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浅议

王积慧

关键词:高原地区,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摘要:高原地区(青海)海拔2260m以上,处于高原缺氧、低气压、气候干燥寒冷的自然环境中,同时高海拔地区人群又有着较为特殊的生活起居及饮食习惯,因此该地区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平原地区人群有一定特殊性,现浅议如下.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20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20例,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是早期治疗深部静脉血栓的首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对患有深部静脉血栓者,宜早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

    作者:张智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观察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应用环磷酰胺(CTX)分阶段静脉冲击、中小剂量激素、大剂量强力宁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31例LN,并与18例LN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情缓解率、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缓解病情快,疗效高,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刘传德;宋海翔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糖瘀平治疗Ⅱ型糖尿病降糖机理的实验研究

    探讨糖瘀平的降糖机理,采用四氧嘧啶造模方法,以西药降糖灵和中成药芪蛭降糖胶囊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糖瘀平具有提高Alloxan糖尿病大鼠肝糖原、丙酮酸激酶、血浆胰岛素含量,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含量的作用.说明该药的降糖作用是多因素、多环节的综合效应.

    作者:邢海燕;冯明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桃核承气汤临床验案3则

    桃核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106条.笔者应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精神分裂症、尿潴留、腹痛等症,效果满意.现将验案3则报道如下.

    作者:张耕;张春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通脉降糖保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86例

    笔者自1999年以来,自拟通脉降糖保肾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1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幼薇;王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溃疡辨证分型与溃疡分期胃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溃疡分期、胃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6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3个组,每组20例,另设1个健康组(对照组)20例.十二指肠溃疡组与对照组均进行阻抗式胃动力检测.结果:脾胃湿热组表现为胃动力功能亢进,脾胃虚弱组和肝胃不和组表现为胃动力功能低下.活动期溃疡所占的比率脾胃湿热型80%,肝胃不和型45%,脾胃虚弱型35%,十二指肠球腔变形例数所占的比率脾胃湿热型30%,肝胃不和型40%,脾胃虚弱型75%.

    作者:李桂贤;罗伟生;陈国忠;贾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自拟心梗宁汤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心梗宁汤治疗本病3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闻留瑞;郭伟;吴志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朱培庭治疗胆石病的经验

    朱培庭治疗胆石病,首倡养肝柔肝法,疗效显著.较详细地介绍了朱培庭治疗胆石病方法及用药特点.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降脂延寿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梗、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多与人体血脂水平过高有关.如能有效控制体内血脂水平,无疑使老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降低.笔者自1995年10月-2000年5月,用自拟降脂延寿丸治疗高脂血症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艾迪注射液对NHL的化疗增效及减毒作用

    非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NHL)对化疗虽然敏感,但其公认一线化疗方案CHOP诱导缓解率一直难以突破,或缓解后容易复发.笔者以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以探索提高NHL的疗效以及降低化疗毒性,现将73例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定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颈椎病的综合疗法--附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126例颈椎病的综合疗法进行总结,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取牵引手法,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优良率达82.6%,结论:综合治疗颈椎病可获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学东;安启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白血病化疗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病是恶性血液病化疗期间和化疗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笔者运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本病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秋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分期护理

    我科于1999-2001年,共收治多发性肋骨骨折38例.根据骨折修复的不同时期特点,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饮食、情志调护、功能锻炼,对病员实施全面、合理、有效的护理,收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利华;余小凤;刘用兰;周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前列消冲剂治疗气虚肾亏瘀血阻滞型癃闭的临床研究

    采用临床验方研制成前列消冲剂治疗气虚肾亏、瘀血阻滞型癃闭(前列腺增生症)335例,并与对照药前列康片治疗的112例进行对照(采用随机分组,单盲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1%,对照组为79.46%,两组比较P<0.01.此外,病情轻、中、重分型疗效,前列腺不同增生程度疗效,膀胱残留尿量不同的分别疗效,排尿状况疗效,小腹症状及其它症状、体征的疗效等相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锁超;陈兰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999参麦注射液治疗中风78例

    笔者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采用999参麦注射液治疗中风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秀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红外灸对垂体后叶素致家兔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外灸对垂体后叶素致家兔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以15μm为辐射中心的特定波段红外灸疗仪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家兔内关和心俞穴施灸.结果:造模后20min,红外灸组心率恢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缺血阳性心电改变出现率亦较明显地低于对照组,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结论:红外灸对垂体后叶素致心动过缓确有疗效,对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周愉;沈雪勇;魏建子;周钰;孙平龙;周玉宝;林玉英;丁光宏;杨文英;费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药并用治疗颅脑手术后顽固性呃逆40例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穴位针刺治疗颅脑术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颅脑术后顽固性呃逆40例,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脾虚失运、腑气不通、气滞血瘀4型.分别用藿朴夏苓汤等方治疗,配合针刺内关、中皖、足三里.结果:治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结论: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针刺对颅脑术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艳;樊永平;胡以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

    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即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辨证论治的意义,指辨证论治的字面含义;辨证论治的法则,由十四纲辨证、脏腑辨证和五行生克辨证组成;辨证论治的方法,由辨证格式、辨证论治三步七项和处方公式构成.

    作者:孙其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大豆磷脂对脑梗塞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大豆磷脂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发病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在20~30分的脑梗塞患者421例分成3组:基础组60例,脑梗塞常规治疗;胞二磷胆碱组120例,基础组药物加胞二磷胆碱再加ATP治疗;大豆磷脂组241例,基础组药物加大豆磷脂10g治疗.分组后立即治疗,发病后开始用药时间不同,但都在48h之内.疗程28天.结果:疗程结束时,基础组、胞二磷胆碱组、大豆磷脂组的脑梗塞体积分别为(7.0±2.8)cm3、(6.4±3.2)cm3、(5.2±2.8)cm3,3组相比F=6.917,P<0.001,基础组、胞二磷胆碱组与大豆磷脂相比,Dunnett检验,t值分别为4.415和3.706,均P<0.01;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分别为(11.26±9.80)分、(12.35±9.17)分和(15.04±10.32)分,药物和发病后开始用药时间对疗程后神经缺损积分作用的2因素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F药物=5.843,P<0.01,F时间=1.230,P>0.05,药物与时间的主成分分析,药物的贡献率为0.5273,时间的贡献率为0.4727;以死亡、恶化、无效、进步、显著进步、基本痊愈为序,3组综合疗效结果Ridit分析:Ridit值分别为0.4397、0.4436和0.5430,x2=12.55,P<0.01.结论:大豆磷脂对急性期脑梗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机理可能是大豆磷脂减少了脑梗塞时脑中磷脂含量下降对神经细胞的损失作用.

    作者:周景春;马崇泽;于笑难;郭大文;王耀山;杨关林;石富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杨友鹤治疗内科杂病经验举要

    杨友鹤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对于糖尿病及其它内科杂病的诊治颇具经验,立法遣药注重整体,且灵活变通,现总结其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杨雪琴;杨守峰;陈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