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继银
糖尿病肾病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有五脏气血阴阳虚损,涉及肝、脾、肾及诸脏;标实为痰浊(湿)、湿阻、水停、瘀血.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症状.
作者:胡艳;李庆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是常见病,发病机制不明,病因病机复杂.从病因病机和治法等方面探讨了其中医药治疗现状,并对其优势和不足给予总结,进一步展望了中医药治疗的前景.
作者:张伟;査安生;王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颈椎病原本是中老年疾病,目前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尚无彻底根治办法,目前公认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办法,治疗颈椎病尚无理想药物.中医药治疗有很多优势,应积极总结发扬推广,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作者:马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的监护技术.[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塞时间窗内患者行静脉滴注溶栓剂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出血现象,配合医生监测生命体征和各项生化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溶栓治疗时各项护理配合和治疗后的护理康复指导.[结果]溶栓治疗2周后基本治愈5例,显效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90%.[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是目前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程度较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严密的观察病人、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陆兰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慢性胃炎病机为脾胃湿热,气机不畅,治宜行气抑酸,抑制幽门螺杆菌为主.中医辨证为感受湿邪,湿邪困脾.方用平胃散加味.治疗120例,治愈9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优于对照组.
作者:荣玉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不一,患者主要死于重要脏器的血栓形成和出血.为使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范围,西医主要采用羟基脲、干扰素、Anagrelide、阿司匹林等药物及血小板分离术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存在治疗欠缺及毒副作用较大等不足,然多位中医专家灵活应用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既弥补了西药的不足,并通过辨证论治使患者从临床治疗中获益.
作者:薛爱珍;任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科常见疾病,且较为难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有其极大的临床意义,主张配合中药(自制方剂)穴位贴敷法来治疗和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对此作以详尽论述.
作者:张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笔者指出:血瘀可夹表证,表证可致血瘀,解表应勿忘活血,活血则有助解表.解表须活血(六淫致瘀、瘀夹外感)、解表能排瘀、活血助解表.
作者:姚杰良;黎忠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实验观察补益脾肾中药对阿霉素注射液造模大鼠的一般状态的改善作用,并与养血活血中药对照.[方法]用阿霉素注射液给大鼠尾静脉注射6.5mg/kg,造模大鼠分成黄芪汤(黄芪、党参、附子、肉桂、白术、茯苓、泽泻、炙甘草)预防组、黄芪汤治疗组、养血活血组(当归、丹参、赤芍)、致病对照组(造模后未治疗)、空白对照组:未造型.观察体重及一般状态如饮食,大便、水肿、精神状态,活动,皮毛等症状的变化,共8周.[结果]阿霉素注射液造模大鼠呈现脾肾阳虚特征.黄芪汤预防组及治疗组治疗造模大鼠时,其大鼠腹泻轻微、饮食不振恢复快,畏寒、少动,精神萎靡,皮毛不泽,阴囊水肿等症状也较快得到改善,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养血活血组及致病对照组;养血活血组的症状改善较差,食欲不振明显,体重降低,体重增长明显低于致病对照组.[结论]辨证施治实验大鼠,可以改善阿霉素所致的毒副作用.
作者:殷东风;高宏;邢玉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身痛逐瘀汤加防风、海风藤、鸡血藤治疗.[结果]治疗46例,治愈9例,显效18例,好转14例,无效5例.[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症疗效显著.
作者:罗世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生活护理,病情观察,临证施护,服药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等中医护理方法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右归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病窦综合征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例)和对照组(n=17例).[结果]经14天治疗后,20例患者在主证的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方面有很大改善.[结论]右归汤加减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病窦综合征有疗效.
作者:戴红红;尹小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从气道炎症和炎症介质、Th1/Th2失衡、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建、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等综述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指出:治疗哮喘的中药剂型日趋丰富,对重要单味及有效单体的研究日趋量化、科学化.
作者:李竹英;刘佳;王雪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定悸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心律失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定悸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口服异博定或心律平予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8%,对照组总有效率65.7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定悸汤在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辨证施治,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柳艳弘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抑木扶土法治疗中青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本病42例.[结果]治愈2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结论]抑木扶土治疗中青年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邓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我院院内制剂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自觉症状、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的改善及心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典鸿;王清海;靳利利;卞继芳;梁宏宇;黄培红;苏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根据中医学六经理论,从少阳论治支气管哮喘,提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少阳胆腑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是正虚邪实,少阳枢机不利,治宜和解少阳,疏利枢机.以此理论指导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克明;徐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呃逆是胃气逆动膈,气逆上冲所致.内关穴有宁心神、降呕止逆之功,为阴维交会穴,针刺内关、合谷、足三里、太冲、中脘治疗肝病引起的呃逆20例.1次治愈8例,2次治愈5例.
作者:李旭英;向淑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枳术消痞汤、多潘立酮片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在改善部分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代伟;孙建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不寐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用加味二仙汤治疗,对照组138例口服地西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03%,对照组83.33%,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复发率治疗组为15.28%,对照组为45.8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不寐症有较满意疗效.
作者:赵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