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世举;李可畏;伊艳杰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时胃粘膜组织和血浆前列腺素E2的变化及不同针刺手法的调节效应。方法:①采用改良“醋酸浸渍法”造成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②按照GUTH等方法改进评定溃疡指数;③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及胃窦粘膜组织PGE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浆PGE2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补组溃疡指数和血浆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捻补组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浆PGE2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补针法降低血浆PGF2和溃疡指数较捻补针法显著(P<0.05),各组动物胃窦粘膜组织PGE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窦粘膜PGE2在大鼠胃溃疡发病中意义不大,针刺对其无明显调节作用;而血浆PGE2含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胃粘膜损伤程度,针刺可降低血浆PGE2使其趋于恢复正常,热补针法降低血浆PGF2的作用明显优于捻转补法。
作者:郭永明;梁宪如;郑俊江;郑魁山;吴学飞;刘喆;邱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786.中性粒细胞低:14.20奶麻=13; 787.嗜酸粒细胞低:1.6时行感冒=22;1.15湿温=12;1.17温毒发斑=10;6.17蛔厥=14; 788.嗜酸粒细胞多:1.27肺虫病=12;1.29囊虫病=12;1.32黄胖病=12;1.31丝虫病=12;1.33蛔虫病=12;1.35鞭虫病=12;1.36肝虫病=12;1.37.1急性益虫病=12;4.3哮病=10;7.1风水=10;14.11奶癣=22;18.5筋痹=28;……
作者:朱文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本组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0……
作者:官颖;官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通脉胶囊治疗风痰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治疗组在静点胞二磷胆碱基础上,口服通脉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对照组亦予静点胞二磷胆碱,同时口服安慰剂。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6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或P<0.01),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脉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菊;池明宇;姜秋颖;刘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吾师朱良春教授治疗妇科肿瘤亦有独到之处,其一是善用张锡纯“理冲汤”加减治疗各型子宫肌瘤,其二是善用张锡纯之“理冲汤(丸)”合二为一加减治疗卵巢囊肿,其三是自拟“外治妇瘤散”配合内服汤丸,以内外合治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颇有效验。其用药特色乃遵“味腥气秽,善走奇经”之说,仿《内经》“四乌贼骨一芦茹丸”用雀卵、鲍鱼之意,在自拟“外治妇瘤散”中用辛烈、臭秽、窜透之力极强之“阿魏”,配合内服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的穿山甲直达病所,宣通脏腑,贯彻经络,散结除症。其组方用药通中寓涩,补中寓攻。治肌瘤力避化瘀动血之品。经行崩冲者慎用桃红、水蛭、地鳖虫之属。喜取“反者并用,其功益烈”之旨,处方中常加海藻、甘草同用,以激其溃坚,速其消瘤。朱师在广泛使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探索创新,总结提高,是后学之楷模。
作者: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以白芍配甘草水煎服治疗习惯性便秘,每获良效。 药用:生白芍40g,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3剂显效,7剂1疗程。 案1 孙某,男,38岁,2001年9月25日就诊。患习惯性便秘已5年,每3~5天才能解1次大便,每次解便都用开塞露。平日服果导片及四消丸,停药后又如常。常饮蜂蜜,也无济于事。笔者予上方3天显效,大便正常,每日1次,服……
作者:于清军;王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的治疗作用。方法:70例发病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在21~35分,血清TC>6.5mmol/L,TC>1.6mmol/L的脑梗死患者分成2组:基础组35例,脑梗死常规治疗;大豆磷脂组35例,基础组药物加大豆磷脂10g,1日3次口服治疗。入院治疗28天后出院,2组停止其它药物治疗,但大豆磷脂组继续服用大豆磷脂30天。结果:脑梗死治疗28天,基础组、大豆磷脂组在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积分、TC、TG值方面与基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豆磷脂对急性期脑梗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伴发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孟冬娅;胡晓芳;郭大文;于笑难;杨关林;李娜;王耀山;石富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脾气虚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以揭示脾气虚与脾肝组织PKC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塑造大白鼠脾气虚证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模型脾肝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降低(P<0.001),而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细胞膜PKC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肝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明显升高(P<0.01)。健脾益气中药有提高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而该中药能够降低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0.01<P<0.05);健脾益气中药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P<0.001)。结论:脾组织细胞膜、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变化与脾气虚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健脾益气中药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脾、肝组织中PKC活性。
作者:易杰;李德新;林庶如;夏淑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以中医药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原发性偏头痛,即风热型,予清空汤,药用:羌活、防风、柴胡各5g,黄芩10g,川芎5g,炙甘草6g,薄荷3g,川连5g。症状性偏头痛,即血虚型,予逍遥散加味,药用:炒白芍、当归、炒白术各6g,炙甘草3g,茯苓6g,柴胡5g,薄荷2g,田七、川芎各5g。连服3剂,停药2日,未愈者再服3剂。以上法……
作者:官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通过检测大鼠脑脊液(CSF)中前列腺素(PG)的含量,探讨保神开郁冲剂治疗失眠的机理。前列腺素D2(PGD2)是迄今报道的有效力的内源性睡眠促进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及F2α(PGF2α)具协同作用,合成PGD2的酶PGD合酶(PGDS)是调节睡眠的关键的酶。实验采用大鼠侧脑室长期埋置导管法,分别于实验前、运用保神开郁冲剂及阳性对照药预防给药后及用PGDS的桔抗剂无水硒酸钠(Na2SeO3)造模后采集大鼠CSF,用酶免(IRA)法检测PGD2、PGE2及PGF2α的含量。结果:保神开郁冲剂组能提高PGD2、PGE2及PGF2α的含量,并能逆转Na2SeO3所致的因PGD2合成降低所造成的失眠,与其它阳性药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推测保神开郁冲剂是通过提高PGD2的含量而作用于睡眠—觉醒机制。
作者:张华;臧佩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中医癥瘕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摘除。笔者从1997年—2001年,对在门诊及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早期子宫肌瘤67例均依活血化痰,散结消癥治疗原则,采用中药治疗,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联合应用均匀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采用β-环糊精包结挥发油,优选出佳包结条件为:挥发油(ml)与环糊精(g)量比为1:6,45℃包结60min。
作者:刘长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基本方药组成:生麻黄、制附子各10g,细辛5g,桂枝15g,黄芪30~100g,当归、白芍各15g,大枣7枚,生姜20g。偏气阴不足酌加太子参、麦冬各30g,或西洋参10~20g;阴虚阳亢加麦冬、玉竹、生牡蛎各30g;心肾阳虚为主,重用制附子15g,细辛9g,桂枝20g;兼水肿加葶苈子10g,车前子30g;痰瘀阻滞者加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川芎、当归各15g;气……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药三黄(黄芩、黄柏、黄连),在临床上有着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凡热症、实症均可应用。对肺炎、肺心病,尤其对痔疮、妇科阴道炎、宫颈糜烂有显著而独特疗效。但临床常以其散剂(干粉)汤剂、洗剂等型应用。使用不便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笔者针对以上情况,在遵从传统组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将3味中药按处方量投料,经水提醇沉处理后,减压浓缩其药液,并……
作者:刘超;孙长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以自拟复方卷柏汤为主,辨证论治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辨证分型为血热伤络、阴亏火旺、气不摄血。结果,显效率81.8%(27/33),有效率15.2%(5/33),无效率3%(1/33)。证明中医药治疗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满意的疗效。避免了西药治疗的副反应。
作者:董茂芝;李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下肢骨折病人由于不同方法外固定和手术内固定较长时间,易造成局部经络气血不畅,瘀血阻滞不行,肿胀迟迟不能消退,往往给膝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早期功能锻炼,可减轻上述症状,如配合外用中药熏洗,可明显缩短下肢骨折后期患者肿胀消退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
作者:苏继承;张广智;李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肾片治疗IgA肾病(IgAN)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健肾片治疗IgA肾病40例,与32例肾炎四味片对照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健肾片能有效降低患者尿红细胞计数,降低患者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总有效率85%。结论:健肾片具有较好的治疗IgA肾病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易岚;孙伟;曾安平;王钢;孔薇;邹燕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的特异性肾损害。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进一步发展可至氮质血症、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难点、热点,尚无理想的药物,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优势。 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宗礼;司福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吞咽障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运用针刺治疗本病84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采用神经系统检查方法诊断确诊为假性球麻痹。其中男48例,女……
作者:张若燕;冉茂东;郭蕴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双),用1寸毫针快速进针,每穴小幅度提插捻转5s左右,迅速出针。为避免针感后遗症。出针后从足三里向下沿足阳明胃经稍加按摩。治疗36例,结果1次治愈9例,2次治愈18例,3次治愈6例,治愈率91.6%;显效3例,总有效率100%。 体会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是胃经、大肠经和小肠经的3个下合穴,分别主治本腑腑证。足三里是保健要穴,……
作者:冯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