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胡笑克;胡祖光;熊带水;李典鸿
目的 观察介入化疗在巨块型及复发型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从1996年6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58例宫颈癌介入化疗加放疗或及手术治疗,其中初次治疗39例均为巨块型,肿瘤直径平均5.6厘米.复发性宫颈癌 19例.结果 总有效率70.69%,初次治疗组为89.74%,复发组为31.58%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介入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但应积极配合放疗或手术,可望提高治愈率.对复发型宫颈癌也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对放疗后近期内盆腔及局部复发的患者,介入化疗收效甚微.
作者:林厚斌;赵玉年;宋承霞;李芳;何丹;崔怀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B超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价值.方法 用德国Performa超声显像仪检查4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分析.结果 40例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者32例,不符者8例.结论 B超诊断腺癌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67%,形态不规则,边界粗糙,且前侧缘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质的低回声光团是超声诊断乳腺癌的要点.
作者:毛军;黄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CD44v6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 (SP)法染色技术,对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CD44v6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C -erbB-2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检测CD44v6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变的发展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王靖华;褚晓源;陈龙邦;周晓军;龚涌灵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50岁.10年前无意发现上腹部肿块,渐增大,自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 消瘦而入院治疗.查体:上腹部隆起,于剑突下可触及儿头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不活动 ,压痛.B超提示:腹膜后肿瘤.1998年4月20日术中见肿块位于肝左叶,约15cm×14cm ×12cm,表面光滑.行肝左叶切除术.术后腹腔引流,加抗生素治疗.随诊至今无异常发现 .
作者:杨学文;唐显成;韩占强;梁殿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硝苯吡啶联合应用对食管癌化疗的增效作用.方法 川芎嗪注射液、硝苯吡啶联合应用于化疗方案中,在随机条件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川芎嗪注射液、硝苯吡啶联合应用对化疗确有增效作用,治疗组CR+PR40%,对照组CR+PR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川芎嗪注射液、硝苯吡啶对化学治疗食道癌有增效作用.
作者:卞志远;琚勤昌;李金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高频电刀的使用普及很快,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引起术后并发症.下面结合乳腺癌根治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临床资料作一探讨.
作者:赵德绵;龚益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 复习21例的全部病历,组织切片,总结其特点.结果 病人表现为单侧鼻塞有20例,为95.2%,肿瘤均位于鼻腔顶部,呈结节状隆起;病变局限于单侧鼻腔的有3例,为14.3%;病变侵犯邻近组织或或器官的有8例,为38.1%;有颈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10例,为47.6%.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易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及血行转移,且易误诊.
作者:罗定泰;尹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钙拮抗剂尼卡地平(Nicardipine,NC)对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IMG的细胞生长效应.方法 在无血清培养基中,予不同剂量的NC、EGF及NC和EGF(10 ng/ml)干预,应用MTT比色法观察它们的细胞生长效应.结果 EGF对U251MG细胞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生长刺激作用,10 ng/ml时接近大效应,与10%小牛血清的促生长效应相仿(P>0.05);NC抑制U251MG细胞生长,并完全阻断EGF的效应.结论 尼卡地平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并完全阻断EGF的生长刺激作用,为临床上治疗胶质瘤提供一条新的线索.
作者:黄垂学;胡守兴;陈兵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对HBV的x基因(HBx)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产物x蛋白(或称HBxAg)具有反式激活功能,同时还可与抑癌基因产物P53蛋白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HBx基因及产物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HBx基因表达与肝癌的关系.在启东肝癌高发人群检测了HBxAg的表达状态.
作者:诸亚君;李学汤;李文广;崔亚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分级、分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恒冷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8例TCC和10例正常膀胱粘膜新鲜冰冻标本进行E-cad表达的检测.结果 对照组10例正常膀胱粘膜E-cad均正常表达,实验组28例TCC,仅50%(14/ 28)正常表达,二组差异显著(P<0.01).TCC不同分级、分期间E-cad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G3比G1+G2表达低,浸润性TCC比浅表性TCC表达低.初发与复发、单发与多发TCC之间比较,E-cad表达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未见E-cad表达完全缺失的TCC.结论 正常膀胱粘膜组织E-cad保留表达,TCCE-cad表达降低,E-cad表达与TCC分级、分期呈负相关;E-cad表达与TCC的数目,与肿瘤的初发或复发无关.
作者:胡强;眭元庚;徐正铨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家族性白血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类型及预后.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父子家族性白血病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转归.结果 以父子或父女发病,白血病类型1组相同,2组为非同系,生存时间比同期、同类型白血病短.结论 家族性白血病与遗传和/或环境因素有关.发病类型相差大,呈随机发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生存时间明显缩短,预后差.
作者:陈怡;俞康;王光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2例无心脏疾患患者手术前后运用彩超评定左室收缩、舒张及泵血功能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显示术前与术后心功能主要指标F S、EPSS、SV、CO、EF、E/A均有相应变化,且随时间渐有转归.结论 本研究说明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对心脏确有较大影响,开展彩超评定心功能,对围手术期处理及评估生存质量有意义.
作者:王明元;戴蓉;林雨冬;吴和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用153钐-乙二胺四甲撑膦酸(下简称153Sm-EDTMP)治疗各种细胞学类型肺癌骨转移的止痛疗效分析,本文对此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耀章;刘小弟;王福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观测伏马菌素B1(FB1)对培养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 ,探讨FB1诱发肿瘤的可能机理.方法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原位溶解的人结肠腺癌培养细胞的DNA,以DNA总量的倍增作为培养细胞数目的倍增,通过比较对照组和FB1处理组DNA倍增的时间,判断出FB1对该细胞株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结肠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在39~42小时,FB1处理组细胞的倍增时间为34~36小时.结论 伏马菌素B1可明显缩短人结肠腺癌细胞株的倍增时间.
作者:唐建华;Victoria L.Stevens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癌的发病机理,提高检测阳性率,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及胸水中NSE、CYFRA21-1、CEA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与肺良性疾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当中NSE、CYFRA21-1、CEA的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型肺癌患者胸水中NSE的阳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小细胞肺癌、未定型癌、鳞癌、腺癌;而小细胞肺癌阳性率高与其它型肺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YFRA21-1阳性率以腺癌和鳞癌高,与另两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胸水与血清当中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和升高幅度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三项联检要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显著提高.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及胸水中NSE、CYFRA21-1、CEA水平变化与其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采用多项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
作者:杜同信;王自正;田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就我院保肛手术349例,术后局部复发52例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指导临床外科治疗 ,提高生存率.
作者:佟金学;周学思;贾云鹤;董新舒;赵家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KC抑制剂对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在PKC抑制剂白屈莱红碱(CH)处理前后,2Gy照射的细胞存活分数(SF2),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凋亡率以及p53、Bcl -2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CH处理后A549凋亡率增高,SF2下降.p53在X线照射后表达增强,而CH处理组p53表达呈相对抑制状态.Bcl-2在处理前后变化温和.结论 PKC抑制剂对A 549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有增强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凋亡率升高有关,而p53可能与 PKC抑制剂诱导的凋亡无关.
作者:阮志华;杨和平;曾勇;庞学利;许杰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桂皮酸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分化诱导作用.方法 用桂皮酸处理HL-60细胞,进行细胞增殖速度、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反应和过氧化酶测定并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显示1mmol/L和2.5mmol/L桂皮酸均使HL-60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形态向成熟粒细胞转变,NBT还原反应显著增强(P<0.01或<0.05),过氧化酶染色则明显减弱.结论 桂皮酸对HL-60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朱文渊;黄济群;黄炜;刘桦;章喜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44岁.于1997年底无意发现左顶部约蚕豆大小的头皮包块,不痛不痒,观察半年无明显增大,外院行头颅CT及颅骨平片提示左顶骨约2cm×2cm全层低密度改变.入院查体:于左顶头皮可扪及1cm×1cm×1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局部头皮呈暗红褐色.
作者:李志强;袁先厚;黄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癌糖代谢异常的特点 ,外周血胰岛素(INS)、C肽(C-P)水平的变化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 对21例原发性肝癌和20例正常人进行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释放和C肽释放试验, 分别比较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BG)、INS和C-P水平.结果 肝癌组2 小时的BG、INS和C-P水平较对照组同期显著增加(P<0.05),肝癌组2小时/空腹INS 比值、2小时/空腹C-P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癌患者糖代谢异常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餐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C肽血症可能是由于β细胞代偿性分泌增多.
作者:杜炜;尘爱云;代进富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