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樊永平;胡以明
黄芪在肾病科有滥用倾向,黄芪属于甘温益气药,只能用于辨证为气虚证的肾病,并不能用干所有的肾病,特别是阴虚、湿热、热毒型肾病为黄芪的禁忌症.
作者:肖相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盆腔炎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是妇科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症状重等临床特点,近年来,笔者针对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控制感染,并辅以中药、理疗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发生盆腔、腹腔脓肿,麻痹性肠梗阻,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而失去保守治疗的机会.现将1999年4月-2000年2月收治的12例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辉;许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杨友鹤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对于糖尿病及其它内科杂病的诊治颇具经验,立法遣药注重整体,且灵活变通,现总结其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杨雪琴;杨守峰;陈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探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共治82例,随机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52例,中药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优于中药治疗.
作者:高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门诊患者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热敷牵引加止痛药治疗.结果:经治疗1疗程(5天),治疗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少,疗效优于热敷牵引加止痛药.
作者:刘建群;孙波;吴云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观察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应用环磷酰胺(CTX)分阶段静脉冲击、中小剂量激素、大剂量强力宁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31例LN,并与18例LN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情缓解率、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缓解病情快,疗效高,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刘传德;宋海翔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介绍赵惠馨教授以冲门穴为主穴,治疗中风后遗症、肢厥、瘘证(股神经损伤)等病症的经验,探讨其取穴根据、作用机理及临床配穴.
作者:林翠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一书.其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原为治疗疔毒而设.据笔者临床观察,该方不仅适用于疮疡及妇科疾患,它对临床各科因热毒而引起的病变均有特殊疗效.现将笔者近年来的临床治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庆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高原地区(青海)海拔2260m以上,处于高原缺氧、低气压、气候干燥寒冷的自然环境中,同时高海拔地区人群又有着较为特殊的生活起居及饮食习惯,因此该地区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平原地区人群有一定特殊性,现浅议如下.
作者:王积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笔者自1999年以来,自拟通脉降糖保肾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1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幼薇;王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20例,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是早期治疗深部静脉血栓的首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对患有深部静脉血栓者,宜早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
作者:张智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大豆磷脂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发病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在20~30分的脑梗塞患者421例分成3组:基础组60例,脑梗塞常规治疗;胞二磷胆碱组120例,基础组药物加胞二磷胆碱再加ATP治疗;大豆磷脂组241例,基础组药物加大豆磷脂10g治疗.分组后立即治疗,发病后开始用药时间不同,但都在48h之内.疗程28天.结果:疗程结束时,基础组、胞二磷胆碱组、大豆磷脂组的脑梗塞体积分别为(7.0±2.8)cm3、(6.4±3.2)cm3、(5.2±2.8)cm3,3组相比F=6.917,P<0.001,基础组、胞二磷胆碱组与大豆磷脂相比,Dunnett检验,t值分别为4.415和3.706,均P<0.01;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分别为(11.26±9.80)分、(12.35±9.17)分和(15.04±10.32)分,药物和发病后开始用药时间对疗程后神经缺损积分作用的2因素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F药物=5.843,P<0.01,F时间=1.230,P>0.05,药物与时间的主成分分析,药物的贡献率为0.5273,时间的贡献率为0.4727;以死亡、恶化、无效、进步、显著进步、基本痊愈为序,3组综合疗效结果Ridit分析:Ridit值分别为0.4397、0.4436和0.5430,x2=12.55,P<0.01.结论:大豆磷脂对急性期脑梗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机理可能是大豆磷脂减少了脑梗塞时脑中磷脂含量下降对神经细胞的损失作用.
作者:周景春;马崇泽;于笑难;郭大文;王耀山;杨关林;石富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采用临床验方研制成前列消冲剂治疗气虚肾亏、瘀血阻滞型癃闭(前列腺增生症)335例,并与对照药前列康片治疗的112例进行对照(采用随机分组,单盲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1%,对照组为79.46%,两组比较P<0.01.此外,病情轻、中、重分型疗效,前列腺不同增生程度疗效,膀胱残留尿量不同的分别疗效,排尿状况疗效,小腹症状及其它症状、体征的疗效等相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锁超;陈兰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现代医学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抗血清,结合中医苦寒泻下法灌胃番泻叶水浸剂,建立ITP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体征、外周血象、血清D-木糖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及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变化,并予中药复健方加减归脾汤治疗.结果:ITP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符合ITP疾病特点,未改变ITP疾病模型的关键指标,未影响血小板减少造模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模型小鼠出现明显脾不统血证主症及脾虚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脾不统血证主症和脾虚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免疫法结合苦寒泻下法建立ITP脾不统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可靠,重现性强,为中医药研究治疗ITP脾不统血证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宏潇;张雅丽;田维毅;付汝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蝮蛇又名地扁蛇,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一种毒蛇,在华东地区人口密集的平原耕作区,危害性大,是农村常见急症之一.笔者博访蛇医,取其精华,积累了较多治疗经验,自1969年至今,共收治96例蝮蛇咬伤病人,总有效率达98.95%.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振甫;陈莉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穴位针刺治疗颅脑术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颅脑术后顽固性呃逆40例,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脾虚失运、腑气不通、气滞血瘀4型.分别用藿朴夏苓汤等方治疗,配合针刺内关、中皖、足三里.结果:治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结论: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针刺对颅脑术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艳;樊永平;胡以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欧某,男,27岁,曾在本院住院1次,诊断精神分裂症,临床治愈出院.近20余天出现缩阳症,到某医院服美国洋参丸等药治疗无效而来本院求治.
作者:曹国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126例颈椎病的综合疗法进行总结,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取牵引手法,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优良率达82.6%,结论:综合治疗颈椎病可获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学东;安启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了探索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笔者采用了10%二异氢酸甲苯酯(TDI),橄榄油溶液给大鼠滴鼻而造成的变应性鼻炎的大鼠模型,并与西药扑尔敏治疗组相比较,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麻黄细辛附子汤能有效地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使大鼠的鼻炎症状好转,使血中CD3升高、CD8降低、CD4/CD8的比值恢复正常,与扑尔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恢复正常而发挥疗效的,扑尔敏无此作用.
作者:王树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非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NHL)对化疗虽然敏感,但其公认一线化疗方案CHOP诱导缓解率一直难以突破,或缓解后容易复发.笔者以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以探索提高NHL的疗效以及降低化疗毒性,现将73例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定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