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述要

张伟;査安生;王坤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治疗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是常见病,发病机制不明,病因病机复杂.从病因病机和治法等方面探讨了其中医药治疗现状,并对其优势和不足给予总结,进一步展望了中医药治疗的前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清幽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目的]观察清幽养胃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雷贝拉唑与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愈溃安胃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愈率、幽门螺杆菌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95.8%、85.4%、91.7%,对照组分别为81.2%、62.5%、6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幽养胃汤结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孙韶岩;华冬方;刘玉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针灸推拿为主治疗颈椎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针灸推拿隔日交替进行,10次1个疗程.[结果]治愈85例,好转53例,无效12例.[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叶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研究述略

    从气道炎症和炎症介质、Th1/Th2失衡、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建、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等综述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指出:治疗哮喘的中药剂型日趋丰富,对重要单味及有效单体的研究日趋量化、科学化.

    作者:李竹英;刘佳;王雪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唐旭东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述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肝郁脾虚是主要的病机,抓住主要病机,肝脾同调、寒温并用、升降相宜、调补脾肾、注重消导、心理治疗等方法治疗.同时,在恢复期配合饮食调理和加强身体锻炼也是治疗本病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者:林媚;唐旭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述略

    从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指出:UC为本虚标实,虚责之脾、肾、肺,实责之湿热、瘀滞,临床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实中有虚的复杂症候;临床治疗方面有分期和分型论治、复方应用,且治疗方法众多,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作者:李海涛;王翼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并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降脂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降脂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1例UA,总胆固醇(TC)≥4.68mmol/L,将其随机分为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组(联合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两组均为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联合组每天加服通心络胶囊2粒,每天3次.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CK).[结果]联合组及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血脂、CPR、及ET水平(P<0.05),但联合组效果更佳.[结论]UA联合应用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脂,减轻炎症、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孔祥奇;汪凤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克感灵治疗急性热病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现代医学微观方法探讨复方克感灵作用机理.[方法]使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制造外感发热家兔动物模型30只随机分为五组,以插管灌胃形式给药.实验过程中,每只家兔分别于造模后0.5h、1h、1.5h及给药后1h、2h、3h时各测体温1次.每只家兔的血液标本分别于造模前、发热高峰时及用药后3h采集.[结果]实验得出复方克感灵高剂量组的疗效好.复方克感灵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具有能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白细胞比例,血浆中内生致热原(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提高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力、退热、抗感染的作用.[结论]以现代医学微观方法探讨复方克感灵作用机理,从而为其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刘一;刘维政;刘佳鑫;江秀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拟定悸汤治疗心律失常39例

    [目的]观察自拟定悸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心律失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定悸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口服异博定或心律平予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8%,对照组总有效率65.7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定悸汤在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辨证施治,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柳艳弘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60例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室性期前收缩病例利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结果]60例患者在治疗期前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总有效率92%.[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敖丽丽;李炫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强颈汤综合疗法并用治疗颈椎病37例

    颈椎病原本是中老年疾病,目前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尚无彻底根治办法,目前公认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办法,治疗颈椎病尚无理想药物.中医药治疗有很多优势,应积极总结发扬推广,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作者:马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肠病治肺考释

    从经络,病理、生理及临床多个角度对从肺论治肠病进行探究,揭示了肠病治肺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指出:调理肺脏(补肺、清肺、宣肺、肃肺)在治疗肠道疾病时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显现了中医理论诊治疾病时整体观念的优点.

    作者:曹玺;王希利;孙江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肺癌研究进展

    中医药疗法是我国肺癌治疗的特色,实践已证明应用中医治疗肺癌,在减毒增效、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显示了明显优势.笔者就近几年来肺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国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辨证治疗胃下垂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胃下垂临床疗效.[方法]辨证分饮食停滞方用保和丸、中气下陷方用补中益气汤、胃阴不足方用麦门汤治疗.[结果]显效58例,有效8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结论]认为以升阳举陷、滋阴、健脾、和胃等综合辨证治疗,效果佳.

    作者:景忠良;翟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加味参附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我院院内制剂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自觉症状、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的改善及心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典鸿;王清海;靳利利;卞继芳;梁宏宇;黄培红;苏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补益脾肾和养血活血中药改善阿霉素注射液造模大鼠一般状态的实验研究

    [目的]实验观察补益脾肾中药对阿霉素注射液造模大鼠的一般状态的改善作用,并与养血活血中药对照.[方法]用阿霉素注射液给大鼠尾静脉注射6.5mg/kg,造模大鼠分成黄芪汤(黄芪、党参、附子、肉桂、白术、茯苓、泽泻、炙甘草)预防组、黄芪汤治疗组、养血活血组(当归、丹参、赤芍)、致病对照组(造模后未治疗)、空白对照组:未造型.观察体重及一般状态如饮食,大便、水肿、精神状态,活动,皮毛等症状的变化,共8周.[结果]阿霉素注射液造模大鼠呈现脾肾阳虚特征.黄芪汤预防组及治疗组治疗造模大鼠时,其大鼠腹泻轻微、饮食不振恢复快,畏寒、少动,精神萎靡,皮毛不泽,阴囊水肿等症状也较快得到改善,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养血活血组及致病对照组;养血活血组的症状改善较差,食欲不振明显,体重降低,体重增长明显低于致病对照组.[结论]辨证施治实验大鼠,可以改善阿霉素所致的毒副作用.

    作者:殷东风;高宏;邢玉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阐述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及其中医辨证,即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营卫失调,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痰瘀凝滞,劳损及外伤致病等因素相关.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施治应注重寒热虚实之分,并与辨病相结合.

    作者:张琼;卫四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对黏液性水肿病机的探讨

    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局限性黏液性水肿者可见于其他疾病.如Graves病、丝虫病等,故从病机上作以区分可以深化对黏液性水肿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中医的相关论述则鲜有报道,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黏液性水肿的病机进行探讨,从而使中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条理与完备.

    作者:郭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证46例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身痛逐瘀汤加防风、海风藤、鸡血藤治疗.[结果]治疗46例,治愈9例,显效18例,好转14例,无效5例.[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症疗效显著.

    作者:罗世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留针考略

    对<内经>及现代医家临床文献进行探讨,发现留针时间目前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指导模式,倡议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常见病的留针时间设计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期规范临床操作,提高疗效.

    作者:迟艳艳;马铁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述要

    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是常见病,发病机制不明,病因病机复杂.从病因病机和治法等方面探讨了其中医药治疗现状,并对其优势和不足给予总结,进一步展望了中医药治疗的前景.

    作者:张伟;査安生;王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