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莲崔
中西药联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或用法不妥等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常用中西药合理应用和配伍禁忌简述如下:
作者:邓羽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1999年~2003年6月,用中药瘀胆合剂治疗肝内胆汁瘀积症34例,与同期西药综合治疗组对照,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叶根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此研究已成为当今的医学热点,由初的糖尿病领域扩展到代谢综合征.笔者跟随导师亓鲁光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诊治多例胰岛素抵抗患者,均获良效,近期诊断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了1例以显著多食、易饥为主证的胰岛素抵抗患者,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会蓉;冯大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临床报道不完全相同,多在40%~50%左右.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方面的恢复,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且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笔者运用从肝论治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与西药百忧解组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鹏;王洪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认知、记忆、语言、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1].VD的基础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在药物疗法的研究和自然病程中显示出可逆的一面,是唯一可能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与静脉点滴药物相配合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发现对VD具有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80%小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1],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经皮给药是中华医学开辟的一条新的给药途径,是在中医学理论、尤其是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用药对穴位进行慢性刺激,不断地通过经络作用于全身,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科于2004年4月~2005年11月采用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6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秋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肾盂肾炎是常见和危害较大的尿路感染疾病,急性期如治疗不彻底可复发或转变为慢性,进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其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临床资料表明,肾盂肾炎的发病是因细菌、真菌感染引发有关.研究表明:雪荔颗粒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本实验采用一侧输尿管24小时阻塞膀胱内注入大肠杆菌制作急性逆行性肾盂肾炎模型,模拟临床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模型,验证雪荔颗粒临床治疗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萱萱;张忠华;王淑云;卢天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主要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由于本病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现就其涉及的系统性损害综述如下:
作者:康海英;戴巧定;宋欣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及慢性的表现如痛风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别嘌醇通过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生成,是一种疗效显著的降尿酸药物.但其常见副作用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甚者出现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此时不得不考虑其他治疗方案.自2000年5月~2005年12月间,笔者应用苯溴马隆加中医分型辨治别嘌醇过敏性痛风共35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能;赵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肺结核是支气管扩张病因之一.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约17%合并支气管扩张,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则几乎100%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破坏管壁,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肺结核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引,或因支气管结核引起管腔狭窄,阻塞伴或不伴肺不张均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好发部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其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纤维千酪性病灶.扩张的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多有播散结核病灶.伴随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可产生栓塞、肥厚、扩张或扭曲,并常与肺动脉终末支发生吻合,形成功脉瘘,易破裂造成咯血.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发病率增加则肺结核并发支气管扩张也随之增加.
作者:马振峰;李和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儿咳嗽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形气不足,卫外功能较差,不耐寒热之邪的侵袭,气候骤变、寒热失常之时,衣服增减不及时,或坐卧当风,更衣脱帽,以及洗澡受凉、相互传染等均可引起感冒发生,直接影响肺呼吸的功能,使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气机失调,进而引起一系列呼吸道症状.笔者应用宣肺泄腑法治疗小儿咳嗽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临床因出汗多而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在治疗中沿袭传统的理论和治疗方药,疗效不佳,笔者经多年的临床探索,在治疗汗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古人称鼻为明堂,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足阳明经分布于鼻旁,鼻上和鼻周围,,各脏腑的相应部位,故《内经》对望鼻非常重视,认为五色独决于明堂(《灵枢·五色》);认为望鼻不仅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且还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胃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通过临床实践,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可丰富病情观察内容,提高护士的警觉性.现将鼻色望诊介绍如下:
作者:任莲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是化疗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使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6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毛琰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物性皮炎即药疹.是由于内服、注射、吸入、塞入或滴入各种药物而引起的皮肤或粘膜过敏反应.药物皮炎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同的药物引起同样的皮疹,一种药物也可以引起多种皮疹.药物性皮炎皮损症状多样,分布广泛,瘙痒剧烈,若治疗失当,护理不周,易引起继发感染,致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近几年来年,笔者运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观察治疗本病7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白细胞减少症是慢乙肝病人应用干扰素治疗后常见副反应,约占25%~30%.同时,白细胞减少又影响了病人防御体系免疫功能的健全,导致病人肝功能不能恢复.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干扰素同时佐以成都地奥集团生产的强力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福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系统性硬化症(sytemic scleroderma,SSc)是以皮肤、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及萎缩为特点的全身结缔组织病,病因仍不明确,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笔者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SSc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抑郁症是人群中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笔者采用眼针疗法结合自拟解郁汤治疗23例抑郁症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博多;李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为进一步探讨UAP治疗新途径,笔者选择58例UAP患者,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C-反应蛋白(CRP)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作用及UAP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祥和;李文彩;王纪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近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在不改变其饮食控制及降糖药物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降糖调脂饮汤剂或散剂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东芳;张立营;李淑芳;张颖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