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科发挥》学术特色探析

夏晨;韩桂贤

关键词:《幼科发挥》, 学术特点
摘要:<幼科发挥>学术特点是重视四诊合参,关于切脉作了定性的补充.尤重望诊,对小儿的神色形态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重视脏腑辨证,谨守病机,治病求本,对肾病及兼证、咳嗽有痰、汗证等的治疗,颇为中肯.重视调治脾胃的王道之治,强调变蒸非病.其理论源自<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又成为后世医家的学术源头.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急性期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

    急性期是中风康复的关键阶段,可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急性期成功的康复护理效果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对急性期进行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进行功能锻炼者.因此应重视中风病人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纠正目前很多人认为康复训练只属于疾病进入恢复期后才开始的误区.

    作者:杭艳;耿元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慢性泄泻43例疗效分析

    慢性泄泻,表现为标实而本虚,腑实而脏虚,即湿热兼脾虚共存,故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以清热祛湿,健脾升阳.笔者用此方治疗慢性泄泻43例,疗效颇为满意.

    作者:苏东平;宋俊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绍派伤寒本证小伤寒证治与治未病探要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言求其受病之本因也.有本因,斯有本证.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病轻者无传变,重者多传变,谓之变证.小伤寒谓绍派伤寒中一本证.为此加以介绍.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幼科发挥》学术特色探析

    <幼科发挥>学术特点是重视四诊合参,关于切脉作了定性的补充.尤重望诊,对小儿的神色形态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重视脏腑辨证,谨守病机,治病求本,对肾病及兼证、咳嗽有痰、汗证等的治疗,颇为中肯.重视调治脾胃的王道之治,强调变蒸非病.其理论源自<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又成为后世医家的学术源头.

    作者:夏晨;韩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例析

    难治性心力衰竭单纯运用西医治疗,往往收效甚微.笔者曾治疗一例难治性心力衰竭,该患曾在西医院行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近一个月,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半个月的调治,患者诸症皆消,可行日常体力活动.

    作者:张瑜;田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天王补心丸中丹参素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天王补心丸中丹参素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mill,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96:0.0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 mL·min-1.[结果]丹参素在0.15~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天王补心丸的质量.

    作者:杨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51例护理浅识

    笔者从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对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兼膀胱湿热郁滞者,采用养阴利湿并举之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并配合得当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子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脉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200例临床观察

    笔者2005年-2006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科研制的脑脉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症200例,并与80例常规治疗组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丽红;路学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50例

    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笔者用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50例,并与用尼莫地平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的24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兰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刺穴位注射并用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24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病机是气血不足,经脉生养导致脉络瘀滞.针刺颈夹脊穴能改善颈部的微循环状态、从而改善组织的缺血和缺氧状态,同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脑血流量,改善颈部软组织的损伤及粘连状态.

    作者:石雁;常国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胁痛浅识

    中医胁痛症,是临床较多见的病症之一.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肝气郁结型、瘀血停滞型、血不养肝型、肝阴不足型.用<伤寒论>经方四逆散加味为基本方,根据临床伴随症状辨证加减,治疗本病症收到满意的效果.对胁痛的发病原因、机理转变以及四逆散加味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永安;刘路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推刮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宜祛风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针刺夹脊穴能振奋督脉阳气,改善神经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加快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减轻致痛物质对神经根的刺激.风池配颈夹脊穴能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之功效.颈椎部的推拿牵引,可以松弛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颈椎动力平衡系统,减缓骨质增生,扩大椎间隙椎间孔.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压迫和粘连.颈椎病病程都较长,久病必瘀,而刮痧治疗能调血行气,疏经活血,排毒除秽,祛瘀生新.

    作者:冯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拟疗瘀消胀汤治疗瘀胀证浅识

    笔者根据十几年临证经验,从滋补肝肾入手,自拟疗瘀消胀汤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100例

    笔者1997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以半夏厚朴汤在纤维喉镜下治疗梅核气10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长川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逆转经验

    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白长川教授业医40余载.善理杂病沉疴,临床尤精脾胃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中西互参,敏于思辨,善于总结.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每获良效,更总结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逆转治疗经验.

    作者:马超;李翌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临证妙用桂枝汤三则举隅

    詹学斌教授用桂枝汤临证治疗三则:冒风症误治案,治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佐以健脾助运、养血补肾,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更年期综合征,证属肾气亏损、营卫不和,治宜标本兼治,方用桂枝汤加味.颈椎骨质增生综合征,治宜调和营卫,养血补肾通络,方用桂枝汤加味.

    作者:詹学斌;朱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温经汤为主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30例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由下焦虚寒、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而致.温经汤,温经散寒,去瘀行气,配方精当,直中病机,有温经散寒,行气去瘀、益气止痛之效.

    作者:姚海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衰贫血52例疗效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以氮质储留、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严重贫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特征.笔者在常规治疗贫血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CRF贫血,提高血色素水平,改善贫血状态,现介绍如下:

    作者:初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加味阳和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5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加味阳和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5例中,男85例,女60例;年龄26~59岁,平均41.1岁;病程10天~7年,平均1.3年.

    作者:刘元梅;张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浅识

    过敏性紫癜以邪热迫血妄行为多见,以清热凉血为主要治则.自拟方紫癜灵,不仅缩短疗程,而且克服了激素治疗出现的反弹弊端.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