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望诊与皮肤病的辨证施护

董雅琴

关键词:望诊, 皮肤病, 辨证施护
摘要:皮肤病多发于人体表面,以患部的皮肤损害具诊断价值,故望诊在皮肤病辨证施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望皮损颜色 皮疹的色泽可判断疾病的性质,其颜色的变化可表明疾病的转归。 1.1 红色主风热 血热 热毒 皮疹色红,说明疾病初发或病情较急,多为实证。红色皮损稀疏为热轻,……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小36岁,大72岁,平均58岁;病程短5年,长15年,平均9年。对照组20例,其年龄、性别等与治疗组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按WHO标准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并符合糖尿病神经源膀胱诊断。全部病例排除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脊髓肿瘤、创伤致膀胱神经病变。……

    作者:温紫茜;郭连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辨证施护

    近年来,笔者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进行了中医的辨证护理,取效良好,总结如下。 1 热秘 此型多是由于肠道内有燥热之邪,消灼津液而致便秘。多表现为大便干燥,排出困难,面红身热,口干溲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护理:泻下药不能长时间使用。汤药宜冷服,于清晨空腹服用效果更佳。饮食以清淡为宜,如水果、香蕉、西瓜、蔬菜、面……

    作者:朱媛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香香附柴胡挥发油的包结研究

    联合应用均匀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采用β-环糊精包结挥发油,优选出佳包结条件为:挥发油(ml)与环糊精(g)量比为1:6,45℃包结60min。

    作者:刘长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性红皮病56例

    笔者1997年9月—2001年12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性红皮病56例,并设西药对照组2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住院部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56例,西药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男39例,女17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4.3±18.2)岁;病程1年~12年,平均(7.2±3.8)年。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4~68岁,……

    作者:张永熙;关新生;李忻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保神开郁冲剂对大鼠脑脊液中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通过检测大鼠脑脊液(CSF)中前列腺素(PG)的含量,探讨保神开郁冲剂治疗失眠的机理。前列腺素D2(PGD2)是迄今报道的有效力的内源性睡眠促进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及F2α(PGF2α)具协同作用,合成PGD2的酶PGD合酶(PGDS)是调节睡眠的关键的酶。实验采用大鼠侧脑室长期埋置导管法,分别于实验前、运用保神开郁冲剂及阳性对照药预防给药后及用PGDS的桔抗剂无水硒酸钠(Na2SeO3)造模后采集大鼠CSF,用酶免(IRA)法检测PGD2、PGE2及PGF2α的含量。结果:保神开郁冲剂组能提高PGD2、PGE2及PGF2α的含量,并能逆转Na2SeO3所致的因PGD2合成降低所造成的失眠,与其它阳性药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推测保神开郁冲剂是通过提高PGD2的含量而作用于睡眠—觉醒机制。

    作者:张华;臧佩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浅谈望诊与皮肤病的辨证施护

    皮肤病多发于人体表面,以患部的皮肤损害具诊断价值,故望诊在皮肤病辨证施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望皮损颜色 皮疹的色泽可判断疾病的性质,其颜色的变化可表明疾病的转归。 1.1 红色主风热 血热 热毒 皮疹色红,说明疾病初发或病情较急,多为实证。红色皮损稀疏为热轻,……

    作者:董雅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

    整理并论述了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并对其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溯源和分析。说明了中国古代官制源于传统文化,而官制文化又作为文化背景对中医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

    作者:林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分型辨治偏头痛

    笔者以中医药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原发性偏头痛,即风热型,予清空汤,药用:羌活、防风、柴胡各5g,黄芩10g,川芎5g,炙甘草6g,薄荷3g,川连5g。症状性偏头痛,即血虚型,予逍遥散加味,药用:炒白芍、当归、炒白术各6g,炙甘草3g,茯苓6g,柴胡5g,薄荷2g,田七、川芎各5g。连服3剂,停药2日,未愈者再服3剂。以上法……

    作者:官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二妙散加味治疗慢性湿疹83例

    笔者自1998年3月—1999年5月,以二妙散加味治疗慢性湿疹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33例病人全部来自本院门诊皮肤科,其中男68例,女65例;年龄20~67岁,以25~55岁多见;病程短3个月,长15年。临床主要症状: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表现……

    作者:沈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健肾片治疗IgA肾病脾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肾片治疗IgA肾病(IgAN)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健肾片治疗IgA肾病40例,与32例肾炎四味片对照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健肾片能有效降低患者尿红细胞计数,降低患者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总有效率85%。结论:健肾片具有较好的治疗IgA肾病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易岚;孙伟;曾安平;王钢;孔薇;邹燕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眼针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眼针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经络原理为基础,根据眼球结膜上血管的形色变化,判定疾病的性质与部位,然后辨证针刺眼周特定区穴,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是著名中医老前辈彭静山教授在总结60余年行医生涯之针灸秘验基础上,经过10余年潜心研究《内经》和《证治准绳》等典籍中有关眼与五脏六腑、十四经脉关系的基础理论和后汉名医华佗……

    作者:符秋鸰;田维柱;裴景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的足部反射区皮肤电阻检测

    足部反射区是根据穴位全息律,将人体脏腑的信息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以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理论。这就是说人体各器官、组织与足部各部位相匹配。其足部所匹配的部位称为足部反射区。既往文献记载,老年性白内障无眼外部特征。笔者首先报道老年性白内障的足部反射区眼区出现瘀……

    作者:王皓;段亚东;李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白芍配甘草治疗习惯性便秘

    笔者以白芍配甘草水煎服治疗习惯性便秘,每获良效。 药用:生白芍40g,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3剂显效,7剂1疗程。 案1 孙某,男,38岁,2001年9月25日就诊。患习惯性便秘已5年,每3~5天才能解1次大便,每次解便都用开塞露。平日服果导片及四消丸,停药后又如常。常饮蜂蜜,也无济于事。笔者予上方3天显效,大便正常,每日1次,服……

    作者:于清军;王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

    中药取本科经验方,药用:木贼50、香附、大青叶、板蓝根各50g,薏苡仁30g。加水1000ml,文火煎至300~400ml,以药液涂搽患处,每次5min,每日3~4次,连用4周。西药:左旋咪唑50mg,每日3次口服.连服3天,停11天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疗效;同时给予P-转移因子口服液10ml,每日3次口服。治疗53例,年龄16~45岁,病程1个月~3年。……

    作者:王岩;于勇;杨次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

    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20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治以激素加环磷酰胺加中药;激素加环磷酰胺加中药加抗凝剂;中药加对症治疗或支持治疗。肺(脾)肾气虚型,治以益气养阴利水,予玉屏风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桑叶、菊花、薄荷、连翘、通草、泽泻、茯苓皮等;睥肾阳虚型,治以温阳补肾,活血化瘀为主,予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附子、肉……

    作者:滕燕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功能保健灸对血脂血糖影响的临床观察

    资料表明,血脂(血糖)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对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办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一直将“谢氏功能保健灸”用于中风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探明其作用机理,对48例血脂代谢异常(附45例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结果全部获效,总有效率为97.9%。提示本法对异常血脂、血糖具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作者:邓柏颖;谢感共;罗本华;罗敏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自1999年6月—2001年6月,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6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40例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6例病人均以1993年全国哮喘会议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

    作者:乔世举;李可畏;伊艳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辨证论治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

    以自拟复方卷柏汤为主,辨证论治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辨证分型为血热伤络、阴亏火旺、气不摄血。结果,显效率81.8%(27/33),有效率15.2%(5/33),无效率3%(1/33)。证明中医药治疗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满意的疗效。避免了西药治疗的副反应。

    作者:董茂芝;李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84例

    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吞咽障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运用针刺治疗本病84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采用神经系统检查方法诊断确诊为假性球麻痹。其中男48例,女……

    作者:张若燕;冉茂东;郭蕴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目的:对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进行总结,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牵引、手法、功能锻炼结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1~5年,优良率90.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以通过以中医为主的非手术疗法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学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