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食品中不同价态的无机砷

顾微;杨惠芬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食品, 无机砷
摘要: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建立了食品中总无机砷、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的测定方法.用6mol/L HCl提取食品中无机砷,在2mol/L HCl条件下测定总无机砷,再利用三价砷、五价砷氢化物发生酸度条件的不同对三价砷进行选择测定.本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总无机砷为0~400μg/L,As(Ⅲ)为0~300μg/L;检出限:总无机砷1.6μg/L,As(Ⅲ)1.1μg/L;相对标准偏差:总无机砷为1.93%,As(Ⅲ)为2.49%;样品回收率:总无机砷为85% ~105%,As(Ⅲ)为80%~115%;一般食品样品的测定无干扰.
卫生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氟-砷联合染毒对大鼠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为揭示氟-砷共存对子代健康的影响,采用两代一窝繁殖的实验方法,测定Wistar大鼠暴露于氟、砷后其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情况.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早期生理发育指标阳性率和早期神经反射阳性率逐渐减少,各染毒组仔鼠学习及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逐渐缩短.电镜观察可见脑组织有明显病变,表现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核形态不规则,细胞器病变,突触数量显著减少.说明氟 -砷对子代的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综合分析这些变化对早期发现氟-砷对子代的不良影响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张晨;凌冰;刘继文;王国荃;肖碧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维生素K和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切除雌鼠双侧卵巢以造成骨快速丢失作为模拟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从骨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等方面综合观察单纯补充维生素K(90mg/kg)、钙(5g/kg)及两者联合作用6个月对骨丢失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A)大鼠相比,模型对照组(B)大鼠骨量显著减少,骨脆性增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单纯补充维生素K组(D) 股骨中点骨密度值显著提高,股骨干骺端及腰椎骨密度、股骨近侧端矿物质含量都有增高趋势,表明补充维生素K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丢失;同时补充维生素K及钙组(E)股骨的大挠度与大应变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也有增高趋势,表明补充维生素K可提高骨的柔韧性,改善股骨的力学性能.综合骨计量学与骨力学观察结果,发现各种实验措施对密质骨的效果皆优于松质骨,并且维生素K与钙的联合作用效果优于单纯补充维生素K或钙.本实验结果提示:绝经后妇女,作为骨质疏松危险人群,增加膳食维生素K与钙的摄入是有帮助的.

    作者:赵新华;赵熙和;崔伟;任典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对混凝沉淀法分散式饮水除砷的研究

    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分散式饮水除砷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样中五价砷[As(Ⅴ)]含量为1.0mg/L时,不调节pH值(pH7.82),直接投加50mg/L硫酸铁,室温下沉淀静置12h,可使倾析液残留砷含量低于0.05mg/L.如沉淀反应后静置30~40 min即过滤,则只需投加30mg/L的硫酸铁或40mg/L的硫酸铝即可达到同样的除砷效果.随着投加量的增加,2种混凝剂对砷的去除率均升高,当水样As(Ⅴ)≤1.0mg/L和≤0.5mg/L时,分别投加30mg/L 硫酸铁和硫酸铝,过滤后可使残留砷含量达到现行饮水卫生标准(<0.05mg/L).在水样处于不同pH值、水温、浊度、硬度等条件下硫酸铁的除砷性能较硫酸铝稳定.一般情况下,沉渣中的砷不会再次进入水中.

    作者:袁涛;曾欣;罗启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氯化饮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大鼠和人肝肿瘤细胞(HepG2)的遗传毒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

    应用体内、体外微核分析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慧星分析,comet分析)探讨氯化饮水的有机提取物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和大鼠肝细胞、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s)的遗传损伤作用,并观察其对大鼠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LPO)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饮水低浓度提取物能诱导大鼠PCEs微核的增加,而高浓度提取物则能增加HepG2微核的发生率.comet分析表明,氯化饮水的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肝脏细胞和HepG2的DNA断裂.丙二醛的含量在所有的受试动物和受试器官中均有明显增加,在肝脏丙二醛含量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提示氯化饮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哺乳动物细胞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作用.

    作者:鲁文清;越飞;陈秀娜;李晓燕;谢虹;Volker Mersch-Sundermann;Cornelia Jenter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硝酸铈对大鼠组织中ATP酶活性的影响

    研究了硝酸铈对大鼠内脏、大脑、肌肉中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腹腔注射低浓度硝酸铈后,大鼠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中Ca2+-ATP酶,K+、Na+-ATP酶,Mg2+-ATP酶活性明显增强;而当注射高浓度硝酸铈时,酶活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估计这是机体受到外界毒物影响后的一种保护机制.

    作者:杨维东;王艇;雷衡毅;杨燕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铅对孕鼠及其胎鼠肝微粒体药酶活性的影响

    铅是一种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可通过食物链、土壤、水和空气进入人体.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铅摄入量及铅负荷不断升高,众多的研究表明,铅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对神经、血液、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免疫等系统均有毒性作用[1],本文拟观察孕鼠接触不同剂量铅对孕鼠、胎鼠肝药酶活性的变化,以进一步研究铅对孕妇及胎儿肝药物代谢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虹;彭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共轭亚油酸对人胃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CLA的剂量分别为25、50、100和200μmol/L,以乙醇为溶剂对照.结果表明:CLA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细胞核分裂、集落形成和细胞DNA的合成,并诱导SGC-7901细胞的分化.

    作者:刘家仁;陈炳卿;刘瑞海;路桂芳;朱赟;韩晓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对氧磷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

    重氮化法使对氧磷(E600)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血蓝蛋白偶合合成人工抗原.用人工抗原E600-BSA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和E600-BSA免疫的Balb/c小鼠脾脏细胞融合,成功的建立了能分泌抗对氧磷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析了该细胞株的染色体及对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类型、特异性、亲和力进行了鉴定和检测.上述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或冻存10周,其分泌抗体水平稳定.

    作者:王刚垛;徐勤惠;马兆扬;荣康泰;何凤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通告卫法监通发[1999]第5号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防医学学科1999年度受理与资助情况及2000年资助方向

    本文旨在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预防医学学科基本情况 ,简要分析1999年度该学科受理与资助项目并附受资助项目名单,介绍2000年该学科的鼓励研究领域和拟招标的重点项目情况.

    作者:王昌恩;方庆伟;李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北京市西城区单元楼住宅卫生学评价

    对北京西城区2个住宅小区12个单元住宅的建筑卫生主要因素(座落环境、房间分布、照明、通风、微小气候、室内空气品质、人均使用面积和卫生设施的配置等)进行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居室的绝大部分建筑卫生要素符合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卫生标准和旅店业卫生标准中星级宾馆客房室内卫生标准的要求.此外,对燃气热水器排放大量污染物于室内而无排风设施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该评价可供设计和建设单元楼住宅参考借鉴.

    作者:刘江;施瑾;王秋水;邵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纸层析法测定食物中类胡萝卜素的比较

    采用HPLC和纸层析法分别测定了几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两个方法进行了比较.

    作者:谷秀芳;荫士安;徐青梅;Jian Qin;高翔;汤广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混合膳食中不同膳食成分对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为了探讨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对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影响,本研究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了9种混合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数及人体的血糖、胰岛素应答.实验结果显示9种混合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数分别为:米饭83.2±3.1,米饭+猪肉72.0±14.0,米饭+猪肉+芹菜57.1±11.2,米饭+蒜苗57.9±7.8,米饭+蒜苗+鸡蛋62.8±16.7,馒头80.1±22.5,馒头+黄油68.0±16.3,馒头+酱牛肉49.4±22.8,饼+鸡蛋炒木耳48.4±11.7.蛋白质(β1=-0.696,P<0.01)和膳食纤维(β2=-7.364,P<0.01)与血糖生成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可抑制餐后血糖的增加.脂肪与GI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有使GI值降低的趋势.结果还显示:膳食中适量的蛋白质可使血糖水平降低;适量的脂肪,可降低血糖的水平,但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膳食纤维与碳水化合物一起摄入可减少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结论: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可降低血糖反应,对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产生显著的影响.

    作者:崔红梅;杨月欣;边立华;何梅;向仕学;王岩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职业性氟暴露对降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

    氟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可引起骨骼、牙齿、肾、心血管系统代谢紊乱及抑制多种酶的活性.本研究探讨了氟暴露对体内钙调节激素中的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

    作者:黄志军;李克俊;姜开友;付强祖;王翠;罗晓芳;高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蔷薇红景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是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为进一步了解该植物是否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试验研究了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赵文;王庭欣;蒋东升;边庆荣;秦淑贞;马晓彤;张俊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摄入的地区分布

    本文依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各省不同年龄居民的膳食情况,详细分析了各省、市、自治区居民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烟酸、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的摄入比较充足,大部分省份居民摄入硫胺素、锌和硒较好,而钙、视黄醇当量和核黄素摄入量普遍不足.东北、西北和西南内陆地区是营养素缺乏比较集中的地区.本文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分区或分省进行微量营养素膳食干预或食物强化提供参考.

    作者:常素英;葛可佑;翟凤英;贾凤梅;林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两种猕猴桃果汁对60Co-γ照射小鼠骨髓细胞的保护作用

    选用两种不同品种的猕猴桃果汁,观察并比较了其对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合成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作者:杨业鹏;高广花;薛宏伟;徐厚恩;贾凤兰;尚兰琴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核黄素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影响的研究

    为探讨核黄素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核黄素水平对大鼠核黄素营养状况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饲养6周后发现,核黄素缺乏引起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升高及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降低,全血丙二醛浓度升高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结论认为核黄素缺乏会引起大鼠脂质过氧化程度升高.

    作者:梁惠芳;柳启沛;徐京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高氟摄入对大鼠骨和牙氟含量及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

    为了探讨能快速评价预防型抗氟剂效果的实用指标,给大鼠短期饮用高氟水(50mg/L)染毒,观察氟对骨相与非骨相指标的影响.染毒1周后实验组大鼠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及尿氟含量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后3周升高的幅度不明显,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尿羟脯氨酸、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实验前后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4周后实验组骨和牙氟含量比对照组高十几倍.本文结果表明评价预防型抗氟剂效果除必须以骨、牙氟含量为关键指标外,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也可作为参考.

    作者:白雪涛;史志长;吴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食品中不同价态的无机砷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建立了食品中总无机砷、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的测定方法.用6mol/L HCl提取食品中无机砷,在2mol/L HCl条件下测定总无机砷,再利用三价砷、五价砷氢化物发生酸度条件的不同对三价砷进行选择测定.本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总无机砷为0~400μg/L,As(Ⅲ)为0~300μg/L;检出限:总无机砷1.6μg/L,As(Ⅲ)1.1μg/L;相对标准偏差:总无机砷为1.93%,As(Ⅲ)为2.49%;样品回收率:总无机砷为85% ~105%,As(Ⅲ)为80%~115%;一般食品样品的测定无干扰.

    作者:顾微;杨惠芬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卫生研究杂志

卫生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