部所匹配的部位称为足部反射区。既往文献记载,老年性白内障无眼外部特征。笔者首先报道老年性白内障的足部反射区眼区出现瘀……

    作者:王皓;段亚东;李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小36岁,大72岁,平均58岁;病程短5年,长15年,平均9年。对照组20例,其年龄、性别等与治疗组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按WHO标准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并符合糖尿病神经源膀胱诊断。全部病例排除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脊髓肿瘤、创伤致膀胱神经病变。……

    作者:温紫茜;郭连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浅谈望诊与皮肤病的辨证施护

    皮肤病多发于人体表面,以患部的皮肤损害具诊断价值,故望诊在皮肤病辨证施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望皮损颜色 皮疹的色泽可判断疾病的性质,其颜色的变化可表明疾病的转归。 1.1 红色主风热 血热 热毒 皮疹色红,说明疾病初发或病情较急,多为实证。红色皮损稀疏为热轻,……

    作者:董雅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